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静谧港湾、爱晚亭在QQ上探讨读书写作之事,提及红楼,此书的文学价值无可非议,但红学这附庸却是可有可无。除了社会风俗史的一部分,70%以上的研究都属于无用功。
作为文学研究,应该探讨其写作手法,行文结构,艺术构思等,可作为今日写作借鉴的地方。而现在的研究远远超出了小说的文本研究,文学评论,艺术欣赏等层面,如果今人还在这几百年的大圈子里转悠,最后迷失的,便是自己。
一本书,被研究了几百年。一方面说明了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说明后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学步,不能超前。
书要能读进去,更要能吐出来。读10000字进去,吐100字出来,那便是读书了。 我不怕人读得多,只怕人吐得多。那样的家伙才是真正值得我敬畏的。
蚌病成珠。十年或百年沙砾磨砺,才能结成一颗珍珠,不佩服,不敬重,不行啊。读书就是生病的过程。如果你一直在读,而一直没吐,那你就一直在病着。如果你读着读着,吐着吐着,那就正在痊愈康复。等到病好,你的身体和精神会比以前更加健壮。
有些人读书,读了进去,却再也走不出来,成为书橱,成为书痴。有些人读书,读了进去,走了出来,读出了颜如玉,读出了黄金屋。有些人读书,能够自由的进进出出,与书成为朋友,成为知己。有些人读书,将书读成了自己,将自己读成了书。
读书的境界,其实就是做人的境界,做事的境界。
我总感觉,你读这么细,对于自己的创作来说,未必是好事。
我读红楼,只在文学描写细腻,可资借鉴之处慢慢体会,如何用词,如何衔接,如何布局。
读得越细,离红学越近,离红楼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