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贴图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damolvzhou 收藏:1 回复:10 点击:4714 发表时间: 2010.12.13 23:44:32

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给我一个理由
  
  
  
  ----一个贫困地区远程研修班班主任的真实感受
  
  
  
  其实,走进这个初冬,我一直很期待一场雪。一场让我眼前的一切,都可以银装素裹起来的雪。这样的期待,并不是欣喜于雪花翻飞的诗情,更不是惊艳于天地一色的壮景。而是,要这精灵一般的花朵,掩盖住这片我生活着的土地,掩盖住满目的萧瑟与荒凉,掩盖住脚步下的沉重与无奈。我很清楚,正是在这苍苍茫茫、如怒如聚的峰峦之中,散落着无数个村庄,也散落着无数个学校。当然,也散落着我们三期小学英语一班的六十个学员。我也很清楚,他们若一棵棵坚韧而顽强的树,挺立在用黄土做成的家园,披星戴月,栉风沐雨,铸就会宁教育的铮铮铁骨与气节之魂。然而,自从勉为其难地做了研修班的班主任,用一根根网线搭建起,这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班级。一个多月过去了,和他们在一起的交流、合作、相识、相知,一时间感触良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天斗胆借着《主编心语》这个版块,写下这篇《给我一个理由》,以泻自己心中的块垒。
  
  给我一个付出的理由。我班的学员大多都在村小学,就是那种僻远而孤寂的小山村,飘着一杆五星红旗的地方。他们面对的学生,有的没有袜子,布鞋上破了好几个洞;有的还背着用碎花布片连缀而成的书包;有的穿着救济而来、略显宽大的旧衣服;有的没有文具盒,上学放学就攥着那支仅有的铅笔…….,有一个学员在签到时,写道,“班里的一个男孩因为太馋,在捡别的孩子吃过的零食,作为班主任,心揪的难受,可又无能为力。”尤其是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放学后要倒猪食,给牲口铡草,帮爷爷奶奶做饭。一年四季见不上几回爹娘的面,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更别说得到情感的抚慰与关爱了。一个学员说,她所带的班级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这片山大沟深的地方,也有一部分孩子,随着打工的父母四处流浪,而更多的孩子,就在这里慢慢地长大。这里的封闭与落后,他们视野能触及的范围就是四面环山的那片天空,了解外界的渠道只是这些课本,与那台只有中央一套的电视机。他们的课外生活,还是我小时候玩过的,那种传统而简陋的活动,打毛蛋、跳房子、抓五子等等。他们音乐基础的培养,大抵更多的来源于人人能哼能唱的秦腔。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大片大片的黄土地,他们就各自圈出一块了,用树枝或黑碳棒画生字或演算术。也正是这里,包括着他们的全部童年,也包括着他们的全部梦想,还包括着他们的全部努力。
  
  ----当学员面对他们时,该用怎样的心情和眼神,为他们说出外面的世界的精彩与广阔呢?以我六年的乡下教学经历,我们会沉痛于穷困,沉痛于无助,沉痛于挣扎。但我们也会像农民对待庄稼一样,对他们没有丝毫的责怪、反感和放弃。正是这样一个理由,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付出!他们这种若渴的向往,让这次的研修有了全新的意义。倘若我们少学一点,他们可能就会拉下一大截。再倘若我们学的不到位,也许,他们这辈子也就接触不到了。
  
