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苏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素丝未染 收藏:1 回复:2 点击:4759 发表时间: 2004.05.20 19:03:55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昨天下网前,朋友给了一个地址,也没说什么。我打开,看到了完整的“天葬”过程和照片。看到那“热甲巴”(天葬师)如庖丁解牛般支解了死者赤裸的身体,最后把尸骨砸碎,和上糌粑,等着“空行母”化身的黑色秃鹫来吞食。那过程从容而自然,似乎对生死也没了感慨和惊惧。
  
  我竟也一夜无梦。
  
  以前,听说过关于“天葬”的很多说法,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活佛说过,藏传佛教认为人是带着罪恶来到世间的,经过学佛的洗涤和修行的历练才等到了死亡,也就等到了解脱,等到了另一次轮回,等到了新的希望。所以在藏人眼里,死亡不是痛苦的,生在尘世而不知其苦才更可怕。当家人去世后,他们会请僧人来家里念经超拔,使亡灵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能够因经的指引而不迷失本性,去到他应该去的地方。只有经过僧人鉴定,并“颇瓦”的尸体才可以天葬,就是说他的灵魂已离开了肉体,不会感到疼痛了。否则,未离开的灵魂会因怨恨而不能解脱。
  
  疼的不是肉体,竟是灵魂。
  
  人是很害怕死亡的,怕的是所有的拥有在那一刻失去,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将去的是个怎样的地方,怕的是没人陪伴,永远孤独,怕的是爱别离、求不得,怕的是从此对自己没了把握……
  
  记得认识台湾著名学者叶曼老师时,听那位年近七旬却精神矍铄的老居士谈起她是如何入佛门的。五十岁时,开始目睹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因病或意外永远的离去。她很伤感,很难过,也强烈的想知道,他们去了怎样的世界。于是,她开始探究,直到遇到南怀瑾禅师,她问了句:“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南怀瑾说:“你可以学佛。”
  
  人总是在对死亡有了危机感时才会去寻找出路吧。
  
    《西藏度亡经》在二战前到了欧洲,嬉皮士们如获至宝。他们为了获得死亡过程的经历,以打坐和迷幻药达到假死的境界,然后和世人描述他们所经过的类似隧道的历程和各种颜色的光芒。后来,欧洲一些学者成立了一个慈善机构,帮助那些濒临死亡的人认识死亡而不畏惧死亡。
  
  西藏的僧人有各种的修行方法,有一种是需要在“天葬台”上进行的,称为“白骨观”。就是要在禅定中观想自己的血肉剥离、腐烂,剩下白骨,白骨也粉碎入土,后又观想虚空中再生。反复如此,即可放下执着,了脱生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看到自己的族人贪恋歌舞生平的幻世,心生怜悯,前去度化。他的堂兄说:“放不下如花的美眷。”佛便以自己的力量带他到了天上,他看到很多仙女飘舞围绕,顿时觉得自己所有的难以想比。于是问佛:“怎样才能与她们为伍。”佛说:“和我去修行,你有了神通,自可来去自由。”数年后,他问佛陀能否去看那些仙女,佛陀带他到了地狱,让他看到仙人在福报享尽后,美丽衰竭,慢慢变成白骨。他豁然醒来,红粉和骷髅不过一线之隔。
  
    “天葬”形式上看似残忍,却充满了寄托。
  
  汉地“厚葬以明孝”却虚伪了人对生的贪婪、死的恐惧。“好了歌”唱了许多年,有谁真解其意?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单从生态平衡和环保来讲,我赞叹“天葬”。
  
  

------------------------
丝,本无色......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西木歼 Re: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回复时间: 2004.05.20 19:53

    好一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执着色相与欲望的人,至死都不会解脱的.

回    复    

回复人: 泱泱 Re: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回复时间: 2004.06.28 16:04

    何去何欢,生又如何,死又如何?生死是一个循环,看得不要太重,活得会轻松一点。

------------------------
世界不会因为失去我而停止转动,但世界会因为拥有我而更精彩。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