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细语无声的《令人深思的家访---怎样从根本上控辍》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胡杨林边的看客 收藏:0 回复:0 点击:1 回复时间: 2011.03.23 11:16:24

Re:令人深思的家访---怎样从根本上控辍


  绝大部分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这个问题上,主要是依据“现实原则”来权衡的。家长们在资金、物质及精力上的投入总是首先希望子女借学习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好的未来: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一点对家长来讲尤为重要。现实原则在此的表现就明确为了利益原则。
  简单地说,利益原则就是付出与收获要相对等。在这原则下,基本不存在家长目光长与短的差别。
  对待子女的教育上,道德、价值原则也总是在现实原则或说成是在利益原则基础上拓展的,不同的家庭里,前两者或有或无,或强或强弱。这种差别反映的是家长的价值取向、人生观的不同。这状态下,也就有了目光是否短浅的区别了。
  为了便于说明,说几个例子。
  一是甘肃会宁县。这是个以教育著名的高考状元县,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借助于学习使得人生得以改变,这些可闻可见又生动的例子,极大地论证了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这里,人们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即便在今天,学习对人生变化的作用业已下降的情况下,在教育花费日益加重的情况下,这种状态也没多少变化。离开家,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的家长日渐增多。这样的陪读花费是不小。对于家庭收入微薄的当地家农人来讲,这笔开支并不都很容易承担和筹措。然而,家长却是乐陪不疲。
  “我们会宁四五十岁的这辈人,全部是奴隶,下苦供着娃娃呢。只有让娃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一辈子的命运。”当地的一个家长这样说。另一位家长说过这样的话:“无论如何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据会宁县教育局2009年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按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
  另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陪读同样蔚然成风。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大学生讲述的自己的故事。这个大学生说,毕业后每次回老家,他都对村子里的大人、孩子们说他每月的收入有四、五千块钱。他此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唯一的目的是想给村子的人们一个读书仍旧非常有用的现实例证,鼓励家长们支持孩子读书,激励孩子们好好读书上,千万别放弃学业。据他说,他的实际工资也就2000块左右(面对这良苦的用心,谁能说什么呢?)。
  再一个例子就是德国中学教育的分流制。德国的孩子在小学毕业后,有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在文化学校接受教育,一是到侧重职业教育的学校完成中学教育。据统计,选择后者的学生略多于前者。这种体制能在德国实行且被家长、学生接受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两类学校在管理、要求、教学、教学标准与效果的考评等都相当严格。侧重职业教育的学校必须完成对学生的文化课教育,且必须达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严禁在基础教育上“偷工减料”。促使家长、孩子乐于接受这种选择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从这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工作后在工资收入、社会声望和评价上没有明显的差距。
  第四个例子来自美国。在美国律师、医生这两个职业不论是在收入水平上,收入的稳定性上,还是在社会评价方面都处在前列。然而,这两个职业又都是前期投入相当高的职业。就拿医生来说吧,在美国要想取得考取医生执业证的考试资格就需要至少8年的学习与实习,同时,医生执业证考取的难度相当大。也正是职业前景的吸引,美国许多经济不富裕的家庭,特别是移民家庭非常支持、鼓励子女从事律师、医生专业的学习,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甚至贷款以进行资助。
  
  家长是现实的,这种现实性是有理性的成份存在的,因而不好只埋怨家长没有足够的眼光。眼光需要在基本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权衡一种选择是否得当,质量高低的因素,换句话说,眼光不是凭空产生的。
  
  最后,是题外话:会宁的家长们像是在赌博,输赢难定。德国、美国的家长的预期相对要明确许多,可靠许多。预期可靠性的大小与现实制度是紧密相联的。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