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闻中 收藏:0 回复:16 点击:5880 发表时间: 2003.09.15 20:05:20

一周话题之五:给瓶子加满水


  
   本期话题主持:姜辛、闻中
   话题执笔:姜辛
  
   诸位林友好:)
   上周因为我个人的疏懒,漏掉了一期话题,在此特向所有关注“思想钩沉”的林友致歉,也向发起本版每周话题传统的outree(即yeebole)致歉。
   我和闻中商量了一下,把上周和这周的话题合二为一,务必不要断了这个传统,也请大家继续关注它、建设它。林子虽小,“思想钩沉”的力量也诚然单薄,但我想我们还是应该让这个小小的传统继续下去——让它成为一个平民积极参与社会并且不辍思索的传统。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本期话题。
   俗话批评一个人学识浅薄,就说他“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其实,除非我们在某一个专业领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否则,我们在许多时候都更显得象半瓶子水,只是这只瓶子里的水有多有少罢了。也许,承认自己是半瓶子水并不可耻,只有半瓶子水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半瓶水总是那么多,总是静止不动。而我们怎么办呢?当然是不断往瓶子里加水,不断地学习。呵呵,虽然是老调了,也不妨重弹。话题自然是以讨论为主的,我们也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让一些个话题成为一堂课,大家在民主自由的气氛里畅所欲言,相互在探讨中学习不是更好?
   今天读了几篇文章,内容是关于九十年代初的那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的。于是我频繁地看到了这样一些词(或曰概念):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相信这些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不管是学文学的、搞艺术的,还是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都绕不开这些词。不过,可能有林友和我一样有些糊里糊涂的,对这些个词仍有一筹莫展之感,对其内涵、来历及传统,恐怕不是很清楚。
   所以,本周我们聚在林子里围坐在一起,就讨论讨论、学习学习这几个词,把它们的内涵意义搞清楚。
   如有在这方面有自己的见地和认识的林友,不妨倾囊而出,谈一谈,聊一聊,侃一侃:)
   我这里,茶先沏上:)
  


热点.胡杨视点收录 原创[胡杨视点]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姜辛 Re:第五话题——何谓人文精神?何谓---- 回复时间: 2003.09.15 20:22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作者:周国平
  
  www.xWTO.com 发表时间:2003-5-29 19:35:49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性欲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做手段。
   我对康德这个观点的理解是:所谓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这分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做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现在有些人为了物质利益而丧失人格,他们实际上就是不把自己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了,是把自己当作了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做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我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向缺少人的尊严这个极其重要的观念。比如说,现在人们普遍痛感诚信的缺乏,都在呼吁诚信。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缺乏诚信呢?其实根源就在缺乏人的尊严之意识。一个人之能够诚实守信,基础是自尊,他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一个人之能够信任他人,基础是尊重他人,他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可见诚信是以双方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会互相之间把自己也把对方看做工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哪有诚信可言。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个人。人文精神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思想中的若干重要传统,包括人道主义等都是从尊重人的价值的立场出发,围绕著保证人的价值之实现这个目的而形成的,彼此有著十分紧密的联系。
  
   理性:头脑的认真
  
   人文精神之尊重人的价值,不只是把人当作一种生命存在,更是把人当作一种精神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精神更深刻的方面。从人文精神的立场看,人的肉体生存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有其不应贬低的价值,在此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生活、甚至比物质生活更高的价值,不可用功利标准来衡量。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为了解说方便,我把理性(智力生活)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爱因斯坦称之为“神圣的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是“神圣”的呢?也许是因为,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它甚至使人接近于神,受好奇心驱使,人仿佛想知道创世的秘密,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世界重新创造一遍。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敌
  人有二。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般规律是随著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是那种不受这个规律支配、始终保持著好奇心的人。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
   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作系统的探究。因此,好奇心可以广泛,智力兴趣必须定向。许多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都在青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向。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作仔细审查。因此,知识论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以来更成了主题。其中贯穿著一种努力,便是想把人类知识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础上,否则就放心不下。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一向不重视知识论,知识论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对而言,宋明算是最重视的,但也偏于知行关系问题,所讨论的知识主要指道德认识,即所谓“德行之知”。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做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
   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著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超越性:灵魂的认真
  
