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继续看章小堂的《那些花儿》,薄薄的一本书,断断续续的已经看了两天。越发验证了前天的理论:相似的孤单。
04年翻完了安妮当时出版的所有书,当时一些朋友推荐我去看杜拉斯的书,说,安很多感觉或者写作手法都源自于她;也有一些朋友,告戒我说,她们的字都如同毒药,我会“中毒”。千万别再看。
后来,杜拉斯的《情人》附近的书店居然没有,只能下载打印来看,飘着墨香的书和电脑屏幕上的看到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我把看她的时间安排在旅途中,但给人的印象还是大打折扣。安妮的书又重新翻看。对于杜拉斯的文字,我感觉更多的诡异,其中的女人,难以捉摸,似乎是恐怖的,谁若遇到,谁肯定伤的很深。而安留在我脑海里的,都是支离破碎的段落和不完整的故事,东拉西扯的故事串在一起,让自己也在中毒的边缘晃了一圈。居然买了一包香烟!当然,终究没有勇气去点燃!也决计不会去尝试,直到盒子泛潮,自己看着盒子偷笑一下,笑自己居然会有这个行为!有次心情低潮,问一个男同学:香烟有质量保证期吗?他笑而不语。自己也不会再好意思问了。回去翻盒子,没有发现日期的标志。
书中很多插图来自于浙江乌镇。
记得2年多前刚来苏州的,最大的诱惑就是这里可以“放牧心扉”,有“细雨飘零”,并且可以看到《散文选刊》封面上周庄的图片。当然结果是令人大跌眼镜的,那年没有梅雨季节,去周庄的计划一再搁钱。而如今,几年过去,也没实现。倒是其他的古镇去了好几个:同里古镇、浙江乌镇、苏州木渎。而有一些画面都是相似的,去过周庄的人都说,那里的商业化太浓,还不如同里来得古朴。
同里古镇离我的工作地很近,做车几十分钟就到了,拿着公司的识别卡进镇不再另收费的。所以去的很频繁,常常都会游荡过去,周末的时候有唱戏的,也有歌手演唱。做在戏台前,和老人们一起,听着。其中二个地方没有去,一个是:退思园,与苏州的三个古园齐名,去过了其他园子,所以再没花钱去这里。另一个地方是:“中国性文化博物馆”。说到底原因是:不好意思去,知道这样的思想是不对,但中国式的教育已经造成。〈〈新闻周刊〉〉上一篇文章面面具到的分析,从历史渊源、国内国外,各个专业角度论证这些相关的问题。其中也提起这个国内最早公开的性文化博物馆(其实在这边的地图上标注的是:文化博物馆),但若要改变,尚需年月。说起这个镇子,不得不提起一个岛屿:罗星洲,人称江南的“蓬莱仙岛”,地方很小,但必须搭船去,这里融合了寺庙与园林的风采。在湖水边的椅子上做上半天,再后来,认识里面作饭泡茶的阿姨,留给我电话,说以后来这里给她们电话,她们去门口接我,连门票都省了,后来手机掉了,不仅遗失了号码,连她们的姓名称呼也忘记了,人真是愚蠢懒惰的家伙!太依赖工具了!
浙江乌镇,同样的由水围绕的,“乌镇”两个字写在黑色的屋瓦上,大多人会看成是“鸟镇”,这里的房子要比同里的低一些,瓦虽然很黑,但并不觉得压抑。比较同里,也规整一些。去的时候是冬天,就一直固执的认为,这个镇子在冬天是最有感觉的。当然这样,也遇见一个自称儒商的大叔,买了一把黑色的牛角梳子。记得名字是“梳艺人家”,梳子很快就摔坏了,此是后话。却也因此,有了乌镇情结。
木渎,去的时候下着毛毛的雨,这里据说是乾隆皇帝6下江南必来之地。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处一直封锁的景点,里面在拍摄电影,所以门是开着的,很狼棘的一个地方,草很高,范蠡卧薪尝胆的地方,西施在这里洗澡。当时的房间屋舍,现在看来那么俭朴还是用狼籍来形容。菜园里的菜是新鲜的,并且有虫子跑过的痕迹。拿本子写了门左右两侧的对联。
没有在夜间停留在古镇是缺撼的。所以,在离开这个城市之前,某个周末,我要住在那里,静静的感受,让感觉完成。余秋雨有一篇关于苏州的文章里写过夜间划船经过镇子的感觉,让人好奇的很,不去体验,那是遗憾的很了。好象期间提到有女在船上吟唱,那境界一定绝妙。
孤单、古镇,原来是同姓。
写出的文字都是不成文的一些感觉,姑且放到这里,待他日有机会再来润色完整。
------------------------ 细雨带给我飘飞的思绪,也带给我无尽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