  给我一个感动的理由。研修班启动后,我建了班群通知学员加群,有的是我打电话给他们。那天,当我拨通一个电话后,从话筒那边传来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他说:“我在村里的一个教学点,我怎么办呀?”放下电话,我久久地说不出话来。是啊,我们的村小学大多没有配上电脑,有电脑的还是很老式的那种。即便有,也很多是没有网线的,何况是教学点。从电话里能听得出他年龄大了,或许他是花白着头发,或许他是戴着近视镜,但更刺痛我的是,留在话筒里的那一声声剧烈的咳嗽,老是回荡在我的耳畔。后来班群建起来了,我了解到,有的学员之前根本就没有自己的QQ号;有的加群了却改不了自己的群昵称;有的是第一次握上鼠标,找不到研修平台;有的网断断续续,卡的就像动画片。还有一个学员不无歉意地告诉我,她是在借网上。“借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是自己没有电脑和网络可以使用或不能用了?还是只能到别人家里上网?这一切,是“硬伤”,更是“内伤”!然而,班级研修的情况的确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人义务地承担简报的制作,有人研修数据让人为之咋舌,有人看过视频后感言颇为深刻,有的教案教法让人眼前一亮;班级的数据正齐头并进……,而这一切,是用怎样的一种环境与意志造就的呢?我知道,他们有的忙碌了一天,挤出晚上的一点时间上网;有的阅完了数百本作业后,抬着酸麻的肩膀移动鼠标;有的坚守在没有火炉的电脑室,独自抵挡着寒冷;有的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忘却了家人孩子的叮咛……
  
  ----这些,已不能用克服困难一词诠释了。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地真实而清晰,这或许就是感动的理由。我相信我的动机是善意的,也相信我的感动是真诚的。毋宁说这次的研修,是一次教师教学教法的更新,还不如说是一次电脑和网络常识的普及。就像当看到一支帆远远地驶来时,我们才会知道,那支帆的后面才是真正的海洋。
  
  给我一个坚持的理由。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她的名字叫会宁。这里是黄土高原上最普通不过的县,这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这里十年九旱,滴水如油。这里也是一个国务院重点扶贫县。但这里,还是一个三军会师的红色圣地,一个西北高考状元县。有人说过,能在这里活着,就算是个人物。当确立“科教兴县”的战略,当出台“打响金色牌”的县策,当提出会宁教育“三苦两乐”精神,我们都明白,在这“苦瘠甲天下”的家乡,我们是当事者、承载者和践行者。站在我们这片干山秃岭、四处苍黄的故土之上,只有我们才能让身后的那些孩子们走出去,也只有我们铺路石一般的奉献,才会实现他们的梦想。是的,我们都是曾经从“土台子泥孩子”的时代走过来的,可当我们又一次来到这里时,我们的面前又是什么呢?都仿佛是还在昨天,依然如故。是的,我们看到一起的同学发财了,坐小车了。看到一起参加工作的升官了,前呼后拥的。看到没有回家乡的朋友,过的悠哉优哉……,难道我们真的没有羡慕过,动心过,怅然过?不可否认,我们有过。也会找一些清高来搪塞,也会说一些自信来敷衍,也会躲一下场面的尴尬,也会绕一下汗颜的话题。可当我们走上讲台时,虽不能给孩子们多媒体的精彩,但我们给了他们手工自制的演示教具,为他们的新奇而激动。当我们在黑板上写下教授内容时,虽不能熟稔地采用新的教法,但我们一遍遍在粉笔灰里不厌其烦时,也为那些差生的理解而兴奋。当我们批改作业时,虽不能奖励他们什么小礼物,但我们在一勾一划里,也会找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这就是我们植根于骨子里的一份执着,一份无私,更是一份情怀。
  
  ----当研修进入半程时,我有点莫名的感伤。我想,即便班里所有的学员都获得了优秀,又能怎么样呢?能与这道无雨的黄土坡不弃不离,在我的眼里他们都不仅仅是优秀的,而是悲壮而卓异的!对于老师好多的形容词,如蜡烛、火种、园丁、春蚕等等,我觉得用在他们身上也是不合适的。我感觉,他们更像是一滴硕大而苦涩的泪滴……
  
