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广东平面城市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芊若兰 收藏:0 回复:3 点击:4213 发表时间: 2004.05.07 19:50:20

父亲的书


  
  >父亲的书
  很小的时候就听奶奶说过,文革时父亲的书被她用作一日三餐烧火做饭,足足烧了几天。
  我们从小读的课外书都是父亲到外地开会或出差买回来的。一次,他利用暑假其间到广州参加高考语文评卷的工作劳务费买回来四大古典名著。那时我们在读初中,都能看懂了。
  随着我们几兄弟姐妹相继外出读书和工作,家里的书就由父亲一一整理了。那时父亲还未退休,他把教科书一一排好,每年级只留一套,然后就是把有纪念意义的书留下。因为我们的三室一厅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存放。
  再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大弟弟要结婚了,父亲又把藏书精简了一次.小弟也要结婚时,父亲的书房不能保留了,因为要腾出房间给小弟作新房。因此,父亲把书房里的书再次精简了一次。最后把一个大书柜(他自己制作的,沿用了近20年)放满了为止,其他的舍弃掉了。对一位老教书匠而言,与书本打了几十年交道,工具书就已经不少,早年要买一本象《辞海 》、《古文观止》 之类的大书得花费他不少的工资。虽已退休多年,对书的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 > 之类的大书得花费他不少的工资。虽已退休多年,对书的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父亲的书
  很小的时候就听奶奶说过,文革时父亲的书被她用作一日三餐烧火做饭,足足烧了几天。
  我们从小读的课外书都是父亲到外地开会或出差买回来的。一次,他利用暑假其间到广州参加高考语文评卷的工作劳务费买回来四大古典名著。那时我们在读初中,都能看懂了。
  随着我们几兄弟姐妹相继外出读书和工作,家里的书就由父亲一一整理了。那时父亲还未退休,他把教科书一一排好,每年级只留一套,然后就是把有纪念意义的书留下。因为我们的三室一厅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存放。
  再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大弟弟要结婚了,父亲又把藏书精简了一次.小弟也要结婚时,父亲的书房不能保留了,因为要腾出房间给小弟作新房。因此,父亲把书房里的书再次精简了一次。最后把一个大书柜(他自己制作的,沿用了近20年)放满了为止,其他的舍弃掉了。对一位老教书匠而言,与书本打了几十年交道,工具书就已经不少,早年要买一本象《海海 》、《古文观止》 之类的大书得花费他不少的工资。虽已退休多年,对书的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 > > 之类的大书得花费他不少的工资。虽已退休多年,对书的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父亲的书
  很小的时候就听奶奶说过,文革时父亲的书被她用作一日三餐烧火做饭,足足烧了几天。
  我们从小读的课外书都是父亲到外地开会或出差买回来的。一次,他利用暑假其间到广州参加高考语文评卷的工作劳务费买回来四大古典名著。那时我们在读初中,都能看懂了。
  随着我们几兄弟姐妹相继外出读书和工作,家里的书就由父亲一一整理了。那时父亲还未退休,他把教科书一一排好,每年级只留一套,然后就是把有纪念意义的书留下。因为我们的三室一厅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存放。
  再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大弟弟要结婚了,父亲又把藏书精简了一次.小弟也要结婚时,父亲的书房不能保留了,因为要腾出房间给小弟作新房。因此,父亲把书房里的书再次精简了一次。最后把一个大书柜(他自己制作的,沿用了近20年)放满了为止,其他的舍弃掉了。对一位老教书匠而言,与书本打了几十年交道,工具书就已经不少,早年要买一本象《辞海 》、《古文观止》 之类的大书得花费他不少的工资。虽已退休多年,对书的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梦如诗 Re:父亲的书 回复时间: 2004.05.07 19:59

    可惜!可敬!

回    复    

回复人: 芊若兰 Re:父亲的书 回复时间: 2004.05.07 20:04

    我的父亲是位可敬的人!相信您的父亲也一样.

回    复    

回复人: 废名 Re:父亲的书 回复时间: 2004.05.16 11:21

    父亲是一册书
  而,我------ -
  只读了半本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