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二十二) |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二十二)
萧鸿鸣
第五章 家学于八大山人之影响
江西宁藩八支王孙,历经有明一朝凡276年,所举其能诗善画者,后先相承,风流雅逸,久盛不衰,为我国家族史上之少有。这种深厚的家族文化传统,自会对八大山人的艺术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亦当对江西地方文化及中国文化乃至历史,产生出它应有的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性格及心理
追溯宁藩家学对八大山人的影响,首当其冲者太祖是其源头。
太祖朱元璋一生坎坷,其经历不管是自己当乞丐、当和尚,还是以后对周癫等释、道人物的礼遇,以及对儒、释、道教的重视,作为明王朝的宗族始祖,这对子孙后辈们的生活,乃至子孙们在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形成上,都将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首先,不管是为释为道,在和平的年代里,众多子孙们“托迹黄冠,寄情山水”,“问俗吊古,有慨于中”,将释、道之门当作是自己心灵归宿的寄托。一旦战乱发生,其子孙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其遁入释、道,又成为了王孙们一条逃避现世的最低选择。在情感和思想上,他们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这从江西宁藩自宁献王及诸多子孙醉心于释、道两家,并成为其门徒的行为上,便可得窥一斑。
其次,朱元璋对释、道方外人士癫狂无状的容忍,甚至崇尚和给予的礼遇,有理由将这些事件与朱明王室诸藩、诸代王孙均有人数众多、超乎寻常个性或疯癫、或佯狂、或屡屡变姓而置身释、道方外的王孙们联系起来,这种所谓的“性格”,实质上正是朱明宗室多代、多人内心崇拜和向往、经过不断的心理积淀才具有的一种现象。
清人徐起在《珊瑚舌雕谈》说:“人之形体声气,苟一脉纯传,虽隔八九世,莫不有一二相似,且有酷肖上祖之状貌者。如唐之萧颖士是也。至于疵病,则尤易似耳。即如前明诸君,语皆咬舌不可了。神宗尤甚,凡大臣奏事,必一人侍。神宗言讫,乃为代宣,惟老女官鱼氏林氏等四人,能通其言,大臣必俟神宗笑,知语言已毕,始敢退。在位四十八年,习以为常,特不知当日太祖曾有是病耶?”
朱多炡“自诡曰来相如,曰澹游子,间俗古,有慨于中,或歌或泣,人莫测其故”。
朱谋=(堇鸟) “美如玉而不能言”,“不用耳,以目听,不以舌,以目若手言”。
八大山人“忽大笑,忽痛哭竟日”。
祖孙三代这种与朱明历代王孙“代有人出”的一脉相承的“人莫测其故”行为,很难让人说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有理由说:这些被保存在朱明子孙血液和骨子里的遗传基因,都将是影响和左右其后裔生活、个性以及行为处事的重要因素。乃至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鸿鸣所接触的朱氏后裔们,依然还常常在人们面前喜欢无状扬言:“我乃龙子龙孙!”这种心理积淀,为我们解开朱明子孙和八大山人的这一独有性格,提供了一条可供溯源的遗传线索和心理积淀线索。
文风及艺事
中国的花押始用,起于宋代,后世屡有仿效。
今所能见之太祖御札中每札必有花押,其“后押字甚奇”和“押同”、“押字半寸”的现象,这给后世理解朱权“和中”“神”字花押,八大山人书画中“个相如吃”、“月有十三”等花押的传承性,除去其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因素外,同时也为其具有不可回避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有据和有力的理由。八大山人的“十有三月” 或曰:“三月十九”花押原型运用,则直接来源于他的族叔朱谋=(上西下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参白谦慎《八大山人花押=“十有三月”考释》)。
