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介绍、析评张先生作品的文章与丛书,近年逾发多了起来,其原因大概一是因张先生确是文坛奇才,二是现代人的欣赏情趣以及文艺思想解放等诸多因素使然。本文不想做什么系统的绍介,只是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的体会,罗列概括或许并不确切,一家之言,贻笑方家了。
张爱玲,作为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异军突起的一个文学奇女,无论从文风还是个性,都显得那么地标新立异,溯其根源,大抵与她做人的态度是密切关联着的。她自己说过:“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张爱玲是有特长地,她的特长就是编故事。但同时她又是特别地,她的特别是“奇装异服”,只是我们不能片面地去理解这奇装异服,因为那也是其一种个性的展示,大概是想用这奇装异服包裹自己,与那流俗的时代多少有些许的区别吧。
谈到本篇的主题——张爱玲的眼光——我还是有点茫茫然。很久前一位女同学向我问到对张爱玲小说的感受,其实那时我还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她的小说,却鬼使神差地凭着最初的印象说:她的小说是很鬼气的。当下两人都沉默着,仿佛真就受了那“鬼气”的影响了。从那次后,我才真正开始正儿八经地读了些先生的小说与散文,原来,说“鬼气”,真是歪打正着。因为先生的笔下,尽是些人性异化、心理变态的女子形象,而阴森恐怖的故事与冷酷时代氛围的渲染,则更是增添了几分鬼气。
惊世骇俗的张爱玲,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社会、描摹时代呢?
一 历史家的眼光
我所说的这种历史家的眼光,并不是以什么主义为基点的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眼光,只是张爱玲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涉猎、吸收与运用。
张爱玲生于一个清未贵族家庭、阀阅门第,她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家学,而家庭中落的不幸,形成了她沉默与孤寂的个性。所以,她总喜欢沉浸在对历史的窥探中吧,因此她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书籍,除正统的四书五经外,大凡《红楼梦》、《老残游记》、《醒世姻缘》、《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等,俱为其所喜读。而这些又对其创作起到了很突出的作用,无论是结构与语言,在其作品中都有着很多的反映。
据传,她是不喜理论与历史的。说她的历史家眼光,是指她对传统文学的“把玩”,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小说的艺术借鉴上。张爱玲是努力想抛开与现实的勾连,只来表现人性中的迷惘与对人生的追问,为实现一种作品的陈旧感与历史感,她的古典文学的功底便起了大作用,当然,这在其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并非特为,只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吧。如《金锁记》、《倾城之恋》中开头结尾都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入话”和“煞尾”的形式。《金锁记》的开头与结尾的“三十年前的月亮”,《倾城之恋》中前后一直在“咿咿呀呀”地拉着的胡琴,都给了作品以亦真亦幻的历史的美感。在语言方面,这种影响就更为深广了,而对其作品语言影响最大的当算《红楼梦》与《金瓶梅》,从人物的对白到心理刻画,从服饰到楼台馆所场景的描绘,那种工笔细描的写实手法,细腻、逼真,颇得《红楼梦》神韵,为其作品风格形成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历史家的眼光还表现在她的跳出时代,把一个时代作为下一个时代的历史来描摹。如她的《金锁记》即是前推三十年,与话本小说、明清人情小说的“托旧”格式有点相近,而其内容本是当时时代的反映,向前的推移,只是为了便于她的以历史眼光或是传统表现手法的审视与刻画。又如《沉香屑》,用那种娓娓道来的故事,象是为众人展现过去时代的画卷,而反映的,则又是当时四十年代女性生存状态与思想轨迹。跳出了这个时代,历史的眼光就可以帮助她用一种冷酷而苍凉的笔触,来审视这个时代的弱点。正是由于她的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使得她窥见了时代和社会的背影——灰暗而混沌的背影。她不断地通过作品中的意象来显露国人行为方式的持续性,显现历史的影子是如何一直在影响着当时的时代,让人们从字里行间读出隐在水下的时代“冰山”的沉重与阴郁。
