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儒家 文 / 一梦枕春秋
作者按:与我们今天大抵认定现实的不堪是传统导致的结果不同,我至今仍虔诚地缅怀那个由老庄、孔孟们开创的人文初始时代,中华民族先民们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智慧深深震撼了我。
一、关于“儒”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中国古人对死亡和丧葬礼仪的敬重以及由此产生的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儒”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出现。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和缔造者,身处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代的孔子,对中国的礼乐文化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刻反思,从中汲取有生命力的原则,并推而广之,构建了儒家思想体系的主体框架。
以结束当时“礼崩乐坏”秩序荡然的社会混乱为初衷的儒家的创立,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基石,孔子本人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无可替代的圣人。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
关于儒家思想的核心,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定论。孔子提出的“仁”和“礼”都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范畴,一般认为“仁”居于核心地位,它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根本,也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
广义的“仁”几乎是一个全德的丰富概念,狭义的“仁”则是指五常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规范。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揭示了人自身的觉醒,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仁者爱人”以及由此引申而出的“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道”、“仁人”和“德政”等儒家的仁德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
“礼”即礼仪、礼节、礼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具体讲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在内仁外礼的关系中,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仁是道德的主体精神。
三、儒家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儒家思想是对人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双重关怀。对内,作为个体生命的修炼指导;对外,则负有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儒家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对道德的强调。
首先是肯定人的价值。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的“良贵”观念,都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
其次是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人格尊严的不可侵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儒家对道德人格的再三强调,成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是儒家道德观的核心——“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内圣之学,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外王之学。这就是儒家著名的内外并举、本末兼顾的“内圣外王”之学。此外,作为补充的还有《中庸》论述的“参赞化育”之道(即对外部事物的改造)。
四、几点说明
首先要说明的是:儒家思想是一个运动发展中的系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基于极端现实的功利目的对儒家原则进行的随意性改造,即所谓的时儒与真儒之争。这些暂且不论,本文所讨论的儒家,系指先秦儒家。
其次,众所周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思想曾一度僵化,进而成为定理和纲常,成为施虐施暴的手段和工具,这是历史的必然,而与儒家最初“天人合一”的真诚理想无关。
最后有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儒家思想在它的发祥地遭遇了几乎最彻底的怀疑甚至批判。也许由于现实的不堪和自身的虚弱,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从容无怨无悔地面对自己的祖先,只好否定过去作为凭借以壮行色,于是,人们纷纷把中国近代的衰落归罪于儒家传统的束缚。我不想讨论这种清算是否合理或有益,我只想请这些人跳出中国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的邻国——那些同样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国家,比如日本(日本的国魂“团队精神”就脱胎于儒家文化),比如韩国(孔子晚年订易,这个国家干脆以八卦作国旗),他们的经济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转自“红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