综观八大山人在书画中所用花押,其形式之多、所用之丰富,较之于太祖朱元璋、宁藩始祖朱权、祖父朱多炡等祖先之遗风,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祖朱元璋的御札和诗文,大白话、乡间俚语间杂其中,这当然有另一个理由“幼年失教”可供解释,但当太祖君临天下后,若太祖对此稍有忌讳,臣工的手笔,当可作为粉饰的条件。但今流传下来的不管是御札还是诗文,都可见太祖对此并无在意。而受到了良好教育的朱权,亦对此并不避讳,甚至一些词语在自己的诗文当中反复出现,而成为了自己的文字风格。《正音谱》里说马致远的曲“有振鬣一鸣,万马皆暗之意”,也用于《赜庵文选序》以赞美胡俨文之文:“其抑扬也,若天驷脱羁,振鬣一鸣,而万马皆暗。”(参姚品文《宁王朱权》)朱多=(棨下改火)“雅有诗癖,造语新奇”,八大山人的诗文,这一风格更显突出,不仅俚语、俗句“造语新奇”入诗入画,更见其诗文句式反复应用。
朱奠培“作字必自创结构,不肯袭古,每书成,令童子尽搜古贴,偶一字同,弃去更书。
朱多炡“能诗工书,行草……杂以古字”。八大山人的书法、印章、画押多用古字、生僻字、异体字,这虽然是当时的社会风尚,亦未尝不是家学影响的结果。
朱多炡的书法,有楷书、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作颜、柳,隶书作竖长方体,行书袭黄鲁直。八大山人的书法历程,几乎无出其右。朱多炡精研古篆,胡应麟答谢朱多所赠手刻印章诗中有:“石鼓周王篆”“万古佝偻(均为山旁)碣”。八大山人曾于甲戌(1694)书写《石鼓文》及《禹王碑》(及《佝偻(均山旁)碑》)。该作品现藏南京博物院。
宁藩王孙及朱多炡都曾多次摹元人临本《西园雅集图》(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即有“匡南有钱舜举临伯师《西雅图集图》”),八大山人亦曾屡次写《西园雅集序》今存两件可见。一为戊辰(1688)八月五日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为丙子(1696)秋,为遇齐先生书。现藏温州市博物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影印单行本,1991,书名《八大山人行书卷》。有曹工化《读八大山人行书西园雅集图记》。
在书法绘画上影响八大山人最深的,当属其祖父朱多炡。
朱多炡曾和王世贞•弇州山人有往来,八大山人曾写《弇州山人诗》立轴,该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又于癸酉(1693)在一幅《鱼鸟图》卷中题识亦言及王弇州诗。
朱多炡曾与文嘉有往来,文嘉丧,朱多炡曾往吊。八大山人有仿文嘉山水小幅,该作品现藏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曾印入江西人民出版社《八大山人画册》1979,第36页。
朱多炡有别名“来相如”,八大山人有“个相如吃”画押及印章。八大山人虽然未曾和他的祖父朱多见过面,但朱多炡是当时诗书画名家,在弋阳王府内生活了十九年的八大山人,耳濡目染之余,一定会注意到祖父的作品和他的事迹,这对八大山人由少年到青年的这段成长时间,是影响时刻和巨大的,对他今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宁藩子孙二百多年的天潢贵胄生活,藩王、郡王及八支王孙均藏有大量的历代书画,虽历经二百多年的各种祸乱,特别是万历以后宗室逐渐走向衰弱和凋敝,有的旁枝末节王孙,已开始变卖家藏,其大量的收藏散失殆尽,但还是能从各种史料中得见一二。鸿鸣所知确切的家藏有:《陈道复墨花一卷》、《李眠龙绢画图居十二景》、《西雅图集图》、《米海岳云山》、《旧拓绛贴》、《宋徽宗墨迹书唐七律一首》、《永师墨迹》(均据詹景凤东图着《詹东图玄览编》)
家藏大量的古代书画精华作品,无疑是八大山人学养的重要来源,也是八大山人书画成就可资溯源的重要基础。
