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南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余堂 收藏:6 回复:6 点击:2133 发表时间: 2007.12.19 14:39:50

寻找教育的诗意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寻找诗意,似乎非常困难。
  有人说,现在是发财的时代,机遇的时代,创新的时代,速成的时代,一夜成名的时代,两眼发黑的时代……但,不是诗意的时代。
  我相信——
  教育离不开诗意。
  诗意首先是一种心态。
  一位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对我说:“学生和课堂在我心中是最神圣的。每天,只要见到学生,只要走进课堂,我的心中就会有莫名的激情在涌动。我与教学,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意,课后有一种留恋。我对学生、对课堂总是充满感恩。”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令他非常敬畏,一是头上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目光如炬,心地澄澈,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的哲学家、思想家尚有如此心态,我们还没有研究透彻学生和课堂的老师,是不是也应该有一点敬畏心理,至少应该像这个老教师那样心存感激,因为,这是保持人性温暖的前提,更是追寻诗意的条件。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
  是的,现在这个社会,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紧张,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的感情也变得粗糙和僵硬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为人师表的教师也难以去寻找一种诗意的心态。
  我们也许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不记得是那位学者说过:“经常读书尤其是多而杂地读书就如同洗脸,能使我们更精神地去面对新的现实与问题。”以读书比洗脸,很有趣。读书人的精神境界与不读书的人确实难以类比,正如蓬头垢面者与神采飞扬者很难类比一样。我坚信,只有读书才能让人找到诗意。最近读了一本《野性的思维》,让我再一次感到,诗意的阅读是如此让人愉悦。
  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者,他的名著《野性的思维》专门研究了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他在书中说:“原始人对世界的反应不是幼稚无知和野蛮的,而是本能地独特地‘富有诗意’的,他生来就有‘诗性的智慧’,指导他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并且把这些反应变为隐喻、象征和神话等‘形而上学’的形式。”“神话,就是最初一些民族的文明史,这些先民都是地地道道的诗人。”“在先民们诗性的智慧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那种独特和永恒的人类特性——创造各种神话和以隐喻的方式使用语言,不是直接地对付这个世界,而是间接地通过其他手段,‘诗意地’对付这个世界。”
  先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如何恶劣完全可以想见,先民们的“诗意的智慧”却不能不令人惊讶。
  如果我们与先民去比生存环境,那简直是一种黑色幽默,但与先民们比诗意,我们却不能不汗颜。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诗意越来越淡薄了。
  教育可不可以来点诗意?刻板、单调、重复,是不是教育应有的面目?我们可不可以用寓言、游戏、隐喻、幽默来组织课堂,组织教学?
  有人总是说,现在当教师越来越难了,教学没有任何乐趣。
  当教师有没有乐趣?还是借用那位老教师的话来说吧:“当教师的乐趣在哪里?在于变化。每届学生是不同的。每次抛给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给你的反馈经常会有意外,这意外可能会带给你失落,也可能是惊喜。做人的工作和做产品不一样,产品是预知的,是事先设计好了的。课堂上也有预设,但学生会给你想像不到的反应,有不确定性,而这不确定性恰恰是喜欢追求新奇的人需要的东西。”
  以这种心态去面对教学,要发现教学的诗意,难吗?一点也不难。我们完全有能力创造诗意的课堂和诗意的教学。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在的学校管理太呆板,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把教师都管成了“算盘珠子”,老师们“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没有很多自由。要寻找教育的诗意,必须改革学校管理制度。
  人创造了制度,制度又反过来约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如果过分强调制度的作用,那么人在制度面前就没有地位,甚至会变成制度的奴隶。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
  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不深思,如何让管理更富有人情味和人文性。管理其实也可以有诗意。
  据说,以前,城市街道上的栏杆都很高,人们无法攀越——既然是栏杆,当然得把人拦住了。后来发现,高栏杆并没有减少危险。于是,英国人带头把栏杆高度降了下来,从一米六七,降到一米二三,再降到一米以下。到20世纪,人们有了一致的结论:城市马路上的栏杆,做到行人抬脚就能迈过的高度是最合适的——事故发生率最低。正像“只有充满人性的法律,才是最好的法律”一样,拦截人的栏杆已不再一味地拦截什么了,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告诫、提醒。“告诫”式的栏杆才是最完美、最安全、最可靠、最人性化的,才最符合人们设置栏杆的最初目的。栏杆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防范,一种形而上的道德标准。
  如果说高大的栏杆是一堵围墙,是严峻的法律,那么低矮的栏杆就是一道风景,一种诗意。
  为什么矮栏杆比高栏杆更科学,更符合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呢?学校管理应该可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学校的很多规定、很多章程、很多制度,看似定得很严,很有道理,其实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未必能达到制定者预想的效果。如果没有了人的自由创造,又怎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活力呢?
  所以说,教育的诗意在人的心中——用心去教学,用心去管理,就会有诗意。
  寻找诗意的钥匙,原来就挂在存在的墙上。当你找到这把钥匙时,墙壁就是门;当你找不到这把钥匙时,门也是墙。
  (《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著 商务印书馆 1987年出版)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胡杨蝶 Re:寻找教育的诗意 回复时间: 2007.12.24 12:43

    生活要有诗意,教学更要有诗意。因为我们生活的主阵地就是课堂。一个没有诗意的课堂,他培养出来的人也可想而知。没有诗意的人类不会进行创造,更不会构想。
  写得好,欣赏中------

------------------------
这世间,我愿意为你成为杯,但杯里必须有世人渴求的醇郁的酒。
这世间,静止的是时间,而我们在流逝,所以请让我全身心的投入生活吧!


回    复    

回复人: 只剩半口气 Re:寻找教育的诗意 回复时间: 2007.12.25 22:48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过于理想主义。在这发财的时代,机遇的时代,创新的时代,速成的时代,一夜成名的时代,两眼发黑的时代,不追求成绩,不追求那些数字和百分比,想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这一切显得那么可笑。但我固执地坚守着这份认真,也许我的知识面还不够广,也许我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我相信,教育的本质和文学的本质是相同的,是诗意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回    复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寻找教育的诗意 回复时间: 2007.12.28 07:04

    读过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印象很深!

回    复    

回复人: 颜心一质 Re:寻找教育的诗意 回复时间: 2007.12.28 13:12

    “教育的诗意在人的心中——用心去教学,用心去管理,就会有诗意。”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我是一位站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我也是一位怀揣着这样一种理想在教书的老师。但我也常常有孤掌难鸣之感,因为在我的身边,正如您所言,很难看到还怀揣有这一梦想的老师了。
  
  细细将您的文章读来,似乎又发觉这要是更能贴近一个教师的内心,而不是那么泛泛而谈也许更能启发人吧?不成熟的建议希望您海涵。
  

回    复    

回复人: 风刀幽明 Re:寻找教育的诗意 回复时间: 2007.12.29 14:32

    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寻找教育的诗意 回复时间: 2007.12.29 20:51

    “我与教学,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意,课后有一种留恋。我对学生、对课堂总是充满感恩。” 这位老教师的话对我很有启迪。我也是一名教师,有时也曾对自己的职业迷茫过,徘徊过,但最终还是理智的战胜了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度过了十几个春秋。今天拜读了你的这篇文章,更使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信心,我愿和你一起共同探讨教育的诗意。祝元旦快乐。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