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姜辛 收藏:6 回复:6 点击:2640 发表时间: 2003.11.08 13:46:05

十三个瞬间


   身后是流逝的2003年。无论如何,我得承认这是一个非常的年度。尽管如此,我能够挽住的,也不过是如此这般的一些瞬间而已。我所思所想的,似乎与那些重大事件无关。我不知道我活在何时、何处,只知道,曾经有过片刻的轻盈,让我忘却了方向和重量。
  ——而那些瞬间,既不是幸福,也不是哀伤。
  
  (一)轻与重
  忽然一下明白“轻”的含义了。
  轻在丢开一切的愿望产生的刹那产生,在这个愿望理所当然地幻灭的瞬间退去。
  情就是重,它灌注于人的身心,象铅一样沉。
  我一直用悲观和逃避来替代“轻”这个词,原来,很难说那是悲观或逃避,那是对轻的渴望。
  一个人是轻,两个人是重。轻会让人无所依托,重会让人疲惫不堪。
  轻是偶然,而重是常态。
  
  (二)软弱与坚强
  我感受到了自己全部的软弱,并且知道这种软弱并不来源于痛苦,而是疲倦。我在想,世上最艰难的忍受并非痛苦,而是疲倦。疲倦,是深深的自弃,是困惑之后的无争。
  在人的头脑里有两种意志:软弱和坚强。我解析过软弱,但对坚强还没有明晰地理解。
  坚强,应该就是坚持自己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人远离软弱。但是坚强不可能是一种盲目的坚持,冲动之下所做的选择中的人是不可能坚持自己的。所以坚强里,一定有一种非常强的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他辨别是非,使他能够排除艰难险阻。
  坚强这个词远离另一些词:懵懂,暧昧,朦胧,晕眩,直觉。
  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挣脱媚俗的力量的牵引,而软弱时会渴望投靠这种力量。
  
  (三)反叛和顺从。
  真正的反叛并不是反叛,而只是一次前进。因为这一次前进被传统的力量强烈地制约着,所以它才表现出一种反叛的姿态。
  反叛的目的并不是反叛。为了反叛而反叛并非真正的反叛。
  真正的反叛是顺从心灵的旨意,在上帝指引的道路上前行。
  所以反叛并非反叛,反叛的实质是顺从。
  反叛和顺从都常常在生活中表达着完全相反的意思,那是因为,人常常忘记自己应该顺从和反叛的是谁,是什么。
  
  (四)情理
  中国社会的事情,大多合情,而并不合理。中国人也是如此,所谓面子与人情,将人变得虚伪之极,成为非理性的人,甚至是非我的、反自我的人——没有个性,也不能表达真实的感情。
  今早偶然间读到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文中老侠说的许多话使我有茅塞顿开之感,且从侧面印证了我的上述想法。
  老侠还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社会从来都不把人当人看,每个人也不习惯把自己当人看,是一个没有个体尊严和起码的人道精神的社会。此言我深以为是。其中还提到关于苏联极权统治的反人性本质,让我震惊。直到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这种反人性的体制的余孽,虽然今天的社会已经大大开放和自由化了。历史的余波的影响起码要延续到当时直接受害者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只是我没有想到,关于这一点的严重性,已有定论,且名曰“反人性”。
  
  (五)适配性
  这个词进入我脑海的时候,我已经认可了一些背景和前提,那就是,有些东西在当下是无法也无力改变的。比如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情结。在这种特定文化和宗教情结下,解决和处理政治经济问题的方式就必须考虑到“适配性”,否则,行动的效用就会在抵触的力量中被弱化甚至消解掉。举例来说,“非暴力不合作”是适合印度的,可是拿到中国来就完全行不通。
  
  (六)悖论
  关于“悖论”,我曾经想过很多,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关键词。比如说,人期求某种快乐和满足,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去奋力争取,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已经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那么最后,他得到的还会是快乐和满足吗?
  这是一对悖论:初衷与结果。
  生活中还常常看见这样的事例,母亲疼爱儿女,疏于管教或过于严厉,其结果可能是造就两种类型的儿女,一种软弱无能,一种乖戾压抑。这种爱之下的儿女,都不会是快乐的,也很难会感激自己的母亲,生出的反而可能是怨是恨。
  这也是悖论:意愿和行动、施者所施与受者所受,它们可能彼此都并不相适应,更非同一种东西。
  
