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且听风吟版主:空灵飘逸    绿暗红嫣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前尘般若 收藏:0 回复:3 点击:4164 发表时间: 2004.07.02 09:36:12

云中谁寄锦书来


   晚上老姐来信,恰逢全校停电,索性点上蜡烛,借着那昏黄的烛光拜读她的手迹.她的工作就是和网络打交道,网上聊天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运指如飞,但她却自嘲有书信情结,甘愿被笔杆子折磨.她从上初中开始就离家在外,那时电话很少,所以写信就是联络方式,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里,说高兴的事,说伤怀的事,说“志向、理想”!连她自己都觉得很傻,直到上大学,她也时常会捧着信泪流满面.她给我讲对大学的美好记忆场景之一就是: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抱着坐垫,课外书,信纸到图书馆自习室有阳光的角落,对的,一定要是角落,而且还要有射在身上的阳光,铺上漂亮的桌布,拿出带着自己偶像的信纸,信笔由缰,给知心的朋友写上一封盛满自己喜怒哀乐的信,真是一件惬意的事啊!大功告成之后,自己先陶醉一次,然后看会喜欢的书,最后抱着喜欢的东西扬长而去、、、、这一情节让我嘘吁不已, 成了她在这行色匆匆的社会中依然保留着的那份从容与闲适的写照., 千年前的一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已化做我们心中的一道古典情结.
   读完她的信,索性把以前的信都拿出来整理一番.打开牛皮纸包装袋,里面是厚厚的一札,家人的,朋友的,同学的,各式各样的信封,里面也包裹着各式各样的感情.看着烛光下那些信封,一股久违了的感动悄悄袭向心头.
   随手抽出一封,素雅的信纸,正如写信的人. 信已是两年前的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信终未读完,心中却早已潸然. “当你感到紧张的时候,请想到我的祝福,希望它能平息你心中的不安.但愿我的祝福会像一缕微风在炎热的夏天时时刻刻陪伴你左右,为你驱走心中的’热’”.高考不如意,在补习的那一年里,周围的一切都沉闷得让人窒息,而我就像一只落如陷阱的野兽,在那沉闷的世界里不顾一切地挣扎以寻找出路.当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内心却慢慢平静下来,那淡淡的祝福混合在信纸那同样淡淡的馨香里一起浸入我的心田,不知不觉中平息了我那莫名的恐慌和躁动.今天我在大学的寝室里再读这封信,而伊人芳踪已杳.也许信的香味和它的作者一样终究有一天会消失,但这份关怀和那些娟秀的字却永久留于纸上,刻在我心中.
   厚厚的一封挂号信接着跳入我的眼帘,是一位网友寄过来的,也是迄今为止我收到的写得最长的一封并且是最不像信的信.正如她所言,一支笔,一纸素笺,就可勾勒出志同道合的轨迹,在信中她称我们是“笔友,网友,总之是叠加化了的朋友”,共鸣的激发力,视线的吸引力,正是源于精辟语言的感染,而我们正是为这简单而实际上缤繁的词句所打动,得以在苦痛中坚持下来.我们虽素昧谋面,但神交已久,而这一纸素笺,将那位真诚的朋友更加真实地呈现在我面前,让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时我就以”素笺写就同怀意,鸿雁飞托两地思.”作为对它的回复.想想也可笑,转了一大圈,居然又回到这最原始的通讯方式上来了. 但是当动笔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也同时给一段友谊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再打开一封,最普通的信封,最普通的邮票,是老爸写的,和他本人一样.如中国大多数传统的父亲一般,望子成龙,却又严厉有加.在我眼中他一直对我严格得不近人情,但在我离开的时候却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在这封信中他写道“请原谅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你太粗暴,为的是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现在想起来心里总觉得欠你的太多….”原来他并非不爱我, 只是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碍于面子他一直没有从口头上说出来而已, 在信中他却笨拙得近乎低声下气地向我解释,而这么多年以来我居然没有明白他的苦心!所有的成见都在一刹那间冰炭消融,可他得到这份迟到的理解时,游子已在天涯.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是信未看完,泪已泛滥,别笑我感情太脆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记得要走的时候,我心里竟有一种远走高飞的快意,时至今日,我依然不能原谅自己的无知和自私.
   蜡烛终于流完了它最后的一滴眼泪,我没有点燃第二支,真不知道继续读下去是否还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就干脆让自己静静地呆在这黑暗里.在这样一个己进入数字化生活的信息时代,所有的交流都可以转换成简单的信号而迅速传递,我们有着太多的即时通讯工具:电话,E-mail,网上聊天……..它们让地球上任意两点都可以在刹那间一线相连,因此我们再也不会有那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凄苦.然而一旦放下话筒,甜蜜的一刻过后便是无尽的失落和惆怅.当那日夜所盼的薄薄几页纸却又偏偏迟迟不至,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时所有的思念都在等待中升华,那期待中几张纸也早已在心里化成一份感情的存单.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坐在台灯下,佐上一杯清茶, 将日常琐事,或是偶得妙语 ,化作那或长或短的句子,让它们随心所欲地从笔端慢慢淌出,最后将自己的心情装入信封,寄向远方.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也会变,然而当初定格在纸上的那份情感,却依然清晰如昔.
  

------------------------
琼岛沐蕉雨,桃源品椰风。天涯观日落,碧海听潮生。

文坛.浮生杂记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蓝蛛 Re:云中谁寄锦书来 回复时间: 2004.07.02 10:56

    不论科技如何发达,只是写信的手段发生了变化,传递的那份情感,却依然清晰如昔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若诗 Re:云中谁寄锦书来 回复时间: 2004.07.02 19:29

    珍惜!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胡籽 Re:云中谁寄锦书来 回复时间: 2004.09.06 10:15

    我喜欢收信,可却不知该如何写信。常常哪得比却无从下笔。真是羡慕你姐还能保持着。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