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高考——笨鸟先飞 |
四十年前高考——笨鸟先飞
躺在床上,无意中想起四十年前的高考,思绪万千,碾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我在1980年、1981年参加了两次高考,那时高考录取率很低,不到1%,每年高考全国只录取几十万人,高考前要先进行预考,通过预考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便是中专也要参加高考,按照高考分数录取线在大学录取后录取。
那时高考外语是可以免考的,我们考试的科目就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时事政治,生物或外语可以选考,我在乡下读高中,没有条件学习外语,只能选考生物。
那时乡下中学师资力量十分匮乏,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大部分是乡村中学高中毕业留校学生,我上高中时只有语文、数学、政治课老师是师范毕业的,记得我们是当时临泽县鸭暖中学最后一届高中学生,后来高中撤销了。最后一年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刘俊位,刘老师之前曾在我们村的小学就给我教过课,后来调到乡中学,初中、高中都给我教过课,他的爱人是王春香,也是师范毕业的,也在小学时给我教过课,他们的女儿刘清梅,中学时我们曾是同桌,一只手指头有些残疾。时事政治是校长孙尚坚老师,数学老师是邢继业,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先生,温尔雅尔,曾教我如何写好字,可惜我到现在也没有把字写好,有负老师期望。物理老师是宋世昌,是高中毕业留校的优秀学生,化学课和体育课老师很年轻,化学老师姓孙,试验做的很好,上课时经常给我们进行演示,听说高中毕业在生产队很调皮,冬天把牛圈门用牛粪糊上,冻的僵硬,第二天门怎么也打不开,出不了工。体育老师姓贾,体育老师兼教生物,脸盘黝黑,生体硕壮。
1980年高考通过预选考试,全乡参加高考只有十几个人,现在能记的名字的不多,李多忠,后来也考入农校,成了中专的同学,还当了班长。大鸭村的张红国,后来考入兰州医学院,张希霞,我二嫂的弟弟,张希爱,字写的很有特点,人们给起了个外号叫“鸟叉”,李忠国,小个子,打篮球一把好手,投篮很准。暖泉村的鲁才,曾经的班长,大高个,同桌的张希红,喜爱写作,可惜听说也已英年早逝。女生只记得张秀珍、申素梅两个了。当年的同学记得后来考上学的也只有四五个人,一个是张红国,还有一个李国庆,好像是考上农大,他父亲曾在我们村当过兽医,我和李多忠。我当年落榜了,后来转到板桥中学补习一年,1981年再次参加高考只考了个中专,补习班四十多人也只考出来四五个,两年高考同学百人,高考上学出去不足十人,那时乡下学生通过高考上大学的真是凤毛麟角。
那时虽然师资力量薄弱,生活条件也很差,吃的是粗粮,住的是土炕,但老师的工作热情很高,敬业精神很强,天天晚上都陪着我们复习功课。作为最后一届的学生,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那样勤奋努力,我们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天不亮就起床,到操场上去背书,晚上很晚才休息,特别是没有通过预选的同学有的转学去补习了,有的回家了,剩下的只有十几个人,在老师的陪伴下,天天晚上都会学到很晚,老师会不厌其烦的解答问题,记得有一天晚上,物理老师宋世昌在辅导学习后开会,对我们每个人的复习情况进行点评,说我学习很用功,但智商不足,脑子比较笨,笨鸟先飞,继续努力吧。我记住了这句话,学习更加用功了,虽然当年落榜,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特别是语文、化学成了我的优势科目,当年高考单科成绩都超过了70分,为补习打下来很好的基础,只是数学比较差,老师说要把数学、物理考上70多分就好了。高考学习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种学习的劲头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工作学习的原动力。
补习的时间就更苦了,转学到邻近板桥乡中学,需要跨过黑河,夏天还好说,可以脱衣躺水,冬天就难过了,到了滴水成冰的时节,那河上仅有一条小船,往返可以渡河,渡一次一人五毛钱,可是渡河的人比较少,船夫经常不在,没有办法只好把书包顶在头上,和衣下水,齐腰深的水,水寒透骨,过河后生火,先把衣服烤干,再到学校,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考了一个农业学校。在板桥中学补习虽然条件依然艰苦,教室又高又大,到了冬天生个小小的煤火炉子,根本起不到保暖作用,冻的脚痛,没办法只能把两腿在凳子上盘起来,把脚压在屁股下面听课。因为高中合并,板桥中学师资力量要强一些,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夏俊,湖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不知什么原因成了右派,下放到板桥乡西沟村劳动改造,恢复高考后调到中学教书,他对当年的浮夸风深恶痛绝,上课时经常大骂村主任造假,粮食打的几十万斤,全是假的,文采飞扬,小狗死了,祭文写的催人泪下。还有数学老师朱富国,很年轻,刚刚毕业于河西学院(那时还叫张掖师专)数学系,现在也算是我的师哥校友,教书十分认真,反反复复的讲,晚自习也讲,可惜我天生对数学反应迟钝,还是进步不大。物理老师依然是宋世昌,学校合并后从鸭暖到板桥,其他老师现在已没有什么印象了。虽然只有一年时间,那段艰辛的求学之路却成了我终生难忘的记忆。
求学的日子是艰苦的,七十年代末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积压了太多人,人人都在复习补习考大学,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就是那时高考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那真是学习的年代,人们学习的热情高涨,无论走到哪里,处处可以看到读书的身影,学校的教室、操场,乡村的农田、河畔,拥挤的列车上,到处都是读书的人,很像现在到处看到都是玩手机的人差不多,学习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也正是那个时候的学习氛围,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加上我天生资质愚钝,以至于在参加工作后,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坚持着“笨鸟先飞”的姿态,先后报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过六年的自学考试,取得了农业推广专业大专学历,报考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职学习,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还报考参加了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取得了结业证。
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如林,虽然我的努力进步不大,但却可以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内心是十分充实的。独处的时光成了我最好的学习时间,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以自学农业科技知识为主,也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学中干,干中学,学习成了我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也成了我最快乐的事情。学习使我不断进步,从技术员到助理农艺师,在到农艺师,一直晋升为高级农艺师,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学习为我的事业增添了无穷动力。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木子* |
Re:四十年前高考——笨鸟先飞 |
回复时间: |
2022.09.09 17:07 |
|
那年那月,永远难忘!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