  给我一个平静的理由。当远程研修这个异彩纷呈的舞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所处的现实,让我们显得那样茫然、那样稚气、那样手足无措。我们有的小学只在六年级开设英语课,甚至有些学校没开设;有的想开设不是没专业老师就是没有课本;有的英语老师是全职的,还要带班带别的科目,个别女老师还带体育;有的想找一盘磁带练听力,不是没有录音机,就是教室里没插座…….,但是,他们都认真地参加着研修。他们难道没有借口和理由吗?有时候我自己都很难自圆其说。我能做到的,只能是每天让我的头像在群里亮着,一直到深夜,陪着所有的头像再灰下去。我不想刻意什么,只有这样,我才能心里踏实一点,让他们感觉我始终伴随在他们身边。有时候,我会在群里开开玩笑,扮个鬼脸,分享一首音乐。有时候,我会在班级主页里发出一些学员的好消息,加加油打打气。有时候,我也发发牢骚,说出一些难处。因为我很清楚,一屏之隔的他们,或许正为老是死机的电脑发愁,或许为打不开网页而紧蹙双眉,或许为作业的设计苦思冥想。学友们,请原谅我的无能,但我只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有我很歉意与自得的时候,在制作三期简报时,快完工时,我很不量力地进入简报编辑,动了一下。没想到那些模块的技术含量极高,以致无法修复。直接的后果是,让执行主编田新林和王燕重做了一遍。我一直很抱歉于他们两位,同时又暗惭于自己的电脑技能。可当三期简报出炉后,我的激动让我有点心潮难平。主要是看过很多的简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新意创意很是鲜见。在三期上我们制作了两幅真实组图的动画,用当时的感言,就是说最大化地实现了我们的想法。我也留下过一段评语:“我们很忠实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很忠实于我们的感觉,我们也很忠实于我们的现实!以一个悲悯而良知的念头,为我们的研修简报,留下一丝不一样的东西。”其后,省上简报主编王红钧提出了建议,课程专家助理李玉兰留下了评语,研修快报的采稿人约稿。或者,并不为奢求什么,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如此回味已踩过的这段研修历程,有坚持,有艰辛,有苦闷,有激动。但总要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平静下来。研修,或许只能为我们轻轻地打开一扇窗,当我们浏览过无数风景之后,会对自己对自己的学生,讲述那里有一处别样的景色。
  
  写下这些,已经是深夜快四点了,去看了看群里我孤零零亮着的头像,又去班级公告里签了到。可还是睡意全无,耳边响着四期简报的背景乐,长长地吁一口气。或许这样,并不是我的初衷,但如今我再也放不下自己的牵念。又一次重温付出的、感动的、坚持的和平静的理由,让我宽慰的是,我终于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留下我的心绪。
  
  谨以此文回报自己,也献给我的学友们!让我用这样的话结束这篇文字。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热泪,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可为什么我们的心里时有感动,因为我们对生活也爱得深沉!
  
  
  
  甘肃会宁三期小学英语一班简报四期网址:
  
  http://gsyx.cersp.com/article/browse/3483473.jspx
  
  
  
  
  答谢特刊网址:
  
  http://gsyx.cersp.com/article/browse/3558517.jspx
  
  
  


转载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damolvzhou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3 23:45

    图片一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3 23:46

    图片二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3 23:47

    图片三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3 23:47

    图片四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3 23:48

    图片五
   

回    复    

回复人: damolvzhou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3 23:50

    图片六
   

回    复    

回复人: 山水牧歌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4 18:46

    祝福

回    复    

回复人: 来林子真有功夫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15 08:50

    山区的孩子,真是太苦。相信国家十二五能够给你们带来福音。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用心去爱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0.12.25 22:54

    我小学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教室,我们就轮着上,或上午,或下午。教室虽是瓦房,但墙角已经开裂,上面也漏了天。现在,孩子少了,学校也关了门。每当回家经过学校时,还是不自觉地凝视着曾熟悉的大门,仿佛那里还有我的身影。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给我一个理由[转载] 回复时间: 2011.02.15 02:30

    润湿着眼眶读完这些字,为你的敬业,更为那些山凹里的孩子......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