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北文艺评论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明天的温暖 收藏:0 回复:3 点击:5577 发表时间: 2006.10.21 16:42:13

那段岁月。留下的应是对内心的审判。


  前阵子看了《东京审判》的碟。
  一直迟迟没有动笔。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这一部影片。
  
  其实是很期待的影片。《看电影》也曾经大篇幅介绍过的。
  很多人说。是一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影片。
  不仅仅是出于爱国心。而且。对于东京审判这段历史。我们确实都是不太熟悉的。
  
  但是看完影片。似乎没有想象中那种特别慷慨激昂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之前的设想太过于美好吧。
  
  东京审判这个题材。其实应该还有更多应该表现在影片中的部分。
  比如天皇的审判问题。
  因为美国的暗中支持。天皇逍遥法外。这为日本后来几十年中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埋下了祸根。
  而这个重要的史实。却在影片中一笔带过。
  还有731。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残忍的悲剧性事件。在影片中却只字未提。
  
  同时导演设置了两条线索。法庭审判和战后一个日本家庭的创痛。
  但这条副线我认为并不够成功。
  由于日本对内的新闻封锁。大多数日本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军人在亚洲犯的罪行。而且很多人发自内心地支持战争。
  战败后他们有些是接触到真相后的极度震惊。但也有很多人仍然陷在战争和战前几十年的教育和灌输中。他们的心中有的只是仇恨和复仇之心。
  这点编剧不是没有看到。所以他创造了谢君豪所演的人物。一个被军国主义蒙蔽的狂热青年。
  也有曾志伟饰演的老兵。在战争中痛苦和悔悟。甚至杀掉了变成杀人魔的同伴。
  但这条线索始终显得语焉不详。欲说还休。
  这使得曾志伟的痛苦缺少了一点说服力。而谢的表演又太流于表面。那对中日留学生的爱情更是画蛇添足的情节。
  所以这一条副线基本没有起到让人了解战后日本国内情形的作用。
  
  但从影片制作看来。法庭画面大气干净。配乐颇有亮点。
  片子里有时候用的安静的调子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颇有震撼的音效伴随着战犯的出场。砸在耳朵上。但是手法过于单一。每次谴责。追问。审视战犯是都来这么一下。很快观众就疲劳了。
  大概算是过滥而没用在刀刃上。 
  
  这部电影虽然有不少的瑕疵。但我仍然觉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中日友好叫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见到一点能真正友好的端倪。
  世界呼唤了这么场时间和平。世界还是没有真正的和平。
  德国人可以忏悔的跪在犹太人纪念碑前。日本人却依然虔诚的供奉着甲级战犯。
  
  公元1948年12月22日。绞刑架终结了7名甲级战犯罪恶的一生。
  但是有没有终结日本罪恶的军国主义呢。我们不得而知。
  
  在结尾部分。我震惊地看到。原来当时的法庭对于是否要判处这些战犯死刑都有过那么大的分歧。
  这些对中国人。对全人类犯下毁灭性罪行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一个个都有可能在几年后潇洒地走出监狱。甚至回到日本政坛。
  我真的无言了。
  即使这样。除了这几个首恶以外。除了在监狱里自然死亡的以外。大多数战犯后来都被美国人释放。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所以现在的日本才会是这个样子。
  
  这一场审判胜利了。我们却需要思索和自省。如何去避免战争带给所有人的苦难。
  这一段历史过去了。我们却需要牢记。这个民族曾经的落后屈辱和奋起抗争的觉醒。
  
  若干年后。当我们重忆这一段岁月时。我们是否还会记得。
  这一片山河下。大豆高梁曾被多少金戈铁马踏弯了腰。古老的城墙如何在尘埃中化作了断垣残壁。金陵城下。那一条被血染红的秦淮河又究竟流向何方。
  
  若干年后。当我们踏上这一片土地时。我们是否还看得见。
  依旧怒吼着流淌的赤水滔滔。八百里凉山默默伫立着的无名烈士墓。万里草地上缓缓升起的孤烟袅袅。还有云缠雾绕的夹金山上。那一朵绽放了数十个光阴岁月的雪莲。
  
  每年的九月十八日和七月七日。要在警报响起的时候。无论在做什么。我么都应该站起身。低下头。默哀。
  不但为我们死去的同胞们。更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困难的岁月。
  那些不懂过去的困难的人们。请你们知道。你们对历史不感兴趣没关系。
  但是请你们一定记得。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曾经来了一帮残忍的暴徒。用刀枪屠戮了我们灿烂的文明后厚颜无耻的称自己是为了帮助我们。
  请一定记得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我们面对那些封存了许久而依旧鲜活的记忆。也许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身。
  审视这个曾经落后伤痕累累的民族。需要怎样的复苏和成长。
  
  同样。我们也需要理性地去思索。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仇恨和纷争。
  当我们战在时代的浪尖上。我们又怎样以宽容。克制而坚持的态度。去换来这个世界的和平和安宁。
  
  对内心的审判。其实依然在继续。
  
  

------------------------
没有什么 不可穿越 在时光的河流中 一切成空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yc姚律师 Re:那段岁月。留下的应是对内心的审判。 回复时间: 2006.11.06 23:52

    我是在日本投降那一年出生的,我能记事时,我家和全村到处是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后的残垣断壁。我母亲经常给我唱至今我也不知道叫什么歌名的歌曲。可惜母亲去世多年,我现在只记得前几句:“日本鬼子的大炮,轰毁了我们的家。枪杀了爸爸,又拉走了亲爱的妈妈……”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献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
   我们国歌的每一次奏响都是对国民的一次提醒,绝不能忘记那段血与火的年代!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呆子邓廷 Re:那段岁月。留下的应是对内心的审判。 回复时间: 2006.12.24 14:14

    写得很好!对于东京审判最失败的是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责任。这正如你说的绝对是埋下现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右翼势力抬头的祸根。这需要我们认真的思索和检讨当年的策略。支持你的观点。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白衬衣 Re:那段岁月。留下的应是对内心的审判。 回复时间: 2006.12.27 15:58

    历史也好,电影也好!或者诉说历史的电影也好,他们不过是在陈述_或者用艺术的手法陈述那段曾经发生的事.对现在人而言呢?好象如同开催泪弹似的电影一样,看了,感动了,出来影院就什么都往了!人家的经济发达,发达到衍生了很多"哈"派!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