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苏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木子* 收藏:0 回复:2 点击:21 发表时间: 2024.12.11 14:15:37

上海市井风俗的画卷


  上海市井风俗的画卷
  ——小说《繁花》读后
  李天银
  
  在我的感觉里,与其说《繁花》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是一个话本,或者评书更合适一些。
  《繁花》没有传统小说那样明确的故事线索,也没有突出的主要人物,更没有人物心理描写,更多的是阿宝、沪生、小毛等几个朋友一次又一次聚会时的闲聊,是不同人物在时光的河流中经历风雨不断的长大,是不同时间场景的交叉切换,在插科打诨的讲述中展现出了人物的眼花缭乱的活动轨迹,通过市井与俗世的庸常描述,叙述了人物离奇复杂的经历,形成了一个个荤荤素素的故事,从容还原塑造出来一个活生生的七八十年代上海城市普通市民生活风俗画卷,《繁花》是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一部以城市为题材,反映城市生活的厚重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繁花》在应用老上海地方方言和语言进行写作,充分发掘了方言的文化特质,突出了作品语言特色,这样的语言更适合南方人特别是上海人阅读,北方人阅读就比较费劲一些,可能看电影效果会更好一些。作者应用方言和短句对人物进行反复叙述,对上海城市生活气息的场景进行细致描绘,就是为了更好的还原上海当年的城市生活状态,体现城市生活场景的真实性,这也是《繁花》创作的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正是因为大量方言俗语,如“吃瘪”“搞腐化”等等,加之我们对上海这样南方城市了解不多,对老上海市民生活状态不熟悉,读起来不仅费神,还很费力,读的也比较慢。
  《繁花》以多角度大空间全景式的笔墨全面反映上世纪中后期上海城市市民生活现状,时间跨度达到40多年,先后有一百七十多个人物出场,人物关系复杂,角色穿插交织,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碎片化的情景有机衔接,表现了形形色色各色人等的生存景象,彰显了旧城市的拥挤热闹的社会氛围,全篇洋溢者浓厚的上世纪上海市井生活气息。
  文学作品说到底是对历史的记录,是人类社会生活在文字状态的艺术再现,《繁花》通过姝华精神失常,小琴坠楼身亡,汪小姐生出怪胎,李李出家为尼,培蒂不知去向或幻化为金鱼等人物或悲惨或曲折的命运描述,引发人们对过往时代的反思,对社会矛盾变化的关注,表达了珍惜生活的美好愿望,让文学作品产生了现实的力量。这样的表达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对城市生活的深刻体验,也体现了作者对上海文化,尤其是市井生活气息的准确把握,体现了作者对地域方言应用技巧的驾轻就熟和市井生活表现功力的炉火纯青,这无疑是小说成功的一面,获得茅盾文学奖应该是实至名归。
  
  
  
  李天银:玉门+省作协会员
  《繁花》充分应用了上海地方方言的文化特质,突出语言特色,时间跨度达到四十年,先后有一百七十多个人物出场,人物关系复杂,时空交织穿插,全篇洋溢着浓厚的上海市井生活气息。通过姝华精神失常、小琴坠楼身亡等人物悲惨曲折的命运描述,引发人们对过往时代的反思,表达了珍惜生活的美好愿望,让文学作品产生了现实力量。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木子* Re:上海市井风俗的画卷 回复时间: 2024.12.13 10:39

    城市咏叹调

回    复    

回复人: *木子* Re:上海市井风俗的画卷 回复时间: 2025.01.01 19:41

    市井繁花,背后的冷漠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