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北贴图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独来毒往 收藏:1 回复:7 点击:5029 发表时间: 2007.06.11 17:45:36

不做红颜[贴图]


  提到红颜,总让人觉出几分暖暖的暧昧。
  相对男人而言,红颜就是女性知己。她不是妻子,不是情人,也不是普通的朋友。
  她是能走进你的灵魂深处,让你不设防坦然相对的知己;
  她是倾慕你最懂你却从不对你要求什么的知己。她是远远的关注你牵挂你,
  能与你相互取暖相互慰籍的知己。
  在男人心中,红颜比妻子完美,比情人高贵。她生命的一部分,注定要拿出来与你无悔相守,
  为你承载悲欢。
  很多时候,她是男人另一层涵义上的妻子,千里之外牵挂冷暖;是不需要用身体与男人纠缠,
  却能让男人无法遗忘的情人。
  能做红颜者,必是女人中的精品,能得红颜者,必是男人中的智者。
  世俗中,人们常常给这样的男女知己关系一个委婉暧昧的定义:第四类情感。

   

------------------------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贴图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独来毒往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6.11 17:46

    对男人而言,妻子是白开水,淡而无味。婚姻成就零距离审美,并引发长久的视觉疲劳。
  两颗曾经跋涉了千山万水靠近彼此的心,慢慢的疏远甚至相向。
  守着庸常琐碎的日子,女人常常最先失去包容和倾听的胸怀。
   而红颜一直在婚姻之外。如彼岸的花,纯净清香。不染一丝尘埃。
  因为距离,因为不曾得到,就会在男人的心里慢慢沉淀成完美。
   用这样的完美对比现实生活的庸常,注定是失望。于是,男人喧嚣的情怀开始不安分的游离。
   情人是杯烈酒,一醉解千愁。能让压抑徘徊的激情,找到宣泄迸发的出口。
  两颗不甘寂寞害怕沉寂于平庸的灵魂,在雷池上忘情的舞蹈,热烈的交付身心,
  假装听不到流言蜚语,看不到哭泣的眸。
   虽然拥有情人是很多男人的梦想,但现实冰冷残酷,还有来自世俗观念的压力,
  无法割舍的亲情,敢迈出围城周旋在妻子与情人之间的男人,似乎并不多。
  即使能做到周旋,也大都焦头烂额,难享桃李共芬芳的齐人之福。
   红颜是盏清茶,芬芳甘冽。轻松男人疲惫压抑的灵魂,卸去男人骄傲自负的伪装。
  她们既不平庸现实,又少了索取和占有的贪婪。没有比红颜更懂你的女人,
  也没有比红颜更懂得取舍进退的女人。
   所以,拥有一世红颜几乎是天下男人恒久的渴望。妻子老了,只是个过日子的伴儿。
  情人老了,保鲜期一过激情难再维系。只有红颜,永远在时光流年之外,鲜活如初,历久弥香。
  
   

------------------------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回    复    

回复人: 独来毒往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6.11 17:46

    现实生活中,妻子、情人、红颜三者合而为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女人面对自己倾心的男人,一般只能选择一种角色来扮演。
   要么握住婚姻,做他的一生的妻子。爱了,就要开花结果。
  虽然稳固,但是最初的爱情注定要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渐渐消磨殆尽。
   要么放弃名分,做他短暂的情人。轰轰烈烈地爱一场,追求怦然心动的激情,
  只要曾经拥有就好。不奢望牵手白头。
   要么只远远的想念,做他一世的红颜。他的责任他的错爱,他的沉沦他的挣扎,都与你无关。
  你只要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就好。他高兴你帮着开心,他委屈你替他分忧。
   张爱玲说: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可是心却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大概就是红颜的姿态吧。她只是他所有秘密的安放地,见证他的脆弱,分享他的悲喜,
  但是,永远不能走进他的生活。
   所以,红颜二字,若非达到一种超然忘我境界的女人,是万万不能胜任的。
   比爱情浅比友情深,彼此之间既有心灵感应,又不似简单的男女之情。
  没有爱又明明是爱,交往的分寸要拿捏的非常准确。往前一步就俗了,后退一点又淡了。
   且不论维系的辛苦,但就人的劣根性,这样圣洁无瑕的情感能走多远?
  既是红颜,自然不是法律保护下的唯一。一个男人,可以有几个甚至更多的红颜。
   所以,为红颜者就不能去在乎和计较男人的一颗心,可以分成多少分,送给多少人。
  这中间,还不包括他留在亲情里永远不会拿出来与女人分享的一部分。
   做男人的红颜,实在是一种危险的感情游戏。在这个游戏里,男人喜欢违规,女人容易受伤。
  
