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何军邑 收藏:2 回复:11 点击:2683 发表时间: 2008.02.10 15:04:33

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一粒麦子播向泥土,令四季充满希望;一种精神沁入心田,让生命灿烂奔放。马兆玉的长诗《面对一粒麦子》,以其昂扬的思想性、厚重的平民性和生动的艺术性,为我们奏响了一曲人神游牧的乐章,令人流连忘返,得鱼忘筌。
  
  我不是诗家和诗评者,也与马兆玉素未谋面,但是我相信,文品亦人品,文格即人格,它们彼此辉映从而激活诗的本根和质地。通过马兆玉那充满激情、尽显才华的咏唱,我分明感受到一颗火热真诚的心,在广袤的苍穹下喷薄,他俨然已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心灵朋友。
  
  近年来,兆玉一直活跃于西部诗坛。他的诗作以沉雄的西部和辽阔的饮马滩为背景,关注自然生存和人文历史,开阔大气、张力十足,淳朴厚重、绵长透骨。作品先后在《诗刊》、《星星》、《诗潮》、《诗歌报月刊》、《青春诗歌》、《诗林》、《诗选刊》、《飞天》、《绿洲》、《绿风》等三十多家报刊发表。并著有诗集《多情胡杨》和《辽阔的饮马滩》,其中以“辽阔的饮马滩”为代表的系列诗歌在省内外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深扎根西部漠野的兆玉,他的《面对一粒麦子》,让我想到一部反映农垦垦荒史,名为《绿潮》的电视记录片。农垦的前身是军垦,也就是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成立冒着枪林弹雨、转战南北的将士们,是他们在东方红亮之后,用握过钢枪的双手在戈壁滩头、大漠腹地,硬生生垦出一片又一片谷丰果香的绿洲。就是这些神奇、伟大的精神,为中国后来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能量与动力。而这一感天动地的壮举及其精神,让一个身为农垦人后生的他牢牢记住,并以感怀谢恩的笔触,饱含深情地抒唱对泥土、对谷物的无尽情思与优美追颂。
  
  面对一粒麦子,诗人的历史沉吟和旷古幽思,在对现实的关照和人文精神的映射下,纵横跌宕,收放自如,处处显现哲理渗透和神意倾诉的统一。 “面对一粒种子,我的愫怀是羽毛的,女性化的”。 诗人的心灵是纯净的,视野是大气的,精神是虔诚的,诗思是澎湃的。 “ 太阳风从一个村姑的早晨吹来/从炎帝苏醒的双手吹来”、“王,腰系兽皮的王。刀耕火种的王/ 大地心脏的王/ 他的王冠插有凤凰之翎/他独石一样孤立伟岸的身躯/平原会从他的四周向下塌陷/ 所有惊遁的星辰会为他让出浩瀚宇宙/他如龙似虎的脸上没有死亡。”诗人以其奔放神奇的想像、炽热敏锐的情感和壮丽清越的语言,挥毫落纸,抒情歌唱,撞击读者的心扉。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粮食是生命的靠山,它在繁荣和传承的长路上无声地留下了生生不息的行迹。诗人寄情于泥土,把爱以简约的笔触融入诗行,再将人们丰富辽远的想像带往更为深广的境域。他对能够哺育生命的麦子始终怀着万分崇敬:“ 与一颗种子相对,就是与整个世界相对” 、“麦子——不忍心将她放入香泥/ 只她一粒/ 我用双手捧着她/火苗、钻石坐在玛瑙的脸上/一座土筑的庭院,它是祖宗仅有的遗产?时间与阳光啃食同一根骨头。”通过诗意的泼墨浸染,对泥土亘古不变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意跃然纸上。诗人始终执着咏颂着一种精神,“ 面对一粒种子,面对更多种子的儿女/那些劳动中挥汗如雨的兄弟/他们自己就是一朵朵幸福无边的蓝百合/他们为幸福的终日劳作/汗水和歌唱让他们在地球的东部斜坡上/与黄河和已逝的黄河象厮守一条巨龙的传说”,“ 他们岩石般嘎嘎作响的骨骼/会使五谷成熟的摇曳/于狂草者沉若静水的禅悟中/看到了绝句的翩袂/和孔雀在瓷碗釉面上徐徐打开的丽屏/而那红绸系于腰间的红鼓/让山川鼎沸的回声/在纵横的沟壑之上照亮了一只山鹰之翅”,一种与麦子相关联的传承文明、自强不息、憧憬未来的人文精神和东方文化情怀,以其积极浪漫主义的饱满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
  