江西宁藩朱权及八支子孙著作一览表(未列八大山人)
宁献王朱权:
《通博论》二卷,
《汉唐秘史》二卷,
《天运绍统》一卷,
《史断》(另作《史论》)一卷,
《史略》二卷,
《圣贤精义》一卷,
《异域志》一卷。
《仙文谱》八卷,
《仙诗普》一卷,
《神奇秘谱》二卷,
《太古遗言》二卷,
《诗格》一卷,
《西江诗法》一卷,
《大雅诗韵》七卷,
《琼林雅韵》一卷,
《务头集韵》四卷,
《赓和中峰诗韵》一卷。
《采芝吟》四卷,
《梅花百咏》一卷,
《回文诗》一卷,
《宫词》一卷,
《四体宫词》四卷,
《海琼玉蟾先生文集》(重编)八卷。
《太和正音谱》二卷,
《琴阮启蒙》一卷,
《太和遗音》二卷。
《辩之教》,
《谣天仙鹤》,
《豫章三岩》,
《白升飞天》,
《客窗夜话》,
《勘妒妇》,
《大罗天》(另作《独步大罗》),
《杨夏落娼》,
《九合诸候》,
《肃清瀚海》,
《烟花判》,
《私奔相如》(另作《卓文君私奔相如》)。
《庚辛玉册》八卷,
《钳锤》一卷,
《道德性全集》二卷,
《阴符性命集解》一卷,
《救命索的》一卷,
《命宗大乘五字诀》一卷,
《内册节要》一卷,
《天地卦》一卷。
《活人心》二卷,
《乾坤生意》三卷,
《寿域神方》四卷,
《仙修身秘诀》三卷,
《遐龄洞天志》二卷(另作《遐龄洞天》),
《洞天清录》。
《神隐志》二卷,(另有作《玉州神隐》、《仙神隐》)。
《太玄月令经》。
《运行玄枢》一卷。
《肘后神枢》二卷(有的分为《肘后》二卷,《神枢》二卷)。
《历法通书》三十卷。
《地理正音》一卷。
《焚香七要》七卷。
《烂柯经》一卷,
《贯经》一卷。
《家训》六篇,
《宁王仪轨》七十四章。
《素书注》一卷。
《原始秘谱》八卷(另作《原始秘书》)。
《净明奥论》
《吉星便览》
《北斗课》
《茶谱》等。
朱奠培:
《仙谣》
《却扫吟》
《拟古诗》以上三集约二百余篇。
《文章大格工》十余卷。
《古今法书》十余卷。
《松石轩诗评》一卷。
《竹林漫稿》。
安福郡主
《桂华轩集》四卷,五言诗一百七十余首,联句三之一。
《桂华诗集》一卷。
朱拱摇
《题赠录》十六卷。
朱多=(火奎)
《芙蓉园稿》
朱多=(火加贵)
《丽泽录》二十四卷。
《国香集》(又名《国秀》、《石兰馆稿》)。
《朱宗良集》八卷。
朱谋=(身致)
《朴素居诗集》
朱谋尧
《享帚集》六卷。
《连枝集》。
朱谋★(土彦)
《君美诗集》
朱谋=(土争)
《招仙诗集》
朱统钸
《玉牒》
《大明会典》
《五经注书》
《我法居集》
朱议=(林时益
《朱中尉集》
《确斋文集》。
朱中楣
《随草诗馀》
《镜阁新声》
《随草续编》
《亦园嗣响》(以上三着均收入《石园全集》)。
朱多=(火翼)
《长啸亭》集。”
朱多=(棨下改火)
《滋兰堂稿》数卷。
朱谋=(西下土)
《寒玉馆正续帖》二十卷。
《四体千文》四卷,
《书史》(又名《书画史会要续编》一卷。
《画史》五卷,(又名《画史会要》)十卷)。
《分韵唐诗》五十卷。
《钟鼎考文》二十卷。
《山居诗百首》
《春秋指疑》二卷。
《毛诗要旨》三卷。
《唐雅同声》
《江西宗派》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朱谋晋
《羔雁》
《淹留》
《芜城》
《巾车》
朱议汴
《邮河遮说》
《得未阁文集》
朱宸浮
《孤愤诗集》
朱拱=(木延)
《巢云集》四卷。
《江国风雅》(为后世陈玉叔采诸名宗三十余人诗合集)。
朱多=(上匕下火左页)
《古雪斋近稿》一卷。
朱谋=(土韦)
《周易象》八卷,
《诗故》十卷,
《春秋戴记鲁论笺》、
《金海》百二十卷,
《藩献记》四卷,
《元览》八卷,
《异林》十六卷,
《骈雅》七卷,
《豫章耆旧传》三卷,
《邃古记》八卷,
《故奇字辑解》十二卷,
《六书本原》一卷,
《说文举要》一卷,
《天运绍统》三卷,
《水经注笺》四十卷,
《演尔雅》
《方国殊语》、
《古今通历》、
《枳园近稿医诠》二十二篇,
《黄岐钩元》三十一篇。
朱谋=(土加韦)的著作
朱谋境
《击辕稿》六卷,(与从兄朱谋尧•巍甫诗合刻)。
《连枝集》(与从兄朱谋尧•巍甫诗合刻)。
朱谋垙
《筮吉肘后经》(为朱谋垙于天启丁卯(1672年)重订朱权《肘后神经》)
《遐龄志注疏》
《神隐志注疏》
《道德经注疏》
《阴符经注疏》
《素书注疏》
朱议=(水帝)朱容重。
《初吟草》
朱拱=(木贵)