  (七)戏剧表现与生活表现
  戏剧中是这样表现惊惶的,一个杯子掉到地上。而生活中,可能只是眼里的一刹光流过,或者是心里的一咯噔。
  戏剧中的相思是这样的,久久地凝望一个开阔的地方,面上的表情单纯而眼神复杂。而现实中的相思可以是不露任何痕迹的。也许就是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坐车时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车窗外的时候,或者是,做家务的时候,买东西的时候,甚至是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
  戏剧中总会有一个单独的空间盛放一个单独的心情,而现实中往往没有这样一个单独的空间。几乎所有的空间都具有交叉性,一个人很难将自己的心情从人群中独立出来。哪怕这个人群仅仅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两个人。
  
  (八)公共道德与自律
  法律能提升公共道德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来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落后地区对法律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下的人所犯罪行。随便搜索了一下南方网,一下子发现了许多关于强奸的社会新闻及案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地区发生的,犯罪者可能就根本不知道他的行为所将背负的法律责任。据南方网《12岁女孩遭三人强奸产下女婴能否得到精神赔偿》(2003-04-0608:15:10)报道,重庆某乡村一个12岁的五年级女生产下一婴,系被同村三人强奸。其中一人是她的堂伯父,50岁,以为她换药为名强奸了她。另外两个是同村的老人,一个70岁,一个73岁,用几元钱骗奸了这个不懂事也不相信自己生下孩子的女孩。另据南方网《七十老父持刀强奸内弟媳,“无限防卫”赦了杀父者》(2003-4-1814:38:10),也是农村的高龄老人,他对自己的二儿媳犯下了强奸罪并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他的大儿子在“无限防卫”的情况下杀死了他并因此而获赦。
  另外一种情况,受过高等教育者同样成为犯罪者,而这种案例并无多少偶然和突发性因素,完全是不良的社会影响所致的道德败坏。据南方网《22岁大学生丧失人性强奸未遂掐死7岁堂妹》(2003-04-1816:48:13)报道,安溪县湖头镇一名毕业于福建某大学法律系的22岁男青年,因观看黄色影碟而兽性大发,欲强奸年仅7岁的堂妹,后怕罪行败露又将堂妹扼杀。
  第三种情况,在突发状态下,情绪极为激动处于歇斯底里情况下爆发的犯罪案情。据南方网《争执中动刀女大学生将男友“送”上黄泉路》(2003-03-3102:30:56)报道,两个感情不错的大学生恋人突发争吵,女大学生抽刀刺向男友胸部,导致男友死亡。事后的采访,几乎所有人都对此事表示意外,因为两天前两人还很亲密,而且两人性格都内向温和,无论如何不象是杀人犯。
  思考:一个正在正常生活当中的人,离强奸犯、杀人犯有多远的(道德、心理)距离?
  我想,对于第一种情况下的人来说,法律有可能提升公共道德,形成一种对犯罪的抑制机制。如果这些罪犯知道会负这样的法律责任,也许会止步,起码会收敛吧。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第一个案例里12岁女孩由于未满14岁,所以无论她当时自愿与否,都会被法律视为强奸。可是,如果她超过14岁了呢?这个问题的关注焦点会由强奸移到未婚母亲。如果她的年龄再大一点,相信这个案例很可能不成其为一个案例,受害者只会成为道德缺席情况下的隐性受害人。
  显然,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来说,法律在提升公共道德这个问题上都是无能为力的。减少此类情况下的犯罪的可能途径只能是道德自律与情绪自控。
  
