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起风了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西木歼 收藏:2 回复:9 点击:5637 发表时间: 2004.01.27 18:09:46

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现在,我的老房子除了经纬高程还在原地不动外,再什么都没有了。
  一片碎瓦片也没有剩下。
  另一堆杂乱堆放的“木头山”下面,一个牌子上写着:雕花门,20元一片;窗棂,5元;雕花门楼,30元。。。。。。
  
  
   乡土中国与市民中国
  
  城里,城外,曾几何时,中国被细化成这样两个分野,“仕农工商”,农在城外,其余在城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典中国秩序井然,相得益彰。
  然而,除了城墙没有变,其他一切都在变。这也就成了近现代很多问题的最终答案。
  乡土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民族属性所在。所以,很多人说:只有身处在最偏远的乡间你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就是亿万农民之上的中国。农民的特质,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接受的宿命。我们没有文艺复兴,没有蒸汽时代,没有普选,没有陪审团,我们却有肃反,有反右,有大跃进,有文革,有等级观念,有尊卑,有大小,有为尊者讳。
  乡土中国与市民中国之间的冲突,是近代乃至现在中国多数根本性致命性文化问题的根结所在。然而这个冲突,实在不是历史的必然。
  昨天看陕西台的戏曲栏目《戏迷大叫板》,一个大约5岁的小姑娘,琅琅地背诵了很多儿歌,煞是可爱。有一个儿歌的后半段是这样的:。。。。。。我一个,你一个,给念书的娃娃分两个。——分的是吃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倒忘了。一段乡间的儿歌,一句触动心弦的“给念书的娃娃分两个”,折射出了乡土百姓对文化的尊崇。又记起在早间读过的一片散文里,一位成长于乡土的作家在回忆他的祖母时,曾提起他的祖母经常会把被人丢弃的纸片收集焚烧,并教育他,要“敬惜字纸”!“敬惜字纸”!现在还有多少人听过这样的教育?多么朴素,善良的人,多么朴素善良的奶奶!这样的奶奶曾经何止千万?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乡土”!真正中国的“乡土”!
  并不是那种地主和长工之间呵斥与怒视的“乡土”。那种乡土,我的祖辈们不曾经历。
  
  在城里,文化中国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世代住着市井人家,房子是父辈的大院,树是先人的手植,画桌炕柜是家传的旧物,亲朋相亲,累代相善,老人们畅谈掌故旧闻,儿童们结伙自在嬉戏。盲眼的老者在飘雪的冬夜以一曲二胡渲染长巷的静寂,寡言的学者在晴朗的夏日用一院墨香化去近邻们的燥气。这里,再贫穷的人家,窗台也有一片绿叶;再显赫的人家,院内也有一树荫凉。你会听到有老奶奶对孙子说:“走路要抬头,高人看头!”会听到有老爷爷大声训导孙子“吃饭不要撵饭!”你会发现在这里,一碗简简单单的臊子面,也要放绿白黑红黄五种蔬菜以象征五行。——所有简简单单之中,却蕴涵着至为深厚的市民文化!
  
  这种乡土与市民的氛围,我现在只能在解放前的老电影中,或者在台湾的生活片中感受了。
  因为现在,我的老房子只有经纬高程留了下来。
  
   沙漠化
  
  “地主豪绅”被“踏上一万只脚”,贫农一度成为光荣的象征;旧文化的承载者,几乎与一夜之间失势。可惜这不是法国大革命,可惜还没有什么真正有效的强势文化能立于乡土中国与市民中国之上。所有的行为都是一种近似于人人都有的放火烧山的冲动使然。
  秦二世当年问赵高长久执政之道,赵说:“使远者近之,贫者富之,贱者贵之。”何其相似乃尔!
  如果说古典中国以“儒”为灵魂,那么今日中国则以“流氓”为底蕴。这里的流氓,注意请不要用贬义的眼光去看这两个字。我解释一下:流者,无产而居无定所,氓者,民也,流氓即流民也。流氓之文化,从盗拓开始古以有之,只是在古典中国作为隐文化而已。一部《水浒》,对此写实可谓入骨三分。——李逵食人肉,武松滥杀报仇,宋江杀阎婆惜,等等诸如此类,皆与传统儒家相悖,为何此类人等还能被当做好汉英雄?这样的英雄观能一直延续到21世纪,现在还在播出电视,为什么?这些英雄真禁得起历史的追问么?禁得起任何一种其他体系文化的追问么?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种源远流长的流氓性。
  当年陇东边区土改,流民冲入地主家中,除了金银细软,牛羊马匹,连地主妻女也被瓜分,却是为何?打榆林时,有一句这样的口号:“打进榆林城,每人分个洋学生!”却是为何?三反五反,没跑走的国民党公务员有多少真够上杀头而被杀,有多少却是死的不明不白?反右为何反的都是业务骨干,文化精英?文革一起,群魔乱舞,流过洋的学者能活下来的尚有几成?又有多少血债累累的人渣被真正事后清算?——却是为何!?
  ——这样的人渣,不论在任何一种只要是人类的文化中,都是货真价实的人渣。
  这种人渣不会忏悔,永不认错!因为在此等流氓的字典中,根本没有“人性”这个词。
  
