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胡杨林边的看客的《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南柯舟 收藏:0 回复:0 点击:1 回复时间: 2011.10.19 01:53:46

Re: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首先声明一点,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阿尔德佛(Alderfer)并非婚恋和感情与情感心理学专家,对人类感情与精神世界的研究,费罗伊德可能更加深刻,当然,费罗伊德强调了人类个体的力比多驱动的重要性,个人不以其为绝对正确!如果把三者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人是有个体特殊性的。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每个人各个阶段的需求不是千篇一律的/不是都一样的。
  
  
  人本心理学中的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理论和阿尔德佛(Alderfer)的ERG需要理论中,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阿尔德佛的“ERG”理论表明: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性。而相反的是,“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层次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3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当然,我愿意普遍的承认上面文字的意义和从中选择的下面的描述:
  
  在这种爱情关系中......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但他们又极其达观,愿意接受长期的分离或死亡。经过最强烈的、最令人心醉的爱情生活,这些人仍旧保持着原来的自我,最终仍旧是他们自己的主宰,即使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强烈的乐趣,他们仍旧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来生活。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