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要简单搪塞孩子的“为什么”?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位大学教授,去一所小学做调查,他在一年级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后,问:“小朋友,谁知道老师画的可能是什么?”有的说是一个苹果,有的说是一个太阳,有的说是一个皮球,还有一个说是老师的大眼睛……结果几分钟内,小朋友说出了20多种不同的答案。后来这位教授到大学一年级去做同样的调查实验,要这些大学生想像一下黑板上的圆可能是什么?几分钟过去了,没一个举手发言的。教授无奈,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班长慢吞吞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却说明了一个不简单的问题,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个不轻松的话题。没有受过几天教育的小朋友在几分钟内说出近20种答案,而经过了严格的小学教育、紧张的初中教育、拼搏的高中教育,经过了过无关斩六将,层层选拔,成了祖国的“天之骄子”,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圆”,几分钟过去却无人回答。被迫回答“还大概是个零吧。”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其他的原因使我们的学生逐渐丧失了想像力了呢?悲哀啊!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就言简意赅地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虽然“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我们的孩子的问题意识是怎么日渐萎缩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问题。下面是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一些对待问题的态度。
一个小孩子,当他开始学会说话以后,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为什么不能那样?”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当你回答了他的前一个问题,他接下来又是一个新的“为什么 ”。
“没有为什么?”这是我们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的回答。
“那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很多时候,尤其是被问烦的时候,家长以为可以搪塞过去的回答,往往会引来更多的一连串的为什么的“为什么”的追问。
“你哪来这么多的为什么?”家长生气了,简单粗暴地回绝了。殊不知你的每一次的断然拒绝,无形中刺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他们会因此而茫然地观察这个莫名而好奇的世界,逐渐也就不再追问“为什么”,好学好问的孩子久而久之不再开口,慢慢地变“乖”了,变“痴”了,变的“没有问题”了……
想想看这为我们日后的教育带来了什么?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多少“爱迪生”“牛顿”?我们的创新人才在我们自己手里葬送!我们应该培养听话的没有问题意识的乖孩子还是还是爱提问题的孩子呢?同时这也是我们做家长(老师)必须回答和冷静思考的问题。
……
我们总是习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志,毫不客气地把学生(孩子)的一些有创见却略显稚嫩的独立见解彻底的“格式化”,并且把这种大包大揽的“关爱”无私奉献(灌输)给孩子(学生),这种武断地关爱和强制地安排的培养模式,只能造就出一批批只会模仿,只会接受,只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毫无独立思考和创见的人。
那么,我们何不把有问题意识的孩子加以正确引导,“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耐心地对待这些看似无聊的无数个的“为什么”。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为什么”的背后是什么?是一颗颗闪亮的“童星”,一块块待开垦“金土地”,一双双求知欲强烈的“大眼睛”……我们怎么忍心摧残!扪心自问,我们哪个家长没有扼杀过孩子的“为什么”?我们恐怕没有一个家长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来没有过!我们都做过孩子,我们也都有过无数的“为什么”,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的答案”而没有得到,我们是何等的失望!那么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失望,不再重蹈覆辙,从我们做起,善待我们的孩子,就是善待我们国家的栋梁!要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为了回答这一个个的“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对孩子负责,否则这一个个的“为什么”你又怎样解答?又怎么能让“圆”的答案更多更丰富呢?……
------------------------ 声东击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