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东唯 一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变态三人组成员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06 发表时间: 2004.05.20 03:16:40

和别人谈心(不断添加中)


   给伴脚之石的信
  
  狮子:
  
   他们都说你是好人,那么你就是好人了。可是,这几天看着你的一些文字,想象着你抽烟的样子,多么希望你不是一个好人。真的,一想到你是一个好人,就会有些难受,喉咙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难受。
  
   一个人要是好人,就会背负着太多的东西。如责任什么的,如希望以自己弱小的力量给亲人一个安稳的家。希望能以脆弱的心灵去慰藉另一个受伤的心灵。这些,似乎都是应该的。可是,作为个体,我们能背负得那么多吗?
  
   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对好人的要求永远比对“坏人”的要求高。我们无法对“坏人”有什么要求,有要求他也不会理会,于是,人们只好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好人了。久了,自己也会对自己要求很高。
  
   可是,我们都只是一棵弱草,在人世的露风中,阳光与雨水不会多给谁一些,少给谁一些。相反,越是好人,顾虑也会越多,机会也越会在这种顾虑当中失去。背负得越多,压力也会越大,行路难啊。
  
   狮子,你累吗?我想你是有些累的。希望亲人与朋友过得好一些,却偏偏没这种能力,于是努力,努力却不见得有结果,世事逐流水。希望自己能活得潇洒一些,却潇洒不起来。然后就会不停地调整心态。
  
   不知你喝不喝酒,想象中,如果你喝酒,应该不会让自己醉(也许,会有例外)。因为,要醉是容易的,可以让人忘了很多,也不顾及醉了后会怎么样。不幸,你是一个好人,好人是不愿让自己醉的,想着自己要清醒,要去照顾别人,照顾那些醉了的人。世事如局,总有人要去收拾残局的。收拾残局的人,都是那些好人。在“坏人”眼里,没有什么是残局。
  
   以前,我是欣赏那些喝酒就喝得醉的人,觉得他们真爽快,有个性。后来,年龄老了,就更欣赏那些不醉的人,明白了,选择清醒比选择醉更难。
  
   也常人听人赞叹说,这人真纯,象个孩子。也跟着去赞叹,嗯,啊,不错啊,做人很真。又是后来,觉得那样的人其实是不怎么负责的人。那样的人,只是很会保护自己,借由“孩子”这件衣服来保护自己,无论做什么,有这个外壳就有了藉口。做孩子,谁不想啊。可能,我就象KID所写的文章一样,这人怎么这么复杂啊。
  
   不知怎么就写远了。回到好人这个话题,你是好人吗?真希望你不是,可是,有时,又很欣喜的看到你是。
  
   真矛盾啊。
  
   他们都叫你狮子,我也就叫你狮子了。不介意吧
  
  
   杜庸 随笔
  
  
  
   致杜庸的信
  
  杜庸:
  
   你好。
  
   被人夸的时候,挺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好人”这个词,我记得首次出现应该在“五一长沙聚会”,珠儿和昙花挑起来的。当时没话应承,总不成真说自己好。这在客栈流行下来,还就成一个负担了。心情复杂。一方面有这么多朋友理解我,感动,另方面竟觉得有些难受了。
  
   我真看出来你是替我累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累,累得想骂娘。可也无奈,自己解脱不出来。东涛来中山看我时,在办公室跟我说这样是在恶性循环。我越是操心那么多,亲人朋友就越担心我。他很拿人,说到根上。我于是点头,象看到你给我信那样。
  
   可我明知道,却偏偏做不到,这也许与性格有关。而性格往往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长大后再难改变。父亲有次打我,打得特别狠,我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就为了一碗羊骨头汤,我馋,就偷喝了,那是父亲给贫血的姐姐熬的。因为我倔,他甚至拿皮带抽我,恨我不知道姐弟间应该互助。母亲躲在一边不敢吭声,只偷偷流眼泪。她知道父亲脾气,就是疼我,也知道该让我懂一些事情。大姐长我九岁,象母亲那样照顾我,几乎算是无微不至,即便我现在三十多岁仍然如此……这样的事例很多,在成长的细节中,很多事情能令人潜移默化地注重它。
  
   兔宝说我虚伪,是因为两人的人生观不同。她把虚伪定义为心口不一,违心(这里并非贬义词)。细节描述起来太过赘冗,大意是问我想不想自己活一次,我回答说想,但一定做不到。她又问我想为什么不去做,我觉得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哦,兔子明白了,说我为了虚名活着,并认为不值当,害人害己。她有她的道理,但我还是接受不了。就全当虚名好了,活法不一样而已。我想,真要说虚伪的话,那我将“虚伪”进行到底,是否也是一种“本真”的表现?!这样看来,真实与虚伪之间,就象上帝与撒旦。
  
   把这种“虚伪”落实到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善良的体现,害不了人,当然,如果自己坚持一辈子,更谈不上害己。“道貌岸然”这类词语,我也可能就笑笑,随它去好了,人难得糊涂一辈子。也许与我,就只“累”一个字。而每个人的一辈子,都会不同,为着这样那样的事烦恼。比我能好到哪去?
  