   浓郁淳朴的泥土情结和故乡之恋是《面对一粒麦子》的重要特色。对故土家园的咏唱,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主题。王粲有登楼之赋,庾信有乡关之叹,李白有静夜之思,崔颢有烟波之愁,周邦彦《点绛唇》:“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让人倍感无奈。所有这些,都发凄怆之辞,叹人生多艰,寄怀土之思,总有挥之不去的哀怨。而马兆玉的诗与之有本质的区别,其诗歌的基调是明亮的,它们清新、自然、朴实、豪放。面对扎根其中的泥土和人民,面对一粒养育生命的麦子,由衷发出“永恒之爱,就是我寄予泥土的全部生命”的炽烈挚爱之情。 “故乡世代柔软的炊烟”、“种子的儿女”、“那些劳动中挥汗如雨的兄弟”,还有那儿时司空见惯的屋顶,都是诗人热恋和笔下抒写的对象。对故土的深情歌唱,在兆玉的其他诗作中随处可见。“故乡的月光清柔如水/故乡的月光世代慈祥/五谷的色泽是大地与太阳恩赐给汗水的霓裳/穿着它往前走,美丽的秋天呵/能不能告诉我/一首民歌从孕育到诞生/需要耗去多少父精母血?”(《写在大地上思维片段》)“我的村庄更像一个/神态自若、面容安详的长者。他的左手握有神话/他的右手握有锄头;插在后腰的镰刀/让我看见了你的一弯月眉/或者,你在某个伤心岁月哭泣过的嘴唇……”(《水,我爱你》)“我是这片土地上惟一的一位诗人/一壶酒可让我在花丛中沉睡八百年之久”(《春天的三个段落》)。读兆玉这些饱含泥土气息的诗,仿佛饮一壶家乡自酿的老酒,甘醇净爽,韵味绵长,给人以不尽的回味和眷念。
  
   山峰耸立之前,必有高原隆起。《面对一粒麦子》是作者不断汲取养分、厚积薄发,进行诗歌创新的生动实践。布罗茨基说,他试图在每一首新作品中超越上一首作品。兆玉无疑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中国新诗经过了朦胧诗、后朦胧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和洗礼之后,诗人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一方面还在对城市化、经济全球化诸迹象犹豫不决,一方面实际上已斜躺于模仿化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兆玉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以熟悉的生活为创作源泉,高扬本土大旗,在诗歌艺术的主题、体裁、内容、语言、形式等方面孜孜不倦进行创新。这首诗就是他诗歌创新的有力见证。
  
   《面对一粒麦子》在创作手法上,更多地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和象征等手法,汪洋恣肆,天马行空,想像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给这首诗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 他奔驰体外的心/号召亿万马匹,像金风吹拂五谷一样”,“ 弯曲的河水是欢快的/燎亮的八万里喉咙/持续的、只是一种色彩的唱词”,“ 种子无语/一把盐自天女纤娟的指缝滑落下来”,无一不是浪漫而大胆的创造,诗人的感情象江涛海浪,奔流澎湃,又象白云从空,舒卷变幻。
  