  (九)媒体现实与生活现实
  媒体现实是没有操守的,而生活现实的最优异的操守就是诚实——其反映的真实往往令人发指。
  昨天爸从隔离地打电话来,说他已经隔离四天。我问管伙食吗?他说不管,他自己在吃方便面。
  但是电视上报道的隔离情况,好象都是政府提供免费伙食,隔离人员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都对政府表示满意。记起来了,那个报道是报道某个大学的,大学生比较容易闹事,政府当然不能不对他们悠着点儿。民工呢?农民呢?他们老实,一般来说都是可以任人宰割的。
  不知道底下农村的情况如何,还记得有一个报道说某地要将一个老人院辟为一个隔离地,结果当地人合起来将老人院砸了。还有广东一个医院的非典疑似病例从医院逃了出去,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样的恐惧。也许有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而在媒体中是不可能看到任何真相的。我听到过一种谣言,是老百姓中间传的,如果得了非典,会被弄死,以免他们再传染别人。可想而知,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即使知道自己患了非典或可能患有非典也是不会到医院就医的,而会自己躲起来。我曾认为这种想法过于愚昧,但是这恰恰反映了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种警惕和不信任。
  看看主流媒体的报道吧,医生一下子成了英雄,人们似乎忘了和平时期的医患关系一向是如何紧张和不平等。是生死关头,人的良知一下子被唤起来了吗?还是媒体的报道过于夸大和煽情?
  非典时期的媚俗表演是惊人的,据称,五月举办的“北京,五月的我们”主题诗歌征文,仅歌颂医护人员抗击非典的诗歌就达一万多首。这种热烈的行径让我想起热烈的对面——冷漠。随手在网上摘录千龙网上的一页新闻标题:
  南京妙龄少女跳玄武湖自杀围观者无一施援手02-26
  刑警劫匪街头对峙数百群众匆忙让路一旁看热闹12-23
  八岁男孩溺死兰江十个大男人围观无人相救11-27
  摄影师奋勇捉贼围观者冷嘲热讽说"狗捉耗子"10-29
  夫妻当街对骂表演丑剧众行人观战竟起哄捧场09-20
  数百人围观受害人逃逸英雄独斗歹徒身心滴血09-20
  见义勇为者为救人死不见尸拷问被救者冷漠人性11-27
  湖北热血英雄负重伤冷漠公安局拖赖手术费(图)10-28
  两女生受困卧室三十小时拨数十电话竟无人救援10-25
  眼见同伴淹死还掩盖真相六孩子冷漠无情成被告10-15
  妙龄女昏倒街头无人施救医院也上演"冷漠剧"10-09
  四少年搏浪救人数百成年人冷眼旁观小英雄心寒09-10
  媚俗者的热烈程度和其背后的冷漠是成正比的。
  人们会表现自己的善良并且对善良表现出热烈的回应,但是这和他本身是否善良,是否能在现实中付出这种善意善举完全是两回事。这就是媚俗,媚俗是一种表演,它是专门面向大众的眼球,做给大多数人看的。它既不发自内心,也就并不代表真诚。
  “天津市文联和今晚报社迅速组织力量,夜以继日地对稿件进行修改和编辑,并进行整体设计,只用了一周时间,一部精美的诗集便得以面世”。这种惊人的速度也让我想到另外一些事,某人的上诉信访多少年的冤假错案才在一生都快走到尽头之后被查实平反,等等。
  我们所面对的此现实与彼现实是如此迥异,而我们仍试图从中剔出真实。
  
  (十)科班气
  我有时有这样一种感觉: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些人一举手一投足,就不由想到另外一群人,总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原本,似曾相识是一种很美好很微妙的感觉。但我上面所说的这种似曾相识并无这种美好而微妙之感,反而有种令人不快的东西在里面。
  想想几个世纪以前,人们用的任何东西都是匠人一个一个手工打造。而今天,什么都是流水线生产,一个东西的成型可能经过了许多人许多道工序。创造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被稀释了,少得可怜,也可能根本就没有。
  而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最令人担心的是人的复制,思想的复制。上面我所说的似曾相识里,就存在人的复制——表情的复制,姿势的复制,笑容的复制。当一切都变成模式化的、职业化的,虽然完美而精致,但却象极了木偶——我无法从木偶意会到双方交流的愉悦。
  再说科班气,思想的复制的表现之一种。但那思想不是真思想,真思想都是带有原创意味的,即使那所思想的内容已经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积淀的果实之一种,真思想者还是要经过一个自我认知和体验的过程,方会真正认同和理解(也即“形成”)该思想。而思想的复制便不具备此特点,表达思想的语言可以复制,而真思想的精髓,对真思想的理解,是难以复制的。
  科班气,复制的就是思想的躯壳——表达思想的语言,而不是思想本身。
  
  (十一)仰望
  所有存在的一切都似乎处在一种蜇伏的状态中,然后突然有一种存在跃起,引起了你的注意。这种存在,可能就只是由某一个特别的词牵动的一个小世界。
  “仰望”,人正是通过这个谦卑而虔诚的姿态和彼岸、和远方、和高处的天空有了联系。
  一个骄傲的人虽然常常是昂着头的,但那昂头的姿势与“仰望”完全不同。“仰望”试图通向遥远的未知,通向未被发现和有待求证的真理。然而“骄傲”认为自己知道的已经足够多且拒绝知道更多。
  仰望面向未知,骄傲自满于已知。
  
