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一切都源于爱情
似乎爱情可以激活诗人猛烈的创作欲望。
海子的诗歌里留下了阿香的倩影,这是一种天然的对于异性的爱慕之情,这种爱慕之情被海子在诗歌里演绎得轰轰烈烈。
海子这时候开始了长诗写作构思。在这之前,他大量阅读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等等。
海子尝试长诗写作的根基是他想追求所谓的“大诗”,而不是“史诗”。这是受当时北京著名诗人杨炼的影响,其作品《礼魂》的问世引起了诗坛的强烈反响,随后一批四川诗人开始激流勇进,朝着“长诗”的方向迈去,揭开了长诗创作的阵容。
另外,海子是个迷信“大诗”的人。他认为诗歌真正的创作意义就是长诗、大诗,而不是短诗。他写短诗目的只是为了抒情的需要,短诗是简单记录的载体,这跟平常记日记差不多。
如同画家们画画一样,画速写好比写短诗,而体现画家价值的所在是用油画、国画等不同颜料进行大的手法创作。作诗也一样。
海子注重这一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海子大胆写出了《河流》,这部诗有关乎自己命运的印痕。
这部长诗《河流》带有模仿别人的痕迹。这是他的第一次实验。结果对于他本人并不一定很重要。
相对而言于第一部长诗《河流》,1984年底完成的另一长诗《传说》显得大气,具有一定的建筑结构美。北方人的豪情、生活的隐痛,在这篇诗作里都有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阿香是海子写作这两部长诗的见证人。海子写这两部诗时,阿香就陪伴在他身边,她能感受到海子创作时的激情、痛楚、怜惜、疯狂。海子是个非同一般的诗人,这是阿香欣赏海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凭借着自己家庭背景的优势,阿香把海子创作出的一些短诗推介给了内蒙古的一些刊物。海子的一些作品在内蒙古的官方刊物上得以变为铅字。
例如他创作于1985年的《哑脊背》在1986年第十期的《草原》杂志上发表,与同一道被发表的还有他的安庆老乡沈天鸿的组诗《天空下的河流》。
哑 脊 背
一个穿雨衣的陌生人
来到这座干旱已久的城
(阳光下他水国的口音很重)
这里的日头直射
人们的脊背
只有夜晚
月亮吸住面孔
月亮也是古诗中
一座旧矿山
只有一个穿雨衣的陌生人
来到这座干旱已久的城
在众人的脊背上
看出了水涨潮,看到了黄河波浪
只有解缆者
又咸又腥
阿香满足了海子发表的渴望,她对海子的爱是一种崇拜的爱。海子打心底感谢她为自己做的一切。他感谢蒙古读者对他诗歌的承认与赞赏。
天真的海子以为他们之间的爱情可以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他们之间的海誓山盟可以让两个人厮守今生今世。
阿香出身书香门第,能文会画,生活中特别细心,很会体贴关心人。海子和她聊尼采、黑格尔、但丁、朱光潜,两人非常投机,阿香的人文修养也是相当全面的。
对于这样一位多才多艺、温柔善良的红颜知己,海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
他十分珍惜!
又一个周末来了,海子在昌平的车站等候最后班车的到来,这是个春暖花开的傍晚,晚风轻轻拂面,海子来不及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阿香已经从车上走了下来。
“冷吗?”海子关切地问道。
“不冷。”
“是见到我的缘故吧?”
“臭美呀,不看现在都几月了。”
“我才不臭美呢。哦,对了,你晚上想吃些什么?”
“我想吃辣酱面,有吗?”
“我估计在这鬼地方难以买到。得,我帮你做吧。”
“什么?你会做吗?”
“你不知道吧,我从小就锻炼了烹饪的本领哦。面条更是小菜一碟。”
“真的吗?你不会跟我吹牛吧?”阿香颇显激动。
“谁骗你了,谁骗你是小狗。”
“拉钩。”
“好吧,就陪小朋友拉一次钩。”海子伸出了小拇指。
“拉完钩说话可是要算数的哦。”
“当然算数喽。”
“那行,我们上街去买点菜,你给我做几个菜。”
“傻瓜,现在菜市早就打烊了。”
“我怎么给忘啦,那明早吧,不过你今晚要给我做一碗辣酱面。”
“遵命,我的女皇陛下。”
“谢谢,我的皇家御厨!”