   在意象营造上,诗人的选物很有代表性,切入巧妙,给选取的意象注入他的哲理思考,诗歌意象更具有包容性,感情也更为充沛奔放。他的诗歌意象非常普通,村庄、河水、斜坡、岩石、五谷、油菜、风筝、槐树、家狗、月亮、油灯、白杨林、蓝百合,就是这样平常的景物,兆玉却做出了诗味浓郁的诗歌大餐,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艺术功底。
  
   在语言驾驭上,一方面,表现为铅华洗尽的平易朴素和激越清朗的流畅生动,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善于融情于景,为情造文,使诗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相互映衬而融合为一,忠实地记录作者在特定环境中勃发的真情实感,流动着内在情感的韵律美。随着感情的起伏,想象的飞驰,很自然地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如:“白云为帆,海洋不远/海洋就在身边/远山是岛屿。村庄是岛屿/我是岛屿。排天的金色浪潮扑打着/而那个穿越浪谷,波峰上一路奔跑/一身红裙子的女孩/大地在她成为母亲之前,或之后/会让鲜花珍珠昼夜陪伴她的微笑”、“泥土合上经卷/诗歌咏颂香风”,等等。
  
   在艺术感染上,善于把视觉、听觉和其它感官协调起来,舒缓明朗,细腻生动,渲染出一种如歌如画的唯美境界。“翠鸟衔一领丝绸在精美陶器上擦拭尘埃/那里,谷叶的图案与神谕的会心之笑”、“ 河流的长笛上/吹响了故乡的倒影/也吹响了博爱无疆的版图”,有线条和色彩的舞蹈,有音符和旋律的激荡,无一不给人以无穷的美学享受。诗人还有意无意间将母系文化、石器文化、农耕文化、彩陶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的元素通过诗意的勾勒融入诗行,体现了一个优秀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广阔的情怀,我认为这是一个诗人举重若轻的真本事。
  
   作为一名读者,我也觉得《面对一粒麦子》这首长诗,诗人给我们的想像寄予的期望甚高,作者流于主观的隐喻感受和语词搭配难免让读诗的人不知所从。但诗歌作为纯个体的创造性艺术活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是这样微妙而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依然非常喜欢这首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诗作。
  
  岁月如风,生命如歌。播下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我们便拥有了明天。我深信,在今后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兆玉会走得更远,也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诗歌作品。2008.02.10
  

------------------------
何军邑的网站:http://hejunyi.chinavalue.net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胡杨论剑]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岁月如风 回复时间: 2008.02.11 00:33

    赞赏 当荐之!
  

回    复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回复时间: 2008.02.11 09:00

    烦请君邑兄弟将作者原作发上来,大家分享。

回    复    

回复人: 柳叶轻情 Re: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回复时间: 2008.02.11 10:39

    快发之,让我看之~~
  忽忽~~~

回    复    

回复人: 何军邑 Re: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回复时间: 2008.02.11 13:10

    面对一粒麦子
  
   文/马兆玉
  
  
   肃穆中的敬畏带着朝向她飘拂的柳丝
   我心中
   一切心中,抱有红泥火盆?!
  
   水
   光明的谷草
   灯芯绒的梦语,以及
   青丝缠绵的安详裸乳
   太阳风从一个村姑的早晨吹来
   从炎帝苏醒的双手吹来。把大地当作新婚之床
   把鸟语洗净的人群交给含香的季节
   由此
   春花秋实的道路上,抒情诗歌
   在嘴唇与河流间开始了动人的穿行
  
   面对一粒种子,我的愫怀是羽毛的,纯女性化的
   水罐停在傍晚。水罐停在月色中
   禾叶的窸窣声,无比亲切
   渗入肌肤,渗入骨髓
  
   因她
   那些
   长久的浮动会为思想穿上一款托地长裙
   ……微笑取来红果子容颜
   容颜沾有小蜜蜂采自花蕊的蜜
   蜜在太阳的圣坛上波散梦寐的幸福
   这是人类最高尚的虚拟之美
   她让鲜活、明媚的贞操颂读万象透明的心身
   她让种子在高脚杯倾斜的黄昏
   看见了群鸟飘向纯情之夜的入口
  