  流氓的字典中,更没有“文化”这样的概念。不但没有,而且誓与其不共戴天,这是因为有文化就有标准,有标准就有善恶道德,有道德就会有口号与团结,这样一来,流氓们不但互相面子扫地,更是快要末日倒台了。
  以前的流氓,得势后会篡改史书,极力扮演“上承天命,解民倒悬”的角色,尽量划清善恶的界限,只是一方面把脚往善的边上蹩一蹩,一方面雇人把善恶的边界往远偷偷挪一挪。今天的则更彻底,那里有什么善恶!没有!什么“仁义道德”,都是吃人的封建礼教,打倒!“君子”“小人”,就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什么“美”什么“雅”,“小资产阶级”!
  这不是SHIT!又是什么!
  乾陵的石像被砍去脑袋,法门寺的主持被逼自焚,定陵的皇上被挫骨扬灰,无数古书付之一炬,无数精英死不瞑目,无数热血青年将生命付之与没有任何价值的运动中。
  乡土中国,本来就脆弱的文化体系被粉碎;市民中国,而今又在一栋栋水泥大厦中烟消云散。由此这两种文化亚次体系的冲突,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深深的隐痛。
  
  
  今天,你还有文化么?你还有正义感么?你还有道德么?
  ——给多少钱你就放弃呢?
  
  
  家园啊,家园
  
  家园在那里?
  当你从史记汉书,唐宋小说,红楼西厢中徜徉忘返而不得不掩卷而思时,当你看完老记录片,老照片,古旧念物后心飞神游时,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难道我们的家园,真的就是这个小盒子么?
  我们难道不能有一个不在梦中的心灵家园么?真的很奢侈么?
  焚书坑儒,如梳;文化革命,如篦;金钱至上,如剃;今天把房子也扒了,如什么?
  房子拆了,可以重建;大树砍了,可以重栽;人情淡了,可以来往。独独昨天没有了,还怎么找回?没有了昨天,没有了来由,我们是什么?我们去那里?我们凭什么还是中国人?就凭我们的DNA么?
  一个放了二十年羊的50年代大学生说:今天的中国,为明天的中国作着牺牲。他没有回答我另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是谁更应该作出牺牲?是下岗的女工么?是吃馒头咸菜的大学生么?还是在海外“视金钱如粪土”的公子哥呢?
  他把头埋了下去。
  
  
  
  一个月亮上来了,不是两个。我没在火星上。
  我还在这个星球上,在一个和我祖先一样的经纬高程的地方。
  而且我呆的这个地方,确实曾经有几千年的过去。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散步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1.27 19:21

    西木兄的思考令人敬佩,文笔令人钦佩。
  有一次在乌鞘岭深处徒步,邂逅一个11岁的孩子,为我带路近10公里,近两个小时的相处,他再回去也要近两个小时,到了地方,我问孩子要什么,孩子要一袋方便面,因为孩子每天要跑十几里地去乡小学上学,一包方便面是不错的午餐。路上问孩子的志向,说要出山。
  文化在中国的现代,成了一个阶梯,一个跳板,已经完全带有了功利的目的。谁让老百姓穷呢。
  看伊豆的舞女,有一段描述学生帽的作用,有一顶帽子就能赢得尊重,这在日本的二十年代也有过。崇文的思想从本土始,影响到异邦,在本土却衰落了。
  几千年的过去,留下的东西时常让人尴尬,文化的心太清高,文化的人们太贫穷,文化越来越变得畸形。中国的文人,骨子里都有着严重的人格缺陷,我们该怨谁?
  一声叹息之后,或许也只有叹息。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快乐的小妖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1.27 19:35