历史眼光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张爱玲对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忠实而宽厚的记录。中山大学的教授黄修己对于张爱玲的评价可以例证这点,他认为:在本世纪40年代中期,在上海沦陷区,中国市民阶层找到了一位能够用高超的艺术手腕,描绘他们的生活和心灵的人物,这就是张爱玲。确实,作为一个对中国的人情风俗观察深刻的悲观主义者,她以宽容的心态,包容了她笔下那些普通人的错误和弱点。不以严厉的批判为基调,只是以一种甚至说来有点冷漠的眼光,如实地记录、展示这些市民阶层不可避免的错误与缺点,这点可能与她受毛姆作品的影响有关,因为毛姆以冷静、客观甚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为特色的,他的作品的基调超然,带有嘲讽意味。这与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自然主义就是要求文学作品求“真”的美学原则,而这种原则是要从人的躯壳中发掘“兽性”,作家则要“冷酷无情”地如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本原的人性。张爱玲正是这样做的。她并不提出什么变革的要求,只是如实地反映一种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人生,这也正是有人提出的张爱玲的不革命性。张爱玲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她自然地只会用一种诚挚的甚至鄙嘲的态度去记录着她所看到的时代。对于那种病态社会与人生,更多的甚至是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顶多只是以一种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这一切。纵然有些许的嘲讽,那也不是惩恶劝善,只是用来映证一种悲剧人生观而已。
这种历史的眼光最初促使张爱玲的是对历史的重新审视,至于其七岁就在编一则以隋唐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而十四岁即成一篇《摩登红楼梦》和中学时代的《霸王别姬》,都是因了其对古典文学的深刻领会与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了。正是这些对历史的重新审视,锻炼了张爱玲联想的能力,将现实与历史有机地联系着,用历史人物与事件来体现作者对现世社会观察、思考后的认识与观念,乘着历史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飞翔,充实了张爱玲那沉默与孤寂的内心。现在看来,没有这些历史的积淀,也就无以有其二十芳华即展露文学天才而名震海内的“传奇”了。
二 画家的眼光
在上一篇里,我谈到了张爱玲的历史家的眼光,主要表述的是张爱玲文学创作里的一种历史意识,而本篇,我则想谈她的创作技艺方面的特点——用一种画家的眼光看待文艺创作。
从张爱玲自己的谈话与其弟张子静的回忆里,我们能够了解到她对绘画的爱好。张爱玲在圣马利亚的高中国文老师汪宏声也曾提到“她在教室里总是坐在末一排,不听课,手里的铅笔则不停的在纸上划着,仿佛是很用心地记笔记的样子,可是实际上她在画教师的速写样。”而在胡兰成的《民国女子——张爱玲记》中,则多处提到张爱玲与他一起看画、评画,其独特见解,常令胡惊叹不已。她喜欢为自己的作品配上自己创作的插图,现在我们在读张爱玲的文集,可能也不时会看到她的插图。
我目前看到的几幅中,映象较深的一是她为《倾城之恋》所绘的插图:线条简洁而写实,很完美地勾勒了一个艳丽的美妇人,在人物的轮廓上着墨不多,只用实色填出了一个饱满又不失精巧的唇,似乎要说明这妇人是多么地富有鬼灵的心计和无穷的欲望,眼睛稍稍点缀下,流露出三分慵懒七分迷惘,甚是传神。对于那头上的纱巾,张爱玲却是花了不少心思,将那花边儿描绘得栩栩如生,毫不遮掩地表达其对服饰的独特眼光与喜好。二是在《我听傅雷讲艺术》中看到的张爱玲的自画像:全黑的剪影,只以细细的白线勾出脸部轮廓和上衣,面部空空,简约得不能再简约了,带着一种神秘的鬼气与淡淡的哀怨。这让我想到她的《年青的时候》中写潘汝良画人像:“潘汝良读书,有个坏脾气,手里握着铅笔,不肯闲着,老是在书头上画小人,他对于图画没有研究过,也不甚感兴趣,可是铅笔一着纸,一弯一弯的,不由自主就勾出一个人脸的侧影……没有头发,没有眉毛眼睛,从额角到下巴,极简单的一条线……”。看来这是在写她自己了,难怪她说在其作品中最喜欢的是《年青的时候》了,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个原因吧。
说张爱玲的画家的眼光,并不是只停留在她的喜爱绘画与懂得欣赏,而是她把一种绘画的技艺转化到文学创作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写实的、幻美的、时刻透露出迷惘的近代社会画像。