   我是被她带到原野上的
   原野上,雨水的语气很轻
   雨水的语义从萌动的春天牵出一头发情的母牛
   节令湿润
   民谣农谚披着青草,戴着花冠
   燕子唧唧。布谷声声
   这是鱼从水中透视的景象
   蝴蝶栖于丰乳
   一地油菜美丽无言
  
   种子——我不忍心将她放入香泥
   只她一粒
   我用双手捧着她
   火苗、钻石坐在玛瑙的脸上
   一座土筑的庭院,它是祖宗仅有的遗产?
   时间与阳光啃食同一根骨头
  
   ……秋雁落叶磨利的镰刀挂在墙上
   豁口陶罐
   系有草绳的水缸
   它们的宁静能听出岁月的脚步
   ……朱红色日珥在日晷的梦中陡峭一种仰望
   黑暗子宫
   流浪途中
   村庄在石头里翻转身子
   云,荡过泥土
   一些苦难表情,红豆眼中分娩众多哀伤……
  
   一粒种子
   她本身就是一种神话
   一种孕育和给天空描述真实憧憬的神话
   一种土地在世纪中不断得到慰藉不断感动的神话
  
   面对一粒种子
   农夫含笑的皱纹
   一半是醋,另一半是润心的甜果浆
   入夜,温柔的猫来到井台上
   温柔的猫是夜温柔的缩体?习习原野风
   像另一只温柔的猫,它用
   舌头、嘴巴
   脖颈、肩胛
   音乐般表达柔软的亲昵
   月亮的镜子,照着它们
   也照着麦地上款款滑过的一只夜莺
  
   与一颗种子相对,就是与整个世界相对
   世界在很久很久以前是王的世界
   王,是从山洞树木上走向平原的
   由于种子的发现
   王,腰系兽皮的王。刀耕火种的王
   大地心脏的王
   他的王冠插有凤凰之翎
   他独石一样孤立伟岸的身躯
   平原会从他的四周向下塌陷
   所有惊遁的星辰会为他让出浩瀚宇宙
   他如龙似虎的脸上没有死亡。他奔驰体外的心
   号召亿万马匹,像金风吹拂五谷一样
   月色、阳光
   转瞬,变成天威吹卷的烟尘
   我相信这雄性实足的壮观
   如同相信躬耕的皇帝
   用微笑和皇恩
   爱抚种子的同时
   促使血统、世系
   在原野上不断演义旺盛的生育力
  
   旭日推开白昼之门
   同心爱的种子,一起步入清晨
   清晨,红罂粟的颤动含着露水
   红罂粟的颤动会使呼吸看见一片爽红的桃林
   地平线是欢快的。弯曲的河水是欢快的
   燎亮的八万里喉咙
   持续的、只是一种色彩的唱词。鸽子飞过村庄
   鸽子飞过白杨林。鸽子飞过无垠的麦地
   鸽子是一群飞翔的雪山之雪
  
   揣着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揣着人间
   葡萄的低语在空气和藤蔓里拔捻一架红木古琴
   这是铜镜一再解读的内秀与隽永
   翠鸟衔一领丝绸在精美陶器上擦拭尘埃
   那里,谷叶的图案与神谕的会心之笑
   丝丝缕缕
   姿意袅娜,放升无数曼舞的云纹
   淳朴无以修饰
   民风乡情无以修饰的
   故乡世代柔软的炊烟
   百家姓、屋顶与我一再走失缠绵的魂魄
  
   与这粒种相拥而眠
   石英的肚脐是透明的
   乳香漂泊的长路上,一滴母性之血的召唤
   会使健美的鹿群在明媚栅栏内
   忘记落落大方的草野
   晨雾弥漫,鹿鸣声声
   没有定位,像四处忽闪的鸟语
   掌心、笑靥,为丰收抱定一坛醉人的琼浆
   一双感情丰富的手
   河流的长笛上
   吹响了故乡的倒影
   也吹响了博爱无疆的版图
  