    从政治理论角度讲,“市民社会”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泛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化了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各种宗教团体、工会、商会、学会、学校团体、社区、村庄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乐部、各联合会和协会等。
  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之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它按照不同的组织方式和行为归法将单个的个人组织在不同的次级社会共同体中,使人民成为组织的市民社会,而不是随意聚集一处的群体,一个发达的市民社会具有“多元化”、“独立性”、“自治性”、和“制度化”等特点,所以,它是现代社会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它的发育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
  市民社会是社会现代化的后果,在西方,它伴随着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自治城市的星期,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市民社会虽然由于不直接涉入国家权利和经济生产领域而有别于政治社会(如政党)和经济社会(如生产和分配组织、公司和企业等),但是,由于它是单个人组成水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也是社会化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它的反站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民社会作为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概念,它的发展强化了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社会对国家权利的有效平衡与制约。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专制集权政治建构于“一袋马铃薯”式的社会基础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往往作为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化的社会来直面国家权威。在强大的国家权威面前,孤立的个体总是显得卑微、渺小和无力抗争。这一方面使得国家权威可以无所顾及的不受制约地无限膨胀,从而逾越它应有的界限,侵夺人们的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当人们对国家权威的扩张忍耐到最大限度时,便很容易借助某一突发性时间“振臂一呼”而采取某种革命化举动,市民社会作为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中间结构,在二者之间隔开了一条广阔的缓冲地带。一方面,它把人们组织在各种纵横交错的社会结构中,使社会成员在与国家“讨价还价” 中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避免了作为直面国家权威的压力,从而为抵抗强权政治,保护个体自由筑起一道必要的防线;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途径,它在不同社会集团利益的凝聚和表达上疏通了渠道,避免了将任何冲突都归宗于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从而简约了社会矛盾,缓和了国家层面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2、 多元的市民社会是民主力量生存发展的良好基地
  有人认为,没有自治组织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自发而立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是产生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孕育新的价值观、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则的基本途径;它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将社会成员规制于民主的价值和信念下,而且还可以培育和训练能够承担真实的民主政治角色的新的政治领袖。所以,由自发而立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的市民社会,适合于成为首先是“小规模民主”而后成为“大规模民主”的实施基地。
  3、 多元的市民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的砝码
  民主的健康发展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阶层之间不断“讨价还价”,协调和妥协的过程中展开,任何一种占绝对有时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集团都有可能将民主引入一条无限制的发展歧途,多元的市民社会作为多重社会利益和社会里的组织形式,通过自动而有组织的分化与整合,可以为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自动平衡的砝码,近几十年民主发展的历史表明,尽管任何一种市民社会的组织和集团都是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但是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对民主的渐进而平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市民社会有着特殊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而独立的市民团体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市民社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之中,原来的社会政治权力关系和利益结构不断被调整和重构。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改革进程,有力的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育与成长。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视为经典。

------------------------
就让全世界都忘记我,我只想活在你心中。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坏公司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1.28 16:46

    根源文化的迷失和经济生活的无耻。?

------------------------
马河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1.30 11:51

    好文章!好文章!阿弥陀佛!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茶酒皆宜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1.30 14:15

    这一代中国人都是时代的祭品。
  问再多的问题,得到再多的答案,都没有意义
  重要的是实现,靠自己!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无演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1.31 18:55

    文章的妙处呢就不待我说了,文笔不错,感情有之,情绪也有,同言呢牢骚也有之!
   这个西木奸兄我到真是认识过,记的我回复他的文章在现在要比他批评我要早,当然他的那个批评于我是对的!
   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在于什么文化啊,精神啊,白的说来呢在于一个利字,中国是没有阶级对立的,你说答案会是一两字能说出来的吗,流氓也好,盲流也吧。总之,问题要人民去解决。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一帘西风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2.07 22:23

    好文!失去了根的家园,外表再华美,再现代,只能飘在空中~~~~~~~
  或许在不多年之后,我们只能指着纸上的黑字对子孙们回忆:中国曾是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
  

回    复    

回复人: 梦漪繁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4.14 17:33

    真正称得上牺牲的,从来都是平民百姓,因为任何一场变革后国家统治者的牺牲总能换取对权力的支配,倡议者换来历史上或轻或重的一笔,追随者有将军、英雄之称慰籍他们的劳顿;唯有万千平民,在历史的沉浮中默然承受、坚韧宽容、流离失所、辗转返侧,他们的牺牲最大又常被忽略,所以中国的或是人类的历史怪圈造就了牺牲人民的习惯。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les Re:乡土中国的沙化与市民中国的隐没 回复时间: 2004.08.06 13:44

    作出牺牲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的社会。

------------------------
LESLIE CHAN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