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豆花村版主:  借借  纳兰亓儿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寻梦之旅 收藏:0 回复:7 点击:867 发表时间: 2006.09.06 11:56:08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喜欢看传奇故事,曾看过一本说北京有个泥人张的故事,据说他只要看你一眼就能在袖子里把你给惟妙惟肖的给捏出来。可惜在现实中一直没有看到过人亲手捏过。
  
  小时候看到的是捏面人,小抽屉里装有一些熟的面团,有好多种色彩,白的嫩白,黑的漆黑,红的鲜红,绿的欲滴。那捏面人的就用这些彩面,捏、搓、剪、贴,一个个三国水浒西游记上的人物就活灵活现的插在了草朵子上。虽然面人只有二三寸许高,鼻子眼晴清晰可见,喜哀怒乐尽显眉间。不同人物的服装也是层层叠叠一丝不乱。孙猴儿的黄色虎皮裙,青布的直襟,穿的有模有样,那火眼金睛也用一道泥金勾着,虎虎有威。
  
  那些人物我是买不起的,更多的时候是跟着那捏面人的后面跑,看他用灵巧的双手捏那些面人。回家也想自己试着捏,可惜怎么也整不出他那种能捏出面人的面团来。有一次家里来了个亲戚,看我那么喜欢面人,就给我买了一对面捏出的小鸟。那鸟只有寸许大,却做的极精致,那两点黑黝黝的眼睛特有神,真可谓栩栩如生。只是面人不能耐久,没几天那小鸟就色泽暗淡下去,然后一点点龟裂而碎。
  
  不过,那时对我们最具吸引力的是吹糖人的。又能玩,又能吃,钱还不贵。
  
  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挑着小担子的人在大街小巷里晃悠,担子一头是个凳子及些杂物,一头是个小台子,台子一侧竖个稻草把子,上面插着许多糖人。后面跟着一群小孩子,眼巴巴的等着他找个地方落下脚来。
  
  那个小台子下面有一个小小的炉子,燃料用的是锯木屑,这样保证炉子一直烧着,而火的温度又不会太高。炉子上架着一个小铜锅,锅分有许多格,每一格里有一种颜色的糖稀。当然这种糖稀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很稀的糖浆,非常粘稠的。
  
  糖人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糖稀捏出来的人物、动物,一种是用嘴吹出来的。
  
  做糖人的师傅最拿手的是捏孙猴子,因为这款糖人好看又便宜,最受小朋友欢迎。糖人师傅先在铜锅里取出一块糖稀,裹在一根竹签上,捏出一个小头,然后用剪刀这么一剪,用剪刀尖再那么一捺,一个抠着眼裂着尖嘴的猴头就好了,然后再从糖稀块上抽上一条捏上几下,再这么一弯一曲,猴头上就多了一个打着阳蓬的手,再这么一拉一捏的,一条腿又盘上了竹签。捏完了头身子四肢,再用其它颜色的糖稀给配上衣服、帽什么的,最后还不忘弄根牙签当金箍棒。也有不用金箍棒用的小纸伞的,那就是猴子打伞了。
  
  有一种糖哨最好卖,二分钱一个,往往几个小朋友同时买了一路吹将起来,你来我往,此起彼伏,鸟鸣啾啾,自是一番热闹,直到那哨子全部吃下肚里了事。
  
  做糖人的师傅真正的绝活不在于捏,而是在于吹。看他在那小铜锅里揪出几块不同颜色的糖稀,再掺和一下,糖稀捏成个空心汤团,再怎么一抽抽出根小糖管子,然后用嘴叨住这根小管子运气吹将起来,糖稀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师傅一边吹,一边不停的揉捏那团糖稀,让他变成所需要的形状。不经意间就看着糖人师傅给吹出个老鼠偷油,一个大大的油葫芦,葫芦口边上还爬着一个老鼠。再不就是天鹅下蛋。一只曲颈向天的大鹅,后面挂着一个大大的蛋。
  
  曾看过玻璃厂吹制玻璃器皿,发现他们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许多人都想试一试自己也吹上一回。糖人师傅是可以卖那些糖稀给你的。只是别说吹也无法吹出糖人师傅那样的形状,就连一个简单的汽泡泡都吹不出来。没几下,那糖稀就干成了糖块了。得,还是买师傅吹好的算了。
  
  看着那么多好吃又好玩的糖人,可口袋里又没那么多票票怎么办,岂不馋死我们这些孩子们了。糖人师傅是很会做生意的。大多的糖人师傅都会搞摸彩游戏。二分钱一摸,摸到什么是什么,也许花二分钱就能得到价值一、二毛钱一个的老鼠偷油呢。再不济弄个猴子打伞啊。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十次摸彩九次输。不过,没摸着了也不必伤心,空门也有安慰奖,糖人师傅有一种真正的糖稀,很稀很甜的那一种,摸到空门的就用根小麦管搅点糖稀甜甜嘴。所以,南京有了这么一句俗语:“空门吃糖稀”,泛指博彩没能中奖。
  
  除了上面所说的捏糖人与吹糖人,南京还有一种叫糖画的,就是将糖稀熬得很稀,然后用一个小勺子将糖稀倒在一块青石板上,糖稀一落在石板上就凝固起来。糖人师傅利用手腕的快速移动,勾画出各种图案。有龙有凤,有鸡有鸭,有猫有虎,图案的多寡就看师傅本身水平了。 画的形状有点像剪纸。
  
  卖糖画的师傅一般都会做个轮盘赌一样的转盘,将自己拿手的几个图案放在上面,谁要买糖画就去转那个盘子上面的针杆,几圈转下来,那个针尖停在什么图案上他就给你拿糖稀浇出这个图案来,是鸡是凤,是蛇是龙看你手气了。
  
  几十年过去了,捏面人、卖糖画还时有所见。吹糖人的好像已绝了迹,可能是那种制法不够卫生被禁止了吧。现在想想,吹糖人的师傅吹出的那些玩意儿,里面有多少他的浊气,小孩子买回去玩腻了再吃下肚,是何等的不卫生。如果他肺里面有点毛病,那可害许多人了。


文坛.浮生杂记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胡杨乡人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06 17:18

    是啊,那个年代,卫生是一回事。现在看艺人、匠人乃民族文化,丢了传承真的可惜!

回    复    

回复人: 海蓝宝石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06 23:58

    庙会里有~~就是买了不吃了~~:P

回    复    

回复人: 借借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07 00:56

    大爷,我回来乐~
  我带了日本的偶人回来,涂上蜂蜜,肯定比你的糖人还甜,西西,送给你你要不要?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方央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07 10:36

    与其说是在写一个系列,更多的是一份心境的回忆,难得。

回    复    

回复人: 枯胡杨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08 09:34

    超现实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回    复    

回复人: echo924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08 12:44

    偶小时候没玩过那个可惜了.丢失了的不仅有糖人还有皮影戏等等民族文化.现代小孩子喜欢的是电游,玩具模型.时代在前进哦!go on

回    复    

回复人: 雁字云笺 Re: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糖人 回复时间: 2006.09.11 17:50

    小时出了院子大门,就见有卖糖稀人的~~~~~~
  
  
  我看了寻梦写的这标题,就在想你会从哪下手写.估计会和泥人张挂勾~~~你写得真够细腻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