绘画创作,首先要讲立意与主题,胸中要有一个大框架,然后才能细细描来。张爱玲便将其作品的主题定在了为市民造像上。说张爱玲是市民的画像师,一点也不过份,上篇提到的黄修己教授就将张爱玲定位为“为市民画像的高等画师”,因为“她不仅非常熟悉上海市民的生活形态和心理特征——这在当时中国市民中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有着深厚的、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是艺术地运用汉语言的高手。因而最有资格把市民生活表现得色彩绚丽。”同时,黄教授还认真地将张爱玲作品中的市民形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沦落在弄堂里的封建旧家庭的人物。如《金锁记》里着姜家诸人,《倾城之恋》里白公馆诸人,《花凋》里不承认民国的郑先生等。第二类大致属中产阶级,如《心经》、《鸿鸾禧》中的银行高级职员,《琉璃瓦》中自有房产的广告部主任……还有一些有着浓厚市民气味的知识分子……张爱玲在刻画这些人物时,以工笔细描的写实为特长,但作品中不泛巧妙意象的营造,一种写意的色彩洋溢其间,另外在手法上,张爱玲常常会用一种戏剧中常用的横断面的方式进行绘画,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用她精致的画笔细细绘制,而一个一个的片断,就成了一个系列。所以,读张爱玲的小说,不如说是在看她的“系列画展”,画展的主题就是——上海市民映象。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还要讲究色调的和谐。张爱玲的作品是用象征主义的笔法,营造一种通体谐和的情调的,这情调就是色调,是什么样的色调呢?四十年代《杂志》主编吴江枫先生道:“张女士的作品里,‘凉’字用得特别多,例如‘苍凉的手势’、‘悲凉的XX’、‘冰凉的感觉’等等。其实她的故事也大都是有着‘苍凉’、‘悲凉’的意味的,读起来自有一种忧郁感,但并不沉重,是所谓一种淡淡的哀怨。”这种“苍凉”,是张爱玲众多作品中的一贯色调,具体到作品,我还是以张爱玲的艺术成就最高的《金锁记》为例。《金锁记》是写一个大家庭的寡妇曹七巧是如何被金钱的枷锁锁住了一生,并且用这把枷锁“砍杀”了她自己的亲人。小说开头写道:“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一开篇,便通过对三十年前看到的月亮与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的不同感受,一下子把人带入了一种悲凉感概中,这是罩染全幅的一种苍凉的色彩,这清冷的月,在作品中几次出现,每一次的出现,都更添了一份凄凉,直至最后小说的结尾:“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没有感叹号,只是平平淡淡、冷冷冰冰地一个句号,却把那种凄凉一路散了下去,如同人看过画展,回到了家里,还依然沉浸在画的意境中一样,这都是作品中统一而和谐的色调所营造出来的效果,一种让人久久回味的效果。
张爱玲作品的画面感很强,这是与她的色彩鲜明分不开的,她实是用色的高手,如同画家的会调色一样。苏青谈自己读张爱玲作品的感受时就特别地提到了色彩鲜明这一点,甚至夸张爱玲“对于颜色的渲染,就连最好的图画也赶不上,也许人间本无此颜色,而张女士真可以说是一个‘仙才’了。”可以说,我们随便翻开张爱玲的小说,都能找到那些五彩斑澜景物、家居、服饰描写。在《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故事开端中对葛薇龙姑母家花园作了精彩的描写:姑母家里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万字栏杆,栏杆外就是一片荒山。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红……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这样的细致描写,新奇的色彩比喻,足以见出她对色彩的熟练驾驭。而在《倾城之恋》中,讲流苏到了宾馆时:“整个的房间像暗黄的画框,镶着窗子里一幅大画,那澎湃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在《金锁记》中写月亮:“年青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以及曹七巧的女儿长安自以为得到了爱情时与男友世舫在雨里的情景:“隔着半透明的蓝绸伞,千万粒雨珠闪着光,像一天的星。一天的星到处跟着他们,在水珠银烂的车窗上,汽车驰过了红灯,绿灯,窗子外营营飞着一窠红的星,又是一窠绿的星。”一幅幅美的图画,不由地便引了你进了她的小说里的世界,我更惊奇于她写菜场与厨事也是那般地美,她在《公寓生活记趣》中是这般描写的:“看不到田园里的茄子,到菜场上去看看也好——那么复杂的,油润的紫色;新绿的豌豆,热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像太阳里的肥皂泡。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对于服饰的描写,曾有人说她作品中女角的服饰描写可比《红楼梦》而无不及,算得上是《红楼梦》第二了,这点从她的专写服饰的《更衣记》可窥得全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读过张爱玲的《忘不了的画》后,使我更深地意识到张爱玲之善于化用画境了。