  
   

------------------------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回    复    

回复人: 独来毒往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6.11 17:47

    也许,美丽眩目的第四类情感,只是寂寞灵魂渴望的温暖慰籍。
   是一个自己爱上另一个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爱上这个完美,最后,打碎这个完美。
   太多的时候,第四类情感总是以暧昧开始,以遗忘结束。
   因为男女之间,实在很难维持这种柏拉图之恋。谁能一辈子守住始终如一纯净高尚的情感?
  谁敢说自己在诱惑面前能坚持最后的道德底线?
   男人与红颜,其实,一直是在以退回的方式慢慢靠近彼此。
  他们对彼此的依赖和爱,注定是一个逐渐升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个偶然的外力,就可能促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但越了雷池,失去了那份圣洁,
  两者的关系就会由清绝的红颜堕落为俗世的情人。
   当男人对女人身体的渴望超过对她精神上的依赖,所谓的红颜,就成了一个虚幻飘渺的神话。
   即使成就了千古佳话的林徽因和金岳霖,也是因为求妻子不成退而求红颜。
  因为爱,永远是自私与渴望占有的代名词。
   选择女人做红颜,对一些男人来说,其实是他们最安全也最不必负责任的一种情感占有方式。
  或者说,是对永远得不到的情感,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一个浪漫幽婉的称谓,就能圈住女人一生的爱恋,就让精神背叛躲开了道德的制约,
  而变得肆无忌惮甚至无限高尚纯洁。
   这个人性冷漠,物欲横流的时代,爱情成了一道快餐,灵魂的取暖,常常屈服于欲望的追逐。
  有谁还肯守着地老天荒的承诺,坚持一辈子隔山隔海的精神相守?
   古往今来,真正的红颜佳话有几人?不是女人不肯做红颜,
  只是这世上到底有多少永远怀着赤子之心,才情横溢,需要人格仰视的坦荡君子,
  值得女人交付余生的相思,甘愿做他一辈子的红颜?
  
  
   

------------------------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回    复    

回复人: 独来毒往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6.11 17:47

    曾经,也傻傻的想过要做一个人一辈子的红颜。
   因为时空的交错,虽然完成了今生的遇见,却也清晰地看到了不会有任何意外的结局。
   没有人比他更懂我。于是,没有人比他更能伤我。
   挣扎过,努力过,到最后,终是要退回各自庸常的似水流年。如果此生注定无缘,
  那么,我们对彼此最后的疼爱,就是放手。
   可是,因为不甘心,所以,想做他一世的红颜。
   以为自己可以不在乎,不计较。可以平静而遥远的关注他的生活,情愿一生画地为牢,
  也要留住他给的暖。
   可是,我实在只是个平凡而又任性的女子。我做不到,更不能忍受被忽视,被怠慢,
  被排斥在他的生活之外,永不能分享他完整的爱。
   我不要做一只提线的木偶,悲欢永远控制在别人的手上。
   我想说:我很在乎,很计较。我要的,始终还是一个关于唯一的诺言。
   我要我爱的人,只为我一个人而活,我要自己冷的时候,能够随时触摸到他温暖的大手。
  我要累了委屈的时候,可以在他坚实温暖的怀里躲风。
   爱了,就好好珍惜,不能爱了,就不要纠缠。苦苦坚持的结果,是两颗心的伤痕累累。
   那么,就这样吧,风起云涌也好,爱恨情愁也罢,都搁置于红尘之外。
  而我,只想守着平常的岁月,守着同一屋檐下的人,过简单平静,自在逍遥的小日子。
   他可以平庸,也可以不浪漫,只要我是他手心里,一生一世的宝。
   

------------------------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回    复    

回复人: 爱是寂寞撒的谎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6.12 07:50

    说起来总是那么轻而易举:)

回    复    

回复人: 青青苹果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6.12 11:22

    爱了,就好好珍惜,不能爱了,就不要纠缠。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蔚蔚 Re:不做红颜[贴图] 回复时间: 2007.07.11 12:49

    什么时候一个女人既是妻子又是红颜又是慈母般地形象???
  
   难怪,取妻要取日本女人!
   

------------------------
*.⒉O0.7.▍‘:我才朙白 自己幷沒冇這庅坚強。..〉 ╱ ̄ィ莪 扌并ㄋ忄命亻叚奘 坚弓虽 ╳╲↘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