他们一路说着逗着来到了海子的宿舍。
海子说干就干,阿香帮他卷起了袖子。
和面。擀面。没有擀面杖就用酒瓶子代替,海子忙得不亦乐乎,阿香在一旁为他递这递那,两个人团团转。阿香唱起了海子家乡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小颜。”
海子跟了和上,“顺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
“你耕田来我织布。”阿香给海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你挑水来我浇园。”
两个人同和最后一句,“从今后来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海子也擀好了面,切成细条搁在案板上。海子嘱咐阿香点燃了煤油炉,锅烧热后,海子放了点植物油进去,等油沫消尽,把切好的肉丝摆上,加酱、生姜、盐、辣椒等混合炒熟,海子往锅里倒了两碗半的水,把面丝撒了进去,盖上锅盖焖了起来。
“好了。你等着吧。”海子自信地解下了围裙。不一会儿,香味开始四溢,海子欣喜地揭开锅盖,撒了些葱花,每人捞了一大碗。
“小谗猫,开始享受吧。”海子把辣酱面递到阿香跟前。
“我的大厨师,你的服务很周到,面条味道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哦。”
“那你就尝尝本厨的手艺吧。”
阿香急不可待地吃了起来,“呵呵,还真不错。”
“能得到陛下的夸奖是草民至上的荣耀。”
“我说的是真的,真的很不错。”
“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海子欣慰地松了口气。
也就在恋爱的同时,海子迷恋上了气功。他一开始只是出于对气功的好奇。事出有因。
开学初,有位“气功大师”来中国政法大学传授气功,当众表演时,即把法大的几个学生当场震倒。若不是亲眼所见,海子也不会相信中国传统气功的神奇。
这个细节在著名记者、同是八三届北大毕业生分至法大任教的唐师曾的书中有记载。
这个会“发功”的“大师”不是别人,也是北大七九级校友。他当时就读于国政系,名叫王青松。王青松在未考入北大之前是河南信阳县委办公室的一名机要秘书,从小练功习武,考入北大后,任班级团支部书记。
真人不露相,王青松在北大时,没有人知道他会气功,在北大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没有在公众场合展示过自己的绝招。现在突然来法大表演气功,在旁的海子为自己的校友惊奇叫好。
海子没有来得及和眼前的这位北大校友讨教,王青松就被一群崇拜他的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海子没法接近他。
这以后,海子曾经打听此人的住址,但终究杳无音讯。
天下练习气功的人当然不止王青松一个人,在昌平,他就遇见好几个。
海子知道练气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对于提高写作思维、延展想像力有一定的帮助。气功在中国流传已久。华佗死后,人们根据他的“五禽戏”创编一系列的气功动作,经过若干年辗转流传之后,分为昆仑、少林、崆峒三派,气功的原始作用就是保护人体健康,抗御疾病的目的。其实气功属于中国的国粹,在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它和道教联系较紧,后来道教吸收了佛教的一些宗教仪式,而佛教又吸收了道教的气功作为传教的手段。
因着这样的目的,海子找到了在××××××××学院任教的C某。C某以前在西北政法学院和几个同事创办了文理交叉探索刊物《探讨》。1984年,《探讨》收到了胡希平从北京寄来的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法治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篇署名“海子”的论文,运用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数学模型分析人类社会系统,富于创造性地探讨所有制、国家和法律的起源方式,给C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们曾有几次书信往来,他给海子寄过《探讨》编辑部整理的几本系统科学方面(也包括突变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等)的文献索引资料,并讨论过突变理论在人类社会系统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1985年4月,他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法治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才第一次见到了海子其人。
1985年7月,C某来到××××××××学院任教后,住在昌平西环里十五号楼五单元六楼六零一号,而海子则住在同一单元的三楼三零二号。因他们都较早地参与了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在法治领域的应用研究,加之住同一单元,以及对宗教(海子对东西方多种宗教都有深刻认识,但非常推崇西藏文化)和气功的兴趣,自然会有许多共同语言。他们经常互借书刊,一起看电影、吃饭、谈天说地。C某练习气功已有几年,他为人热情,和蔼谦虚,对于海子请求收他为徒的要求,C某爽快答应了。
C某教会了海子最基本的练习方法,包括动作要领:吸气、运气、出气。海子学得非常认真,一丝不苟,这使C某非常感动,原先他只是认为海子出于好奇,随便玩玩而已。现在看来,他必须尽一个气功老师的职责了。
C某手把手地教会海子一招一式,耐心地给他讲解,天资聪颖的海子接受得很快。
C某传授气功给海子不计报酬,尽管海子曾和他几次提及此事。最终C某没有收取海子任何学费,还介绍了几位道友给海子认识,便于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C某把海子当作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看待,在昌平,他与海子走得较近。
气功讲究意念,意念来自神经中枢,而中枢又是由物质构成的。自打练习气功后,海子感觉身体状况好多了,以前经常头晕脑涨的现象逐渐消失。可能是心理效应,做什么事都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最重要的是他的精力旺盛,可以不知疲劳地熬夜写作。
海子感受到了气功的神奇,决定坚持练习下去。
传统气功认为,下丹田(在小腹部)是生气之源,是人体生命能量的源泉,男子藏精,女子养胎必不可少。先天之气(肾气)藏于丹田,练功壮体,就要把握住对丹田之气的练习。
1985年春节回家,海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毛笔练习起了毛笔字。他知道,家里今年过年的春联仍由他这样一位大学老师来书写,左邻右舍们也提前向他预约。
海子对女朋友的思念之情经常油然而生。他和阿香之间的联系主要靠写信,一边是安徽,一边是内蒙古,遥隔几千里,鸿雁飞书互传感情,寄托思念。
除了写信外,海子曾想过用电话和阿香取得联系,听一听爱人的声音。但整个镇里也找不到几部电话,而且一通电话七转八转,要费好长时间;况且昂贵的电话费也使海子望洋兴叹。
在北京,初恋的他们几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在两人天各一方,相思之苦不可言说。
浪漫的海子开始用毛笔写信寄给内蒙古的女朋友。阿香收到后,也以最快速度回复,深切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她告诉海子,她非常想见到她的爱人。
海子回信:他想她快要发疯了。
阿香说,没有你,地球还会转动吗?