在二十幅不能忘记的画中,她对唯一的一幅名画《永远不再》着了很多笔墨。《永远不再》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作品,画名取自爱伦坡的诗中象征死亡的“乌鸦”不吉利的鸣叫声,画中表现一位夏威夷族的女人,裸露着丰满的身体横卧在豪华的床上,窗台处停了一只大乌鸦,正向室内偷看,画中人物表情不再是恐惧,但画面却充满死亡气息,整个画面流露出一种压抑的神秘感。这样的画境与其《金锁记》中的结尾的一个画面如此的相似:“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小洋枕,凑上脸去揉擦了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整个画面中,亦是充满着一种生命消逝、死亡迫近的气息,那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的动作,体现了她生命的浪费与消亡,也体现了她用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换来的金枷终于也将永远不在了,她那一面的泪挂在腮上,由它渐渐干了,也说明了她已经无所谓恐惧了,因为她已实实在在地麻木了。这与《永远不再》里那种死亡气息与不祥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有人说到这样地相联系有点牵强,那么,张爱玲与胡兰成谈塞尚作品中人物的小奸小坏时的津津乐道,和与她作品中爱描写民国世界小奸小坏的市民又应该如何看待呢?《倾城之恋》中流苏与柳原的精刮相斗,真是很好的例子。而她所喜欢的塞尚作品中一幅画《玩牌者》细致刻画两个玩纸牌的农民形象,不也正是用着各自的小精明在斗智斗勇么?这和流苏与柳原的心理不正是有着相似之处吗?
张爱玲正是以一个画家的眼光,用着绘画的技巧,使得作品有着无穷的感染力,一种意境的美和图画般地再现旧时代社会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让后世的人依然能够通过她的作品真切地了解一个时代的风俗与风情,从这一点上,也说明了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理应具有的地位。
|
|
被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伤*殇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05.09 16:52 |
|
读过她的文章后总有一短时间总会感觉一阵一阵的忧伤,但还是要看,尽管不是太明白,就是要看……
------------------------ 随意
|
|
回复人: |
雾里看花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05.21 23:19 |
|
爬满虱子的华美的袍。隐忍与超脱调和的苍凉,一路行来。
|
|
回复人: |
yizhe2004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05.30 19:18 |
|
你写得太多
但是有一点,张爱玲还是张爱玲
我不能承认她那么高的地位
|
|
回复人: |
依依依然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06.05 10:42 |
|
她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因为她曾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
|
回复人: |
上陌的花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06.07 15:11 |
|
我喜欢她感性的文字,确切,真实
|
|
回复人: |
亿杰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06.13 13:02 |
|
写的太多了
不过她的文章的确让人感动
你也写的非常真啊!
|
|
回复人: |
我被风吹散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4.10.20 23:18 |
|
对张爱玲的喜爱,是来自她“生活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这句话。喜欢她凄美如晨雾的,绚烂似霓虹的文字,喜欢她淡淡的情绪,大胆的爱情,和执着的热情。
|
|
回复人: |
love2006 |
Re:文学之籁——张爱玲的眼光 |
回复时间: |
2006.04.03 00:27 |
|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喜欢去追逐她的 文字
但却总是无法追逐到她的境界和对文字的敏感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