  (十二)人文精神与关怀
  关于人文精神,如果,一定要让我用一个词作为中心词来谈它,我觉得,应该是“关怀”;如果,一定要让我为这关怀指出一个方向的话,我觉得,它既要是向外的,也要是向内的。
  再进一步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怀,因为我你他,我们在一起,谁也不能遗世而独立。因此,关怀他人,就是关怀自己。关怀自己的一部分,就是关怀他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文精神,它昭示我们的,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不仅仅是生活的现状,还有生活的理想;对于另一部分来说,则不仅仅是生活的理想,更是生活的现状。我们的关怀,更需要游走在这二者之间,不可以偏废,亦不可以疏离。
  我想,我现在属于第二种人:对我来说,我更需要向生活的现状偏移一些,因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我不想以此作为隔世的原因。
  坚持了许多年,我终于发现,我应该怀疑一下自己的理想主义,并且动摇一下它的根基。这样,并不是要拔掉这个根,而是要让它扎得更牢,更有力。我把这个怀疑,也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关怀。
  顺便辨析一下“尊重”和“关怀”两个词——
  尊重常常归结到要求上,我们需要他人的尊重,但这种需要常常是得不到满足的,所以这样内在的需要会不自觉地变成向外的要求。而要求,比起需要来,是更不容易得到满足的。
  而关怀,当我们在关怀着一个人的时候,就一定会体会到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很多,比如爱,比如温暖,比如安慰,比如理解,比如——尊重。
  我不是说孰高孰低,而也许,走完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比绕一段路更容易。很多时候,那段路还非绕不可。不绕不足以看够风景,不绕不足以平心静气。所以,我们还是绕绕远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先给出别人想要的。关怀,谁都需要,谁都不会拒绝。
  而尊重,当我们特为有此要求的时候,往往是在它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只是想要挽回。而挽回,总是有些乏力的。
  所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我们的生命,从“关怀”开始,就一定会路经“尊重”。
  
  (十三)力量
  它来自于哪里是颇为奇怪的。这无形之物,并不左右我们的呼吸,却左右呼吸的轻重,左右这呼吸是否能继续。
  在那些我感到无力的时刻,我在想,究竟是什么抽走了我的力量,究竟它去了哪里。无力,是一次停滞不前,但却既不是彷徨,也不是犹疑,而是一种虚脱的状态——仿佛被梦靥住了。而如果,我失去了力量是因为挫败感的话,那么,我的挫败感,也并不来自于我没有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一个人,而是,我没有坚持做自己并且觉得无法坚持。
  
  ——摘自我的《写作日记(2003年)》


文坛.世事杂谈收录 原创[文.世事杂谈]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yaoyaoo Re:十三个瞬间 回复时间: 2003.11.08 22:26

    十二个永不......

回    复    

回复人: 风起云落时 Re:十三个瞬间 回复时间: 2003.11.09 17:28

    现实在你的思考中似乎有点悲观,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种现实

回    复    

回复人: 千面弄影 Re:十三个瞬间 回复时间: 2003.11.10 20:32

    我失去了力量是因为挫败感的话,那么,我的挫败感,也并不来自于我没有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一个人,而是,我没有坚持做自己并且觉得无法坚持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十三个瞬间 回复时间: 2003.11.11 01:24

    TO 贝贝:
  
   其实《十三个瞬间》并不是最近写的,是今年日记里的一些东西,整理出来的。而且我是特为剔除了比较具体而感性的一些成分,抽剥成这样一个抽象而理性的东西。你一定奇怪这是为什么。
   你对于家庭和你自我所信奉的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性的描述,几乎也就是我一直以来的生活现实。只是,可能我所面对的现实,家庭只是作为对象之一站在我的内心世界的对面,其他还有许多,比如——爱情。
   我在我的文字中梳理得比较多的是后者。而对于家庭,我一向避讳去用文字触碰得更多,因为每当我试图那样做的时候,我就会感到自己的失败——文字的失败。似乎我的力量仍然不足以很清楚地表述出我所感受到的一切。

回    复    

回复人: 蓝儿 Re:十三个瞬间 回复时间: 2003.11.12 22:12

    很理性的作品,我欣赏。

回    复    

回复人: dd512583 Re:十三个瞬间 回复时间: 2003.11.13 22:49

    藏之~

------------------------
一朵深夜里盛开得黑玫瑰,她的职业是流浪,她的爱好是释放热情,她的梦想是找到一个属于她得天堂。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