   太多的记忆说不完,道不尽
   这是种子压于心头的另一块难舍之肉
   太阳月亮噙着光芒的泉水
   家狗眼中,蹲在老树上的乌鸦是一些陈年木炭
   土丘下,农神沉睡
   土丘如瘪乳
   前面,没有塑像
   没有墓碑
   过路的狐狸会在他的头顶撒尿……
   巨大的平静一直平静着整个山坡的表情
   巨大的伤痛里火烧云烧红了高风吹透的秋天
  
   揣着种子坐在秋天的心脏
   菊花开了
   开放的菊花是太阳的最后一座花园
   走过独木桥的人,我会用心去抚慰她憔悴的脸
   我和种子把脸转向远方
   远方,或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森林,远方的森林
   能不能用一个冬天的时间打造一架运回春天的马车
   那旋转的光芒的轮辐
   会不会让期待在血液和烈酒里轰轰作响
   会不会让石塔之吻将一座寺院还于六根
   但愿如此:
   钟鸣、公鸡、锄头、辘辘
   槐树、天井、飞檐、绿衣蛙的眼睛、红蜻蜓的翅
   菊丝扯长的金线上
   让这一切
   成为最先苏醒春天的花风筝
  
   种子无语
   一把盐自天女纤娟的指缝滑落下来
   母语竖起衣领
   覆水之冰冻结一只木桶
   隔夜
   又一场瑞雪的抵临将年迈的预言者
   活埋在预言深处
  
   美丽没有过错
   即使有——那也是美不可言的
   雾淞为种子穿上棉衣。世界晶莹剔透
   悬浮的红灯是自己的新年
   童子在画中抱着大鲤鱼,白胖夸张的身体
   与莲藕要在年关里
   说
   喜气富贵是挂在门头的同心结
   说
   心是开在夜空的银花火树
  
   一粒种子,自始至终都是温暖的
   温暖的色泽对四野自述一座爱情之城
   夏天,夏天其实就在身边
   夏天其实就在眼前。我捧着一粒一直不曾入土的种子
   我的思想没有回程车票
   我的思想与种子的思想无法终止无限的漫游
  
   白云为帆,海洋不远
   海洋就在身边
   远山是岛屿。村庄是岛屿
   我是岛屿。排天的金色浪潮扑打着
   而那个穿越浪谷,波峰上一路奔跑
   一身红裙子的女孩
   大地在她成为母亲之前,或之后
   会让鲜花珍珠昼夜陪伴她的微笑
  
   泥土合上经卷
   诗歌咏颂香风
   而我:作为种子的后裔和子孙
   永恒之爱,就是我寄予泥土的全部生命
   也就是帕斯所说的:
   “具有石头之心的石头!”
  
   面对一粒种子,面对更多种子的儿女
   劳动中挥汗如雨的兄弟
   他们自己就是一朵朵幸福无边的蓝百合
   他们为幸福的终日劳作
   汗水和歌唱让他们在地球的东部斜坡上
   与黄河和已逝的黄河象厮守一条巨龙的传说
   他们的肤色是大地的肤色
   他们闪烁的背峰上
   山丹花和火玫瑰是身体里举出的火焰
   他们岩石般嘎嘎作响的骨骼
   会使五谷成熟的摇曳
   于狂草者沉若静水的禅悟中
   看到了绝句的翩袂
   和孔雀在瓷碗釉面上徐徐打开的丽屏
   而那红绸系于腰间的红鼓
   让山川鼎沸的回声
   在纵横的沟壑之上照亮了一只山鹰之翅
  

------------------------
何军邑的网站:http://hejunyi.chinavalue.net

回    复    

回复人: 残文 Re: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回复时间: 2008.02.12 00:36

    好诗就应该有好评。一位诗友说,正如好马就该配好鞍。初初一听,似乎也很形象,但细细想来,这样说不仅有失单薄,更失准确。应该是好马还需识马的伯乐。像兆玉这么难得一见的好诗,被慧眼识珠的军邑这么精辟、衷肯地评点之后,让人心悦诚服地更深、更透地理解、享受到艺术精品的滋味。这样的好事,实在是应该多多益善!

