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位师友的关于读书的谈话,受益非浅.因此,在下在此谈上点自己的想法或感想,班门弄斧一翻.
一、关于读书人的定位;记得周作人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广义上讲,以为拿着书在看的人,皆或都是读书人,那么,有时,我也在看书,我也可以是读书人。”
二、关于读书的态度;我想二位古贤的方法,或许可以供我们后人学习或借鉴。一位是陶渊明,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回忆便欣然忘食。”另一位是陆游,他在教育儿子如何读书时,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恭行。”
三、读书的广度与深度;二位当代大师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个启迪,一位是鲁迅,大凡看过《鲁迅全集》的朋友,都可以感受到其短小精悍的魅力,但却又感觉到其力透纸背的深度,就可以知道先生读书的精深。另一位是吴晗,仅从他那本《燕山夜话》里,就可以看到,他所引用的典故,就可以知道他所读之书的广度。
四、读对人的影响力;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说得好:“存在决定意识。”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同一本书,一个人看了向前,一个人看了向后,一个人看了向左,一个人看了向右,还有一个人看了原地不动。”
五、书到底需读多少为好;这似乎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清楚的,那就是学以至用。因此,大凡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读破一本书,那也是一生受用了。宋朝有一位叫赵普的人,他竟能以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毕竟人的一生为时有限,不可能去读尽天下所有的书,但我们完全可以读通其中的一本书。
六、书与人类的关系;永远的朋友!
七、书对人类愿望:希望有所帮助,不希望被有所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