   超越性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动物有某种为生存服务的认识能力(低级理性),但决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学、宗教、艺术。
   和理性的解说相对应,我把超越性(心灵生活)也归纳为三个要素: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出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爱,不愿生命虚度,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每个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重新活一次;如果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如果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些,对自己的人生怎么会不产生出最严重的责任心呢?我把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看做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责任心,因为其他的责任可以分担或转让,惟有这不能,必须完全靠自己承担。然而,具备这种责任心极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受习俗和时尚支配。尼采指出:人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怯懦,怕邻人指责,更是因为懒惰,怕真诚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事实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确是沉重的责任,最需要毅力和勇气,而跟随习俗和时尚则最轻松,但前者的收获是拥有自己的灵魂,后者的代价是失去灵魂,究竟哪一种生活更值得一过,应该是清楚的。
   第二,灵魂的认真。即在人生的根据问题上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根据、价值的追问,要自己来为自己寻求一种人生信仰,自己来确定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式。从总体上看,我们中国人也比较缺乏灵魂的认真,缺乏超越性的追求,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形而上学哲学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证。我们的人生哲学注重的是道德,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而往往回避对人生进行追根究底的探究。在一定意义上,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中西哲学传统的始祖,他们两人都重视人生哲学。但是,他们的嫡传弟子便显出了显著差别,孟子走向了更典型的道德论,柏拉图却走向了本体论。这种分殊肯定已发端于他们的老师,在这方面作一比较研究一定很有意思。
   第三,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认真追问生命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与不朽、世俗与神圣之类根本性问题,会要求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于更高的精神存在,渴望与之建立某种联系。这就是信仰的本来含义。
   总之,在我看来,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人们常常叹息,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据我看,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
  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现在的开放是一个契机,我希望我们不要只看到经济上的挑战,更深刻长远的挑战是在文化上。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出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周国平的小传: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第五话题——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5 21:05

    实际上,人本主义是相对于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而言的。
  
  1、神本主义的特征是,强调“神性”、“神权”,强调“天理”和“教条”,在政治上持专制主义,在道德上持禁欲主义,强调价值的永恒性,宣扬彼岸世界、超验价值。西方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和中国几千年君主统治时期的社会思想,大致都可以纳入神本主义思想的范畴。
  
  2、所谓物本主义,指的就是片面地追求动物本能欲望的满足的一种思想。总的说来,这种思想的特征是,强调人的动物本性,强调弱肉强食,在政治上持无政府主义,在道德上持纵欲主义,宣扬价值的虚无主义。孔子所说的“食色,性也”,指的就是人的动物本性,动物的本性就是弱肉强食、追求瞬间的身心满足,要求保持社会的无秩序的状态,不承认人生的价值。
  
  3、而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神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识。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所说的人本主义精神现象,也就是指以人的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标举人性、人权,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古希腊智者派学者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观点体现了西方早期的一种人本主义思想,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思想又被人们用作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工具,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想又被称作“人文主义”思想,我们知道,西方16世纪用以反对中世纪教廷统治的就是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也正是因为人来自于动物,同时又对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使人本主义具有着更为复杂的内涵。人本主义中存在着倾向于物本主义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倾向于神本主义的一面,但它们在本质上又不同于物本主义和神本主义,它们仍旧属于人本主义的范畴。我们可以把人本主义中倾向于物本主义的一面称为“平民主义”,而把人本主义中倾向于神本主义的一面称为“英雄主义”。.