《东乐轩稿》
朱拱桧
《负初集》二卷
朱多焜
《忠训堂集》
《宁藩书目》一卷。
朱多煌
《委蛇集》四卷。
朱多炡
《五游篇》
《倦游篇》凡七卷,
朱多=(火加召)
《自娱集》
《友雅》三卷。
朱多烁
《大司成集》、
《尚书旨》
朱谋=(土加军)
《明宗三逸诗集》(为后人选朱谋=(土加军)、朱多炡、孙太初三人合集)。
《学诗草》
《不诗集》
朱谋觐
《存斋诗稿》
朱拱=(木通)
《瑞鹤堂诗集》二卷。
《爽台文稿》二卷。
朱谋=(上西下土)
《深柳居种园谱》、
《草事行秉》
朱谋敖
《闲闲阁》(又名《闲闲阁稿》)。
《城南草》
《并注六书正讹》(又名《并注六书正伪》)。
《周史籀文》
朱谋=(童加刀)
朱谋圭
《禹锡诗集》
朱统★(钅龙旨)
《古史记》四十卷。
《广同姓名录》三卷。
《广之得》十六卷。
《六书微》
《诗解颐录》
《牡丹草》
《宁献王事实》
朱昌•喻嘉言
《医门法律》六卷。
《尚论篇》四卷。
《寓意草》二卷。
《瘟疫明辨》四卷。
朱道朗
《筮吉肘后经》
《青云谱志略》
现知朱元璋及宁藩八支子孙书画作品存目一览表(未列八大山人)
朱元璋
《三帝行书手=》
《行书大军帖》
《行书手谕》
朱拱=(木通)
《行草书送别诗》
朱拱辰:
《虹月楼图》
朱拱=(木罗)
《竹菊石图》
《菊石图》
《花卉一卷》
《设色菊花四幅》
朱多=(火正):
《荷花野凫图》
《为文桥作山水》
《幽溪独对图》
《西园雅集图》
《苜蓿斋图》
《五岳图》
《云出溪山图》
《蕉石图》
《滕王蛱蝶图》
《仿道复画花》
《蝉雀图》
《溪山余霭首隶书四字》
《弘正名翰篆书四字》
《瑞经》
《》
朱谋=(堇加土加鸟)
《山居清眺图》
《浔阳归舟图》
朱统=(金宗)
《竹鹑扇面》
朱统=(钅邦下石)
《调鼎和梅图扇面》
朱统=(钅石)
《行书咏莲诗轴》
朱统=(钅尤下石)
《柳塘浴鹅金笺设色扇面》
朱容重:
《国初名贤合景诗画册》•又名《朱耷等人画杂画册》之:
《题竹石水仙图》
《题菊花图》
《题独步观泉图》
《朱容重山水扇》
《昼锦堂记草书卷》
《楷书七律诗》
《竹石海棠图》
《蔬果花竹》
《金笺面行书诗》
所知宁藩朱氏八支子孙收藏历代作品目录(未列八大山人)
新安詹景凤东图着《詹东图玄览编》(詹景凤,字东图。明隆庆万历间休宁人)。载录有宁藩王孙曾藏书画如下:
《陈道复墨花一卷》
“高尺五村,长几二丈。道复以花名,此其雄图,为折福焉。余所见饶佳。……有宁府御笔题诗,字亦雅劲。然捉笔太太紧,却似版刻。盖学书初成时笔也。”
《李眠龙绢画图居十二景》
“为十二册,每册长尺余,内有重着色者,有浅绛者,每册东坡各题一诗,皆临本。然画殊可观,景咸奇。……在豫章宗侯匡南拱=(木桶)家。”
《西雅图集图》
“匡南有钱舜举临伯师《西雅图集图》与伯时相去星渊矣。……匡老又藏有铁门限墨迹数行”
《米海岳云山》
“予在豫章时,过宗候贞吉,见有米海岳云山一纸幅。上有倪迂题。后复过其人,借观三日又题。予时几得之。盖贞吉欲售急也。所值不过四两。议定,将遣人往取。而买古董吴治踵至。立与五金去矣。”
《旧拓绛贴》
“豫章王孙家有持旧拓绛贴一部来易者,于中缺名臣数章,余俱全。装潢乃是元装。索值仅三两,予立与三两。其人得之喜过望去,而鬻古董吴治会过予,予出示之。吴惊曰:此百金物,从何得来。予与语其人,吴遽辞出,遂踪迹其人,与六两。诡令来取,曰:家奴窃出属予易,今事露,主人方操之急。顾见还。予即还之。其人径送吴所。适刘贾叔在,贾叔过予,具言吴得古帖。予告以其故,刘乃切责吴,予竟至不复问。”
《宋徽宗墨迹书唐七律一首》
“《宋徽宗墨迹书唐七律一首》,后题云付关礼。有本朝曾棨、吴澄、俞用赞。三子皆江右名人。前有藩王玺,盖江西藩府中物。不知何时到吾休汪氏。”
《永师墨迹》
“豫章宗室匡南藏有《永师墨迹》数行,又有钱舜举临李伯时《西园雅集图》”。
(全文终)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wang1986 |
Re: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二十二) |
回复时间: |
2007.07.12 06:06 |
|
你很了解历史呀!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