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根 |
许多年前,曾读过李渔的《闲情偶寄》,不觉为清代才子的豪情所感动,确为一本不可多得百科传书,特别是对其第七卷《种植部》之三<草本>中小引里的一段话,更是记忆犹新:"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但询其根之无恙否耳!根在则虽处厄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复发也,可坐而待也;如其根之或亡,则虽处荣,无显耀之境,予之奇葩烂目,总非自开之花,其复发也,恐不能坐而待矣."然却一直未能理解其中之含义,只知其大概.
上半年,在我所处的小城宁海,发生了一件意思外事故,所引发出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却使我明白了李渔那段话的一半含义.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风和日丽,我们的小城,一座在建的大楼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着,一位外来民工正在底楼向上传递着砖块,正当他弯腰去搬砖时,一根半径为6毫米的钢筋从高楼垂直而降,一下子从他的背部进,斜着从小腹部穿出,当时伤情十分危险,好在在场的同事们第一时间把他送到县人民医院.医院在第一时间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全力抢救,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努力,把这位民工硬是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参与抢救的医生说这是个奇迹,认为,是有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念,牵挂,或是有着极大的期望在支撑着他,否则纵有华佗再世,恐也无能为力.几天后,县电视台的记者,到病房去采访他,问他是什么力量促使他是极其危险的处境里,以巨大的动力和信念支撑下去,这位朴实的民工脱口而出:"是老家不满二岁的女儿,以及在家服侍父母的妻子."我在电视里清楚地看到,此时,那位民工靠在床边,泪水夺目而出.那真是:"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
支撑民工生命的竟然是他二岁的女儿,以及在他出外打工期间服侍父母的妻子,这是他生命里的最为思念与牵挂.然而这种思念与牵挂,竟成了他的生命之根,而及时的护送他到医院的同事,以及医生们的妙手回春,就好比是春天明媚的阳光,以及滋润草木的雨露."根在则虽处厄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复发也,可坐而待也;"这句话在那位民工身上却是最好的体现.有牵挂,有信念,这犹如草木之根犹在,只要根在,重新长出新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当前的一些达官显富之流,不要看他如大树枝叶茂盛,倘若是个贪官,不法奸商之流者,"如其根之或亡,则虽处荣,无显耀之境,予之奇葩烂目,总非自开之花,其复发也,恐不能坐而待矣."腐烂透顶也只是时问题.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安多雅·桑夏 |
Re:生命之根 |
回复时间: |
2006.09.28 20:14 |
|
生命,使命!!!生活,不知道到底要讲给我们什么故事!
祝福我们自己吧!
|
|
回复人: |
天涯孤旅 |
Re:生命之根 |
回复时间: |
2006.09.28 21:00 |
|
我会把祝福留给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勇敢者,留给曾经或正在关心帮助我的人们,留给值得我或需要我去关心帮助的人们,留给我的家人,留给我的朋友们,而唯独不会留给我自己.
|
|
回复人: |
声东击西 |
Re:生命之根 |
回复时间: |
2006.09.28 21:15 |
|
"支撑民工生命的竟然是他二岁的女儿,以及在他出外打工期间服侍父母的妻子,这是他生命里的最为思念与牵挂.然而这种思念与牵挂,竟成了他的生命之根”情到深处,感天动地。
|
|
回复人: |
玉壶冰心 |
Re:生命之根 |
回复时间: |
2007.04.11 08:56 |
|
好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二岁的女儿需要抚养,父母需要照顾.说明他有强烈的责任心,可能是这个责任支撑着他的生命吧!
|
|
回复人: |
静谧港湾 |
Re:生命之根 |
回复时间: |
2007.07.31 08:22 |
|
孤旅是个善于阐幽表微的人。
|
|
回复人: |
一笛 |
Re:生命之根 |
回复时间: |
2008.01.09 08:46 |
|
自寻常处寻求事物本真,于感动时感悟生命之根,向孤旅学习了!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