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的教学反思 |
今天我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了《沁园春 雪》一课。本来是只安排了自己班上的学生,后来因为时间冲突,丹也安排了她的初一年级的政治课在多媒体教室上,所以临时把她们班的学生也捎上了,一并上语文课。
总的感觉——没有上出我理想的状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对课件把握不熟练。当那些该提的问题都分析完了以后,继续往下展示课件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些问题都可以有条理地展示出来呢!问题主要是牵涉到四个方面:第一,词的上片是如何展现雪景的?第二,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持何种态度?第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不看今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第四,本文是如何进行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第五,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你看,这四个问题就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了。中间再穿插着讲一讲静景与动景交替,实景与虚景搭配的表达技巧,以及那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全篇文章的脉络就明晰透彻了。看来,备课的时候,对这个最基本的框架就要把握好!
二、 应该稍微留点空间对课文的词句理解和把握,虽然他们手头有书,但老师点出来的效果会更加深他们的印象。以这篇课文为例,如“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红装素裹”、“风骚”等词句。虽然他们手头有书,但我还是应该着重提示一下的。尤其今天有初一年级同学坐在教室中上课,而他们手头上是没有书的,我想,肯定有很多初一年级的同学还没有能够充分地理解这首词吧!
三、 读得不够。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我在整个课堂中间只有一种形式的朗读出现,那就是两个班的同学齐读。而在他们齐读的时候,甚至没有指导一下,读本课应该饱含怎样的语气来读。其实,我可以也让学生感悟这首词的情怀,然后让他们对比着两种不同的语气,让他们在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用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革命必胜的决心,对自己满怀的信心来读。可以采用两种语气对比读、个别读、分年级读、分男女生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
四、 时间没有把握好。在课间看幻灯片感受雪景的时候,我不应该留五分钟给他们的,而应该把这些时间节约下来,放到最后感悟《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这篇对比文章中去。经过两篇文章的对比,从而从表现内容、表达技巧、抒发的情感方面去更好地把握《沁园春 雪》中所展现的壮阔的雪景,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以及对革命、对自己高度的自信。而我今天这种安排,在课前,让同学们先看雪景去描述,由于问题难度较大,学生表现不够活跃,自然没有给这节课开个好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头没有开好,课就难以进入预定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了。
五、 上课的时候,我要杜绝一些不良的小动作。诸如双手曲肘在胸前交叉,将手掌缩到腋下这一动作就不好。
六、 课堂上应该安排学生互动的环节。我今天的课显然太过于平淡了,没有高潮,这样的课是不能吸引人的。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个错误呢?是时间没有把握好以及对课件不熟悉的原因。其实,我可以让学生在描述词的上片所写的景色的问题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专门留五分钟的时间给他们,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经过一个小小的高潮,对于下面的内容的学习和把握也会更有兴趣。
总的来说,课堂问题不能涉及太多,不能光提那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让课堂显得冗长而死板。课堂问题也不能提得太难,如果学生答不出来,课堂就如一潭死水,反而激不起智慧的火花。恰到好处的,应该是难易结合,重点突出,少而精湛。一篇课文不必面面俱到地去分析和肢解,而应有所侧重。上课也不要担心时间不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紧赶慢赶。即使完不成教学任务,下节课还可以再来嘛!但如果分析一个问题还是要分析透彻,不然就干脆不要涉及到这个问题。我想如果下次,让我再上《沁园春 雪》我会上得圆满一些。
当然也不能说我这一节课就上得一无是处,自己本身的素质必须要肯定,举手投足间干练自然。背景讲解部分对学生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词的主旨还是挺有帮助的。课堂条理基本清晰。问题的分晰也基本到位。
以后,我会注意,先把课堂的环节铭记于心:课件中要展示哪些教学步骤,牵涉哪些问题,哪些内容必须老师讲透,哪些问题必须学生合作探究,哪些问题可以一带而过……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qingniao |
Re:《沁园春 |
回复时间: |
2007.10.31 16:18 |
|
能如此反思自己的老师,真是值得人学习的一位好老师。
|
|
回复人: |
行舟 |
Re:《沁园春 雪》的教学反思 |
回复时间: |
2007.11.11 13:07 |
|
好老师
|
|
回复人: |
les |
Re:《沁园春 雪》的教学反思 |
回复时间: |
2007.11.27 13:12 |
|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 LESLIE CHAN
|
|
回复人: |
wyl王艳玲 |
Re:《沁园春 雪》的教学反思 |
回复时间: |
2008.11.17 20:12 |
|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