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福建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上散步的鱼 收藏:0 回复:5 点击:4854 发表时间: 2004.05.07 19:45:00

我眼中的“草样年华”


  
  《草样年华》的作者孙睿到福州开了“读者见面会”,我没去,却写了一篇评论说它的不是。我深感惭愧。然后我怀着忏悔的心态,去拜读了他的大作。
   书被“某权威媒体评为‘中国十大青春小说’”之一不说,作者也被网友们视为“青春小说的掌门人”。这叫一书得道,仙及作者。听了太多关于这本书的赞誉,我几乎是顶礼膜拜地欣赏。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
   不能不说,现在的文坛,末流的作品往往带着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往往默默无闻。然后我明白了一件事:不能按照名声来理解文学。若我们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无法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说,还会导致自己鉴赏力的失落。是鱼还是熊掌,说什么自己也得亲自去尝尝。
   我吃完了这道菜,觉得它比第四食堂的“百宝汤”难吃。百宝汤的成分如下:西红柿、紫菜、蛋、大肥肉、胡萝卜、蒜头、白菜……大杂烩一锅煮。在我眼中,这是一个貌似真实的,却又是极为荒诞的故事。邱飞的经历几乎集在大学里问题青年能遇见的事情的总和。
   我极不喜欢他写的关于他的“艳遇”和他偷图书馆的书的故事。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凭良心,凭情感来明辩是非的能力。一个大学生如果还不能建立起自己的伦理评价体系,就是他自己做人的失败。而一个伦理体系会告诉自己,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弗洛伊德对性的定义是“一切美的来源”,我认为这种说法很对,然而在他的笔下成了堕落的产物。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原则地过“性生活”,和禽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就和那些动物一样没有自尊,随便找个同类就能凑合。我对邱飞的评价有两个:其一是他是一个自私的人,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其二他是个低级趣味的人,总是把肉麻当有趣。至于“偷书”,只要我们还没有沦为孔已己之流,只要我们还有一点廉耻心就不会做这样不讲公德的事情,书放在哪里,总是有人要看的,只是迟早的事。我只能说,纯属个人的道德有问题。
   有人说主人公们内心充满了善良,我也不敢苟同。有人说善良是道德的根基,但善良必须先在正直的基础上的衍伸。所以要我选择道德的根基,我非第一个选正直不可。王小波说:“我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其次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我也有同感。若连正直都做不到了,善良和快乐都无从谈起。
   现在有许多社会现象让人无法适从,我承认。我在大学里的经历与邱飞的经历也相去不远,堕落着,绝望着,带着一点点微薄的希望,在失落里寻找出路。我的梦想也不断地被扼杀。其实梦想与现实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成长的过程便是逐渐放弃梦想的过程。但放弃梦想并不等于不用坚守纯真。我一向不喜欢同流,无论合污,还是合清白。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坚持自己的人格信仰变得尤其重要。
   罗素说:对于伦理的问题无法作科学的辩护。而我却不小心地成了伦理的卫道者。他还说,残酷打击别人是不好的,我又做了对不起他老人家的事。
   还是早点闭口为妙。
  

------------------------
我本该走近你的,但我还是不走近你的好,我怕听见梦碎的声音,梦破碎在无形中我经受得起,我怕我还要固执一个没有回复的爱情。我轻轻地闭上眼睛,我的心一阵一阵地抽着痛.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訾菊 Re:我眼中的“草样年华” 回复时间: 2004.05.10 11:37

    没看过。

回    复    

回复人: 梦漪繁 Re:我眼中的“草样年华” 回复时间: 2004.05.10 14:51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坚持自己的人格信仰变得尤其重要。
  说得对极了。
  其实被称为青春小说的一类书都差不多与堕落有关。有人大捧之,在我认为除了反应了一部分现实之外,更多的是商家的抄作而已,就像当年大炒《废都》一样,当时说“不看《废都》,等于没看书。”可当我带着膜拜读它时,发现该书原来不过是一部堕落记述而已,我也没弄清楚作者记述这些又有什么意思。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聪明傻蛋 Re:我眼中的“草样年华” 回复时间: 2004.06.06 10:54

    的确如你所说,它的确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它好就好在是对大学生活的一种比较真实的描述,不可否认,的确有很多大学生就这样活着。它不好也在于仅仅只是一种描述,只有颓丧.堕落,真实的再现堕落没什么不好,但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是这部作品的失败

回    复    

回复人: jjssqqpp Re:我眼中的“草样年华” 回复时间: 2004.06.15 03:10

    我身边的人也都把它推崇得够戗,我却没觉得怎样。
   作者用了大部分的篇幅独白,惟独人物形象没塑造出来。虽然作者周围有一些人,但是我看不清他们的面目,灰突突一片,倒好象是作者带着他人的面具在自白。所以我想,作者了解大学生活,但是他只了解他自己的,真的无法为大学生活代言,深入生活还不够啊,小同志。

回    复    

回复人: 不要爱我 Re:我眼中的“草样年华” 回复时间: 2004.09.16 16:56

    你文才不错啊,这些我在你们的校刊上看过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