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黑龙江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苇海放歌 收藏:0 回复:4 点击:4525 发表时间: 2006.11.30 11:28:58

男人的风度


  我们时常听见有男人抱怨说现在的女人不温柔。其实,男人应该首先得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个有风度的男人。如果你对女人没风度,那可就别怪女人对你不但不温柔而且还河东狮吼了!女人的温柔是有针对性的。女人的柔情只对有风度的男人释放。最近看到了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男人是世界上最没风度的男人,看了我颇感不平。的确中国的男人很不争气,报纸上所列举的毕竟都是中国男人存在的劣迹。作者是一个中国女性。她大谈西方男人的风度的,她却忽略了中国男人也还有值得骄傲的很多美的东西。她也没因此搬到外国去。我为作者生活在她“惨不忍睹”的男人中间感到悲哀!更为我们中国男人不自醒感到悲哀!因此,我撰文呼吁我们男人要学会有风度!
   男人的风度,并不只在于他潇洒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得体的穿着。更在于他的内涵,他很深的诚府,他的机智勇敢,他的堂堂正正,他的责任感及他的爱心。英俊的容貌或者强壮的身体并不能代表一个男人有风度,男人的风度是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处世态度。是来源于一种生活的积淀。是来源于长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历练。涉世深了,处世久了,生活的经历或者感情的经历就多了,风度也就显现出来了。有风度的男人应该像山一样冷峻,海一样深沉,既有岩石般的坚毅,又有白云般的温柔。男人的风度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的体魄:男人应喜欢运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外表粗犷硬朗,内心柔情似水。以健康的身心去面对一切。
   二.自信坚强,情绪稳定:男人对自己的外表要充满信心,刚柔相济,有主见,处事果断,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从容不迫的气势,积极面对困境,镇定自若的处理好每一件事情。
   三.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真诚面对亲情,对家有责任感,对家庭成员充满爱心。也要对社会有责任感,要懂得包容和体谅。勇于面对自己,解剖自己,知错就改,绝不粉饰包装原本错误的言行。
   四.懂得礼貌,注重仪表:男人要干净整洁不邋遢。脸上常常浮现笑容,站立行肢体动作文明规范,尊重妇女,外表温文尔雅,表现出优雅的绅士风度,
   五.知识渊博懂艺术:有应付工作所具备的知识。并善于运用智慧改变命运。语言幽默,抑扬顿挫、柔和低沉的声音要坚强。会讲令人发笑的故事;会哼唱一二首时下正在流行的歌曲。
   六。辛勤工作,事业有成:有风度的男人思维敏捷,不断进取。干脆利落。工作做得出类拔萃。在事业上不好高骛远,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不留任何遗憾。逆境时平和地去面对;顺境时,亦不张扬忘形。
   男人的风度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是靠男人后天不断完善自己而赢得的一种气质。就是男人的一种成熟的魅力。它是一种曾经沧海的宽容,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真诚;它是生活的一种厚实的沉积;它是良善的处世观念。风度更是一种境界。年轻时具有一种张扬的风采;年老时展现一种沉着的风流;惟有中年时的男人,才会显现出成熟而不失活力的最佳风度!
   男人如酒,经过岁月酿造的越长就越醇香。男人在岁月中经历风雨,在生活中历经沧桑,会把失败与成功的经验累积成自己独有的智慧。从而到达了卓然超群的境界。一个男人具备了风度男人的要素,就会魅力四射。无论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还是感情的享受中,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漫步长天 Re:男人的风度 回复时间: 2006.11.30 12:54

    中国男人其实是很可爱的,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认为外国的男人也比中国的好,还想方设法到国外去,那是一种自我的否定!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一溪 Re:男人的风度 回复时间: 2006.11.30 16:36

    好 支持中国男人!
  
  好男儿争口气!

------------------------
彼岸是天堂!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涧边草 Re:男人的风度 回复时间: 2006.12.09 11:45

    风度翩翩从此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男人的风度 回复时间: 2007.07.30 12:38

    事实上,你说的这种好男人真的不多哦````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