   杜庸,当我不知道怎么结束时,喜欢讲故事。说有个贵族请俞仲林画幅牡丹,俞一蹴而就,贵族欣喜异常,请人裱了挂入中堂.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说俞仲林不安好心,贵族问为什么,那人指了指画说,"瞧,牡丹表富贵,他没把牡丹画全,说明了一点,他是暗指你的富贵不全啊." 贵族欲怒,俞忙道,"画不全有画不全的味道,你难道没想牡丹缺了一角,代表着是富贵无边么?" 贵族转怒为喜,便也不再追究俞的这个小小失误.
  
   你若看过我的文集,想必并不陌生,我在某段文字中用过这个典故。这个故事是说:看事物要两分,有人认为是缺点,有人却能把缺点解释得很冠冕堂皇.如何看待这些,似乎就是各人心态使然了。
  
   这么一看,我倒有些象俞仲林了,错总得让它有个说法。
  
  
  
  
   绊脚之石 于中山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变态三人组成员 Re:和别人谈心(不断添加中) 回复时间: 2004.05.20 21:11

    天在云外——给绊脚之石的第二封信
  
  狮子:
  
  
  
  
  似乎是惯例,书信到第二封时就要流露内心的一些东西。这样,其实不大好。执着于字面,是危险的,你可能什么也找不到。
  
  
  
  
  看你的一些信件,给KID的,觉得你写得太散了。一个问题还没说清,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写这样的文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急于想表达自己,让别人了解。另一种是给别人灌输一些道理。当然,也许,还是不知自己要表达一些什么,有了一个缺口,就要“富贵无边”。
  
  
  
  
  说到道理,想起布衣。昨晚看你们的帖后字,就去查了看。他也是一个常说道理的人。不喜欢看。道理这东西,看起来高深,想起来头痛。而且,很多世事,是要过了一些年龄与经历,才真正明白的。何况,我是不相信这世上有真正明白的人。都困惑着
  
  
  
  
  在只缘清香,我喜欢看两个人写的东西,一个是李东涛的,一个是小雨的。很简单,因为看起来轻松。
  
  
  
  
  昨晚熬得很晚吧,把信当成了一种债务,可见你的包袱之重,也可见你的确是一个负责的人。把文字都当成了一种负担,真累。好在,文字还有消解力。
  
  
  
  
  “虚伪”这个词,很多年前,就没用过了,也怕谈,一是觉得这个词太含糊了,杀伤力很大,大到没人能幸免。二是因为的确不知道。别人说这个词时,我是很茫然的。
  
  
  
  
  不知你的办公桌靠不靠窗,写东西时,不妨多抬头看看:天在云外。
  
  
  
  
   杜庸 随笔
  
  给杜庸的第二封回信
  
  杜庸:
   你好!
   看来,我们的信注定要以拍砖的形式进行了。以你我的经验,拍砖并不是什么贬义词。相反,能把问题说清楚,我是十分欢迎的,即便被砸个体无完肤。
  
   言归正传,你说书信要流露内心的东西并不好,并且执着于字面,那样很危险。我并不赞同这个说法。文字仅仅是以个表象,以个载体,它如果不能反映书信人的内心活动,只会是一堆干巴巴的木乃伊。文字是为什么服务的呢?另外,执着于字面的,一定是读者。而优秀的读者,即使一篇不成功的文字,它也会汲取到有用的养分。更何况你的信字字珠玑,愚钝如我,哪怕领悟到一点,也不算执于字面,更加谈不上危险。所以,原谅我把你的上篇开头当作一顶帽子,头小,怕风,执好原封不动寄送于你,好意却已心领。
  
   接下来说到文字表现出什么?你把它概括为两种:急于表达,灌输道理。在我看来这并非缺陷。急于表达更加体现笔者诚恳之心,而后者也不见得能给人多大的伤害。用布衣的话:文字是一种虚无,在于它无所不指,却又落不到实处。文字说到底是给自己看的,管它表现出什么样的状况?重要的是我们都是文字的俘虏,而文字体现生活。就让一些人鄙之以“好为人师”罢,只要它们不真是“将思想凌驾于人”的灌输。探讨生活,总该可以,我想。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种”的总结性发言其实意义并不很大,能起到的也仅仅是安慰和同情的作用,又点与事无补。很多人都明白“旁观者清”的易,却不去想“当局者迷”的难。就好鄙你说的“天在云外”,你做的到么?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真诚的感谢你。
  
   对了,我的办公桌真的靠窗。写东西累了,抬头想看窗外,不想之能看到窗上巨幅的招贴,把我的视线隔在屋内。心里微微一叹。毕竟,我是:活在圈中。
  
   绊脚之石 夜于中山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