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吉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褦襶子 收藏:0 回复:2 点击:4018 发表时间: 2012.07.28 21:12:14

能够说“不”的九零后或可成为未来中国的希望


  对于改革开放前出生的国人来讲,一个月前准确地说二十几天前80后与90后还曾经是堕落的一代人,甚至是绝望的一代人。可是现在孩子们用行动让他们父辈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了,更让他们的父辈感到了羞耻。世上的事总是那么冥冥中自有定数。接班人教育培养了精神半残的“听话”一代,理性缺失的“听话”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亲、母亲用溺爱培养出排他的80后与叛逆的90后。
  80后个性发展也是排他性的,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多数的80后孩子被成熟,他们适应性强热衷于个人奋斗,但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对于政治也缺乏兴趣。所以我们看到很多80后的孩子辛勤工作,无怨无悔,在超长的工作时间与超强的工作强度下的低工资让他们不但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而不懂得什么是感恩),甚至个人生活都困难,许多还得靠啃老才能维持。若摊上个贫穷父母买不起房,要么忤逆鸠占鹊巢把老的赶得居无定所,要么只能羡慕别人婚姻美满捱成圣(乘)男!不敢休息、不敢有病,微薄的收入朝不保夕,疲劳死、跳楼死等死法都未能让他们质疑命运,除了自怨自艾很少有过改变命运的愿望。
  90后们面对80后的下场,展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积极性和参与度。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个性发展体现出整代人的共性。90后受到的溺爱要远远高于80后,不同的是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比80后增加了更多的自我保护内容,自我保护意识强,具有叛逆精神。这些从小说“不”长大的的孩子,从他们父辈那里遗传的奴性基因产生了较大的变异,传统的奴性被叛逆意识取代,冥冥中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线希望。
  80后的孩子虽然在接受基础教育时,也常常不服管,但他们还只是无声地抵制拒绝“听话”;90后不但拒绝“听话”,还会用他们学到知识与个人的认识对老师的观点与教训提出质疑,挑战老师的权威。90后学生常有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呀!”。这句话让许多老师还没有适应过来,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恼羞成怒。其实这句话或许是中国孩子说得最有价值的一句话了。虽然许多孩子说这句话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相当于一种口头语,可是却反映出孩子们有别于父辈奴性本能的个性。
  90后的孩子,容易接受新事物,接触信息量大,对事物反应敏感单纯,没有太多的顾虑,但现在就说90后就是中国的希望的确为时尚早,也缺乏公允。中国,是所有华夏子孙的中国,把中国的未来都推给90后,这个国家哪里还有什么希望!不过90后的孩子们能够从极度自我中走出来心系天下,实乃国家民族之幸。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柯紫贝贝 Re:能够说“不”的九零后或可成为未来中国的希望 回复时间: 2012.07.28 22:15

    80后未必被你说的太惨了。
  
  不过我也觉得90后孩子更精明,更聪明。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优点,80和90后相比70与60后来说幸福许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懂得去享受,但同时得到的负面影响也很多。
  
  做为一个80后,从前我特别讨厌人们用80后来称谓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在我们小时候,没有人会说70后怎样60后怎样,而到了80后却要背负那么多的社会舆论压力,这对于80后来说,太不公平。
  
  时代的变迁,总体素质的改变,在80后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舆论和关注的焦点。而其实70和60后以及50后的大人们只知道去抨击和评论,而不懂真正去化解。80后90后不会说60后70后以前的人怎样,做小的永远只能被大人们说,而作为大人却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是不是大人们应该做一些多一点深刻的自我反省?
  
  在大潮流面前,更多的人关注的还是眼前的生计。当你连物质基础和最基本的社会尊重得不到需要时,有多少人会关注身外事呢?
  
  我觉得,真的,很多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80和90后都有自己的苦恼,那是前面时代的人不曾经历的。
  
  

回    复    

回复人: 梧澧 Re:能够说“不”的九零后或可成为未来中国的希望 回复时间: 2012.08.04 09:31

    妙文妙理!欣赏!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