回    复    

回复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01:00

    很高兴看到你们对这个话题的探讨,在很多方面我想我都是一知半解的,连半瓶子水都称不上。
  以前不少朋友跟我探讨过胡杨林这个网站的定位问题,我总希望这是一个“人文”网站,因此,在网站的功能结构上除了一个“文坛”,一直还想另外有一个“人文”专区,希望论坛热点成为一个“人文”区,在网站功能结构上一直还预留着这个设置。
  对于“人文”的理解一直在以来我仅理解为“尊重人,关心人,尊重每个人存在的价值”。
  通过你们这个探讨希望能得到更深更广的认识。
  :)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严双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03:58

    记得以前孔子看那什么东西,是装水的
  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
  可是,总有半瓶子!
  我想,瓶子的大小也有差别的吧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14:56

    呵呵,一衰的鼓励让人特有劲!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15:02

    严双好!孔子看什么东西是装水的?我还真不知道!
  瓶子的大小真的有差别,但我相信一个浑浊的大瓶子还很可能不如一个清澈的小瓶子呢! 

回    复    

回复人: 露棱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19:27

    这样的话题讨论是挺有意思的,久没来林子也没机会见见你们两位主持人。
  这周的话题,我觉得,不断的学习是十分重要,你永远不知道你瓶子里的水够不够你解渴,够不够你生存。对大的方面我没什么见地,只是晓得给自己充充电挺重要的。

------------------------
露珠有棱角吗?
我不想我有棱角,但是我更不希望我混沌不堪!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20:30

    词条一:人文精神
  
  1、
  我所说的人文精神可以用陈寅恪的话归结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李颉《重建人文精神讨论的更正发言兼论新左派思潮——致杂志公开信》
  
  2、
  在中国语境里,对满嘴“大词”的人我历来是很警惕的。一个人让我觉得亲切而温暖,首先不是因为他动辄声称人文精神,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内心是个柔软的人,他生命的痛感来自一切具体的卑微的事物,他温和地关爱一个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进城打工的亲戚。何谓“人文精神”?当我们回到“文艺复兴”这个源头,它的涵义恰恰跟中国几年前的那场大讨论相悖,人文精神彻底否定的是中世纪神权的桎梏,返归对世俗欲望的讴歌。
  ——杨克《“9·11”:“理想主义”的终结 》
  
  3、
  按照我的理解,当我们讲到“人文”这个词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三种指称:第一,指对最高价值、终极关怀的一种诉求;第二,指把人作为最高价值的所谓“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第三,指文史哲艺这些人文学科的学习和培养。这三种指称有联系,但要严格的区分开来。如果要举典型例子的话,我想可以把90年代初期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看成第一种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把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看成第二种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把目前正在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讨论看成第三种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三者之间并不必然的一致,也并不必然的都排斥科学。比如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所抨击的主要是中国的人文学界而不是科学界;人道主义也不反对科学,相反以科学为达到人道主义的手段,但是它有可能丧失第一种意义上的人文精神,这在前面已经说了;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排斥科学,相反倒是有不少像华中科技大学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这样的科学家在呼吁,况且与这种呼吁相伴随的还有文科学生要学点科学知识的呼吁。我的工作是想在第一种意义上为科学引入人文关怀,实际上是端正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恢复它本来就有的人文底蕴。
  ——吴国盛《吴国盛纵论科学与人文》(续之《回到科学与人文的概念问题》)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6 21:07

    关于人文精神,贝贝和一蓑都从“尊重”这个角度去谈它——而如果,一定要让我用一个词作为中心词来谈它,我觉得,应该是“关怀”;如果,一定要让我为这关怀指出一个方向的话,我觉得,它既要是向外的,也要是向内的。
  再进一步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怀,因为我你他,我们在一起,谁也不能遗世而独立。因此,关怀他人,就是关怀自己。关怀自己的一部分,就是关怀他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文精神,它昭示我们的,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现状,还有生活的理想;对于另一部分来说,则不仅仅是生活的理想,更是生活的现状。我们的关怀,更需要游走在这二者之间,不可以偏废,亦不可以疏离。
  我想,我现在属于第二种人:对我来说,我更需要向生活的现状偏移一些,因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我不想以此作为隔世的原因。
  坚持了许多年,我终于发现,我应该怀疑一下自己的理想主义,并且动摇一下它的根基。这样,并不是要拔掉这个根,而是要让它扎得更牢,更有力。我把这个怀疑,也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关怀。
  
