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主义”要不得 |
文/刘继兴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其《古今谈概》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是个出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交谈时,从不谈论别人的不是,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有人问侯他:“近来身体如何?”他回答:“好。”有人向他诉说自己最近刚刚死了儿子,他回答:“很好。”他的妻子责备他:“别人认为你的品德好,所以才把难言的伤心事告诉你。可你为什么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倒说好?”司马徽听了妻子的话后回答说:“你这样的意见,也很好!”
冯梦龙老先生真不愧是大家手笔,寥寥数语便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了个毫无原则、圆滑世故的老好人形象来。故事风趣幽默且发人深省,让人读后在捧腹之余而又能有所感悟。
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好笑的司马徽先生所患的正是当前大家常常谈到的“好人主义”。像他这样的“好好先生”不仅古代有之,当今亦大有人在。这种人以孟子所倡导的“和为贵”为人生信条,“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他们的善良愿望。他们在生活中是“和事佬”,在工作中便往往是明哲保身者,遇事惯于“和稀泥”,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原则。他们既想把事情办好,又怕得罪人。可结果往往是人得罪了,事情也办糟了。
在工作中,“好人主义”的危害是很大的。这是因为许多“老好人”比较有才干,(上文中提到的司马徽先生就是一位颇有学识的儒士,他曾慧眼识英雄,把诸葛亮、庞统这一龙一凤推荐给刘备。)他们中的一大批人担任着领导职务,在各自的单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普通人患有“好人主义”对社会不会有太多的损害,可一位领导同志患有“好人主义”就不得了。作为“领头雁”,他(她)那无原则的“好人主义”,足以殃及整个单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方林 |
Re:“好人主义”要不得 |
回复时间: |
2007.01.23 12:40 |
|
怎么做好人,也是一个难题的!
|
|
回复人: |
海石 |
Re:“好人主义”要不得 |
回复时间: |
2007.01.26 21:32 |
|
好人
要先明确什么是好人,好人就是不想害你的人。
还有一句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