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古典诗词的林友不妨一看 |
下面这两条帖,摘自我们的胡杨林。我觉得有点意思,爱好古典诗词的林友,不妨看一看:
阿边:
好啊!有意境。但作为古诗词,琢磨一下平仄会更好的。如第二句“今日春就到了”可以改为“今日暖春就到”,这个“到”也是押韵的,而第四字要求是平声的,这也照顾到了,而且那个“暖”字,也可以与下文的“垂钓”这个行为暗合呢。呵呵
文学青年:
多谢!你的指点是对的,我也自知我所写的诗词存在许多缺点,有待修改的问题很多。但是,你提出的修改意见,我觉得需要商榷。请你允许我作为对学习上的理解问题,提出讨论吧。
我认为:古典诗词虽然有许多规矩,除了字数格式的限制,还很讲究平仄韵律对仗修辞等等,但也并不是非要如此,不可改变的。譬如在修辞上若出现拗口问题,我宁愿违反规矩也要采用读起来顺口的。
试读这两句:
"今日暖春就到"
"今日春就到了"
我觉你那一句有点拗口。
因此,我觉得你提出的修改意见,需要商榷。
你不要以为我不肯接受你的意见,我说的不对,请你教正。
(附:引起以上两帖的是如下一首《如梦令》:昨夜雷声才报,今日春就到了。试问猫头鹰,却是年华多少? 多少,多少,且在溪边垂钓。)
我觉得阿边提出的修改意见很好啊,既押韵又合平仄又有意思,为什么文学青年如此强调“顺口”问题?什么叫顺口?阿边那一句也很顺口啊。(顺便说一句:我看过文学青年的几首词,觉得都是白话,并不古典——呵呵?)
不知爱好古典诗词的林友有没有兴趣发表一下意见?这可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呵。为什么有意义?请大家看一条旧闻:
“……网络媒体更具开放性,……这种新的自由发言方式,没有在文字上对网民的诗词挑三拣四,导致良莠不齐的局面,完全可以理解。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列举最差的那些网络作品,虽然其逻辑之不通、词句之不当实在令人惊讶。但就整体水平而言,这些诗歌普遍不合格。古体诗词的平仄不对,词句不通,……想像力的贫乏,语言的苍白,比比皆是……无论言辞巧拙,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因此,我绝无意批评任何一位具体的诗词作者。我所感慨的是,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一个几乎每一个三岁孩童都要背诵唐诗的民族,为什么此时此刻如此黯然失色?……”(摘录于:《网上诗词丢了传统文化的脸?》 文/长平 新华网2005.5.30 )
我虽然喜欢古典诗词,但对古典诗词不甚懂,说不出有什么见解。我也绝无意批评任何一位具体的诗词作者。我只是一个看客,我喜欢到各个网点都看看。我发觉在胡杨林写古典诗词的还很多,但批评的议论并不多。若大家能正面讨论写作上的问题,象阿边那样有山见山有水见水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对网友的诗词“挑三拣四”的评论一番,或者会使我们网点的“古体诗词的平仄不对,词句不通,想像力的贫乏,语言的苍白”的问题有所提高呢,对写作者、爱好者以及准爱好者都或会也有一点小小的參考价值吧。
我再说一遍,我只是一个看客,我只是喜欢凑凑热闹,顺便也学一点东西。以上倡议,管理员不会嫌我越俎代庖了吧?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文学青年 |
Re:爱好古典诗词的林友不妨一看 |
回复时间: |
2007.05.14 10:36 |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诗写得不好,原来以为只是玩玩,不知会有"丢了传统文化的脸"这么严重.
仔细一想,你说的是对的,应该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以便使自己有所提高.
至于为什么强调"顺口",这个问题不能三言两语说得清.简单的说:读要通顺,词不要生造,句不要强组....
请多指教!
|
|
回复人: |
海云轩主 |
Re:爱好古典诗词的林友不妨一看 |
回复时间: |
2007.06.16 23:33 |
|
用一个“现代”语言说一声“好好玩哦……”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