  在这里,我还想辨析一下“尊重”和“关怀”两个词。
  尊重常常归结到要求上,我们需要他人的尊重,但这种需要常常是得不到满足的,所以这样内在的需要会不自觉地变成向外的要求。而要求,比起需要来,是更不容易得到满足的。
  而关怀,当我们在关怀着一个人的时候,就一定会体会到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很多,比如爱,比如温暖,比如安慰,比如理解,比如——尊重。
  我不是说孰高孰低,而也许,走完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比绕一段路更容易。很多时候,那段路还非绕不可。不绕不足以看够风景,不绕不足以平心静气。所以,我们还是绕绕远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先给出别人想要的。关怀,谁都需要,谁都不会拒绝。
  而尊重,当我们特为有此要求的时候,往往是在它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只是想要挽回。而挽回,总是有些乏力的。
  所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我们的生命,从“关怀”开始,就一定会路经“尊重”。

回    复    

回复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7 01:12

    今天一直在想另一个词:理解。
  一直在想着,尊重与理解这期中的区别与差异,在谈人文精神时,在理论学术方面我们说尊重,一切以尊重为出发点,但如果具体到具体事件中去,我想应该再加上一个“理解”,这样才是具体现实,平民的吧!
  加上姜辛上面这帖中提到的“关怀”,我想所谓的人文精神从认知到实践应该是:尊重—理解—关怀吧!
  或者说是从关怀开始,再到理解,最后到尊重的这样一个认知的过程吧?
  
  呵呵,我思维及表达可能有些凌乱了,不知道我上面的文字表达的意思几位是否能看明白:)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chinablue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7 07:08

    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概念的清理。这种清理当然会要追踪概念原初使用的情况以及以后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不能把概念做本质化的处理,面对这些概念,我们需要的是进行历史化的清理。
  辩明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正确与否,当然有意义,但这只是很小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把概念放到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刘禾有一本书叫《跨语际实践》,说的就是理论话语的“旅行”,汪晖也做过很多这样的工作,比如“个人主义”这个词,它原初在西方是如何被认识的,而又如何被中国接受的,在接受的过程中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具体说到“人文”或“人道主义”,我们要辨析清理的就是,它在中国被接受的情况,比如五四的时候它是如何被接受的,而在80年代又是如何被接受的,从中自然可以看到整个思想史的变迁的脉络。
  这个时候,我觉得,去辩论哪个“人文”是真的人文,是非常没有意义和学术价值的事情。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outree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7 11:21

    二位好,好久不见:)
  最近疏懒了打理,还望林友见谅:)
  我不懂人文、人本、人道的区别,我只想谈一谈对瓶子的看法。
  
  半瓶水倒不打紧,如果装得太满,新的水就无法倒加进来,岂不是半瓶水逛当,满瓶水死水?
  所以我觉得在加进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清理一下瓶中的杂物,所谓的归整与清零。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进。
  
  而且,这世上哪来的整瓶水,即便谁也这么自认,也不过是吹牛罢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孤雁飞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7 16:03

    “思想”版的每周话题总是那么引人深思,让人在碌碌、平淡的生活中悟出些什么。
  只是雁儿在线时间短暂,每每做完管理后就匆匆下线了,不能常参与讨论。虽然有时未回复论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一直是在思考着的。
  我想,思考也是是一种学习吧。
  在看别人的好东东时,是在别人的瓶子里汲取水份和营养。自己思考时,是自己不断在充实自己。
  我愿意自己是半瓶子水,那样才能在加水的过程中得到充实的乐趣。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欧阳丑宇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8 10:01

    从此话题的标题里就可以看出创意者的良苦用心。
  是呀,每个人都需要将自己的瓶子加满的。然而加什么虽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但加是必须的。非常希望这样的话题越多越好,因为争论才可以增加自己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的认知度。

------------------------
文,可点化生命,润泽灵魂。友,可滋补情感,哺育智慧。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笨鸟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19 22:21