回    复    

回复人: 晴雨西子 Re: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回复时间: 2008.02.12 20:00

    兆玉一定抽了一袋旱烟,然后面向故乡的土地,嗑出了这样一首
  饱含西北泥土气息的长诗,呵呵。西子想象中的诗人形象,不知道是否?
  
  诗歌与评论相得益彰。:)
  

回    复    

回复人: 马兆玉 Re:岁月如风 回复时间: 2008.02.12 21:19

    长期以来,一直以一种敬畏的姿态写作。尽管每首诗的诞生曾为我带来过泪水和内在的闪电,可当我从那通体透明的激动里慢慢沉静下来,无边的沉默又将我带入一个更为庞大的空寂之中,它让我再一次孤单的、苍茫的、开始了另一次不由自主的漫游。我不知道、也无从说清这是甚么原故。与卑微的野草相握,与无人问津的碎石交心。云穿过夕阳的鸟巢,那些如雾如岚的流逸,它们最初的出处,是一粒陈年的花籽,还是一颗娟坐掌心的麦种?这种心灵的流浪是心甘情愿的。我不愿途中一掬醒脑的雪水,迫使出窍的灵魂硬生生逼回到肉体之内……
  我的出生地是在黄河上游一个小村庄。黄土一样昼夜不息的黄河水养大我的童年,她让我牢牢记住了甚么是最赤裸的贫脊,甚么是最梦想的幸福。当我矮小的身影凝滞于欠收的谷仓边,母亲心酸的眼神与沉静的黑釉面水缸,让日子在月亮的悬镜里,过早的看到了爬上我幼小额头的皱纹……
  在这个世界上,父精母血是赐予我们命脉的至高无上的宗教。而给予我们力量和智慧的粮食她是我们毕生崇敬的圣物。她们都是我们幸福的依附与源泉。
  泥土的可亲可敬不可置凝。与其互换呼吸、互换心跳、互换通体肤色;那些生于斯、死于斯的人们,来来去去、轮轮回回,只为证明根和爱的固执与顽性。秉烛俯背,大礼折嗑,双手将铜樽举过头顶,再把酒横洒于地。这无语的敬祭里,高阔天宇之下立满了群山的纪念碑。
  以心品味穿骨之风,金木水火土、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五行八卦的映射照亮大地上一个又一个顶门立户的情种。
  泱泱之土,汤汤之水。无须问命:情为何物。无须问命:爱为何物。只要用血和汗水染过,这就够了。
  回首与眺望里:帝王将象沦为烟尘。稻黍稷麦菽、马牛羊豕犬鸡,赋予人子的蜜汁之笑,赤鹰之下,笑红了绵绵万里的东方斜坡。
  
  ■敬谢军邑对该诗作的诠释与解读!道声:您辛苦了!

回    复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岁月如风 生命如歌——读青年诗人马兆玉的《面对一粒麦子》随想 回复时间: 2008.02.13 23:14

    2008的新气象!

回    复    

回复人: 顶尖高手呵宝 Re:岁月如风 回复时间: 2008.02.14 10:45

    好长的诗

回    复    

回复人: 江南鬼火 Re:岁月如风 回复时间: 2008.02.21 22:45

    赏了!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岁月如风 回复时间: 2008.02.23 20:07

    写诗的人写得好,品诗的人品得更精彩。如果没有军邑的点评,我们也就对这首诗的内涵品味不了那么深。感谢品诗人,也感谢这位西部诗人给我们带来的佳作。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