海子说,你是我的月亮,我要围绕着你来转。
阿香说,我要永远做你的小月亮。
海子说,那我永远做你的大地球。
阿香说,没有你,我吃饭不香。
海子说,没有你,我夜不成眠。
阿香说,没有你,我寸步难行。
海子说,没有你,我天天写诗。
阿香说,那你给我念一段吧。
海子说,好吧,北方/拉着你的手/摘下手套/他们就是两盏小灯。
阿香说,我的哥哥,你写的好美哟,我要你天天拉着我的手。
海子说,那当然,你喝水吧/ 给你倒了/一碗水。
阿香说,哥哥,你真是我的好哥哥。
海子说,你是我的/半截的诗/半截用心爱着/半截用肉体埋着/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
阿香说,哥哥,我还要你的缠缠绵绵。
海子说,当我俩同在草原晒黑/是否饮下这最初的幸福 最初的吻//当云朵清楚极了/听得见你我嘴唇/这两朵神秘火焰。
……
寒夜里,数不清的甜言蜜语温暖了两个人心近的距离。
他们共同许下圣洁的誓言,要在大年三十晚上零点对天祈愿,他和她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海子坚守着自己的诺言,在1985年的大年夜零点,那一刻他深跪长空,虔诚地许下了一切美好的爱情誓言。
那一刻阿香在内蒙的夜空下也有了同样的动作,她向着遥远的南方,向着心上人的方向。
海子梦幻着自己成了快乐的新郎,和自己的新娘拥抱追逐、啜饮甜蜜。
情书是这个寒假中海子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每隔两三天,便有信件被镇里的邮递员递到他们家门口的小邮箱里。
当大弟弟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便追问哥哥,海子如实地把自己和心上人恋爱的事给大弟弟神秘地描绘了一番。情到深处,不禁手舞足蹈。
海子还将他练习气功的事告诉了大弟弟,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气功,他让大弟弟把手摆在自己的两只手掌中间运气发功,问大弟弟有没有感觉,大弟弟以为他在开玩笑,说一点感觉也没有。海子不甘罢休,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让他很失望。
海子想可能是自己练习气功的时间太短了,功力还不够。他想回到北京后增加练习的强度,海子这样想,也是这样做了。
恋爱的激情恰恰给海子带来了无比的创作欲望。他的诗歌离不开爱情,爱情融化在诗歌里。
1985年,海子为阿香写出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
这些生动可爱的爱情诗是海子专为阿香定制的祝福。
1985年4月份写的一首《写给脖子上的菩萨》一诗,可以感觉到单纯的海子对至纯至尚的爱情的祝福,对心上人的颂扬。
呼吸,呼吸
我们是装满热气的
两只小瓶
被菩萨放在一起
菩萨是一位很愿意
帮忙的
东方女人
一生只帮你一次
这也足够了
通过她
也通过我自己
双手碰到了你,你的
呼吸
两片抖动的小红帆
含在我的唇间
菩萨知道
菩萨住在竹林里
她什么都知道
知道今晚
知道一切恩情
知道海水是我
洗着你的眉
知道你就在我身上呼吸
,呼吸
菩萨愿意
菩萨心里非常愿意
就让我出生
让我长成的身体上
挂着潮湿的你
海子把自己和阿香比喻成“两只小瓶”,上天安排这对恋人在一起,“两只小瓶”的热气互融在一起,彼此享受浪漫温馨的时光,借着“菩萨”———这一中国人信仰的上帝,来保佑他跟阿香之间信誓旦旦的爱情,这种表达似乎有点语无伦次,感性大大超越了理性。这是处于热恋中的海子感情升华到一定境界后内心的沉醉。
这也可能是海子和阿香恋爱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结果。单从这首诗的结构、内容、形式上分析都有了很大的革新,它比及从前更为自由,活泼,这正是海子从大量的西方诗歌吸收为己用的缩影,“菩萨住在竹林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将菩萨视为扭转乾坤的神灵,人的活动意识意念无不被他的恩威涉及,这就造成了一种危机,人间的祈愿只能不能自拔,缺少造血功能的心灵只能凭神灵的摆布,“一生只帮你一次”是个小小的乞求“这也足够了”。而西方的神灵思想则相当平等,神和人的地位没有绝对的臣服关系,海子借东方的菩萨达到自己的祈祷的目的——替神祝福和降福,“菩萨心里非常愿意”,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他替神实施自己的心愿:“就让我出生/让我长成的身体上/挂着潮湿的你”。全诗上下情感交融,气息贯通,颇有一气呵成之感。
------------------------ 我要的不多,无非是眼光中拥有你我;
我要的不多,无非是俩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