    说真的,对于人文主义,我是一直不怎么理解的,主要是从来就没有去想过,更别论其英文含义了。
  
  如果说人文主义就是尊重,理解,关怀,那么我对人文主义似乎有了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以人为本,尊重人是前提,同样关心和信任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如今大力倡导的企业文化中,同样包括了以上的含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及了尊重、关怀、理解、信任人的重要性,我想这是社会的进步,当然目前这个进步只能说是在某些城市、某些领域得到了进步,其实真正要做到以上四个方面还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尊重每个人,我想这是一个人的起码做人准则。
  
  很高兴在这里听了一堂关于人文主义的课。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闻中 Re:本周我们坐庄——给瓶子加满水 回复时间: 2003.09.20 20:44

    一个概念历经它自身的学术演变是其必然的命运,我们却不能因其离开本义太远而放弃了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当它们自身也在获得美好成长之时,其中,像人本主义或者说人道主义这些概念更是如此,今日重提它们,我想除了现实缺乏的严重困境以外,也是因为这些概念本身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内涵,已伸展到了人类价值王国的核心部位,都已成了我们人类生活的精神指标,成了辐射深广的精神词汇,它们甚至还要继续延伸,直至延伸到普遍有效的永恒领域。
  
   这样,单纯地拿历史主义或阶级决定论来简单定性是过于粗暴的,我还记得我们的教科书上批判雨果时,往往是用“这位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者有着他先天的阶级局限”的口吻来加以评判,我常常疑心:如果说雨果的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那么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怎样的呢?难道一位精神巨人为剥除社会的假、丑、恶的虚饰之物而从事坚强奋斗的美好事业没有普遍的意义吗?而且这位无私的巨人即便是在自己的儿子也因正义和社会的不公而身陷囹圄之时,他还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我的儿子,今天人们使你有了伟大的光荣,你被认为是一个有资格为真理而受难的人了,从今天起,你才开始了真正的生活,在你的这样的年纪坐上了从前贝朗瑞和夏多布里盎坐过的那把椅子,是可以骄傲的,愿你的意志坚强不屈,你已经向你的父亲学会了它们,你把它们贯注到血液里去---”这类带着血的蒸汽的文字、这种“为了天堂的呼召,我愿意闯入地狱”的精神难道不具有永恒的启示意义吗?如果说是,那么,在我们身边没有诞生出这类巨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因为我们甚至还没有学会最起码的对巨人的敬重,反而加之以深深的蔑视;也难怪郁达夫在鲁迅逝世后会说出: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同样的法国,在雨果这位雄狮一般的人道主义战士的身后,却能依次诞生出左拉、罗曼罗兰、巴比塞甚至沙特等这些大写的人。法兰西民族精神熔铸成的一座座道德丰碑构成不朽的景观。
  
   在古希腊的智者派哲人眼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是人本主义对远古神话和英雄时代的一次人性的崇高反拨,并毫不犹豫地截断了人和神的联系,这对人性的唤出和生长无疑是有益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终极价值虚空无凭的恶果。因为一旦斩断人与神秘密的精神联络,人类想依凭自身的努力,并不能实现地上的千年王国,更遗忘了永恒曾对他们静静许下的承诺,于是,生命的意义便等同于肉身的延续;也于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有理由让位给精神生命更高贵、更丰盈的由神的儿子耶稣创下的基督教文明。
  
   而且这种恶果也直接被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继承,他们在斩断中世纪神学的缰索时,兴奋地喊出了“人是万物的中心”,于是,欧洲文明为了成就现世的人生,其延展开的历史就象一匹无羁的野马,孤身纵驰在人性的悬崖上,长天阔地,却毫无依凭,欧洲世界表面的繁荣和喧腾并不能掩饰内在的虚空和不安。一直到了今天,且继续以其强大的拓张意识向地球的每个村落渗透高度的现世文明。
  
   实际上,人与万物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而且,在这易逝的世界之上还有一只永恒的巨掌在召唤我们性灵的成长,所以,我们不是弃绝、而应不断生成;不是分裂、而应永葆本真;不是征服、而是要达至永古的和谐,这和谐包括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和谐,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的终极指向,必然是人和类的终极幸福与终极和谐,只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概念才因参与了人类崇高精神的创化历程而拥有了不朽的魅力。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