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灌水区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无法呼吸 收藏:1 回复:27 点击:6149 发表时间: 2004.07.18 23:23:26

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题记:生有何安,死有何惧!——引自《大话西游》
  
  一个起点,一个终点。
  谁也不好说,这个话题,其实我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写信说,人真的能看破生死这个玄机吗?我无语。
  真的这个话题不是很说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有道理的去说。
  
  生和死只是一线的距离,看起来简单,其实其中很玄妙的。
  不知道各位朋友,怎么看这个问题?

------------------------
我快乐着,是因为我无畏!

热点.胡杨视点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火山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08:47

    生生死死确是很奇特的一种牵连
  都说一种结束会是另一种开始!那么如果将死亡看成是一种结束,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开始?
  生就是死亡的过程!我们每活一天,都在走近死亡一步!!!

回    复    

回复人: 多多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09:10

    有生就有死
  这是一个自然的循环
  在生的日子里
  我们拥有呼吸
  但是看不到自己的灵魂
  死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可能我们可以看清自己
  可以总结了
  但是别人看不到我们了

回    复    

回复人: 枷儿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10:18

    看破生死,是怎样的度量啊?
  
  偶以为偶可能是永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准的
  
  偶很怕死亡,怕听说它,怕面对它,怕经历它

回    复    

回复人: 长空飞雁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11:49

    看为谁而生,为谁而死...

回    复    

回复人: 夕何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11:59

    死了会是怎样的?
  我从来就是很想知道答案,我想没有人能告诉我。
  也许除了空还是空。所以我宁愿就让它永远是个谜。
  我不会选择放弃生活,虽然我相信命运。
  生死有命。
  但面临那一条线,我会选择后退。
  都说一种结束会是另一种开始!那么如果将死亡看成是一种结束,那也只可以将它理解空洞的开始。
  
  

回    复    

回复人: 胡杨林老大 这个刚刚好。。 回复时间: 2004.07.19 12:11

    93
  
   生命是一个挑情,死亡才是性高潮
    ----奥修
  
   《庄子.至乐》篇有个趣事.有一次,庄子捡到一个骷髅,便带回家,当晚梦到骷髅对他说:活着的人是累患,死去就没有这些忧虑,死了以后,上无君主,下无臣子,自由自在,与天地一样长久。庄子说:我让神灵把你复活,再把你送回父母妻子身边,你觉得怎样? 骷髅大摇其头说:我不能抛弃国王一样的快乐,却返回劳苦烦恼的人间去。这则故事虽体现了浓厚的厌生乐死,但从中可以看出,庄子的本意是借骷髅的话,用一种极端的形式说明死亡并不可怕甚至想当可爱,即“死生为一”的观点。
  
   常人对于死亡是漠漠然的,好像死亡是别人的事,他们繁忙于日常事务,无暇关心自已的生死,自然而然地为生计或某种“事业”操劳算计,从而忘却死亡回避痛苦。大多数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沉浸于细碎杂乱的日常事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失为应付死亡恐惧的极佳方式,只是当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字眼突然降临于你,一切就乱了,充满心灵恐惧的死亡搅扰让你无法平静,你来不及细想。在崩溃的边缘,你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不知所措。只要让死亡接近你,你那肤浅,理智上的信念就会立刻消失。
  
   手头一本奥修的关于死亡的书,译者林国阳首先在序中写到——谨把此书献给想要了解死亡奥秘的人,对死亡还存有恐惧心理的人。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另类思考,很是值得翻阅。
   首先译者提到一个问题,关于我们对于死亡的传统认知。传统上认为死亡是一个悲剧,是一个避讳,就如轻叶MM在死亡一文中提到她对死亡字眼的忌讳。我们强调生命,甚至执著于生命,而排斥死亡。这是一种偏颇的心态。在本书,奥修大师为他成道的智慧将死亡真相表露出来,让我们对死亡有一个新的了解。
  
   死亡是在孕育新的生命。为了一个虚构的明天牺牲今天。死亡跟生命一样美,生命有它本身的祝福,死亡也有它本身的祝福。死亡是最神圣的事情之一,它尚未被人类所腐化,它还是处女。死亡本身是没有痛苦的,事实上它是舒服的,它就好像是一个很深的睡眠。只有临死前的恐惧或是生命最后的折磨才是痛苦的。
  
   奥修大师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他的身体变冷了,他的心不再跳动了,但是你认为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等于生命吗?生命只是呼吸吗?如果这是生命,那么这个游戏是不值得的,那么继续呼吸有什么意思?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是第一医治人类“死亡创伤”的人,他写道:“一切恶中最可怕的就是---死亡”。这里要补充一下奥修大师在死亡一书中所提到善恶的标准:一切使你软弱的东西为恶,一切使你坚强的东西即为善。不禁联想到当年“秦王扫六合”,建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家,就是千古不朽的。但是他的“末路”之感,来得也似乎很快。与修建长城的同时几乎同时着手修建了他的骊山陵墓,此中便有对死的不祥于感,至于焚书坑儒,更是深层意识中已经隐含了精神上的脆弱。当一个人进入脆弱而无法自拔时,那么“恶”也随之而来了。奥修大师很明白地向我们说明,当死亡让你变得脆弱时,它就是恶了。我们要战胜恶,首先就要学会微笑面对死亡,因为死亡,你得到了升华。这时死亡对于你来说,就成善了。
   伊壁鸠鲁继续说道: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对于死者都不相干。这段话说得真妙,基本意思也是非常明白易懂的:死亡与我们无关,既与我们活着时无关,也与我们死去后无关。不怕死,不怕神,能够忍受痛苦,就能得到幸福。而在中国,庄子可算是现今可考的最早关心死亡问题的古代思想家了。《庄子》一书很多地方谈到死亡。《庄子·大宗师》明确肯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和死亡,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天赋的命运,人力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东西文明之差别。如李大钊在《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之说东方文明是主静,自然,依赖,保守,直觉,空想,向天,自然支配人间而西方则主动,人为,独立,理智,体验,物质,人间,征服,自然。二者各有其特点,至于孰优孰劣,不可笼统一概而论。
  
   当春天来临时,花朵就会开放出来,尤其在东方。西方没有这样的概念。西方过分意识到时间,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地,人们经常保持匆忙,紧张,和焦虑,因为只有一世。也稣要他们记住:因为只有一世,所以你们要记住神。而他们怎么做呢?他们看到只有一世,所以他们就大吃大喝,今朝有酒有朝醉,因为已经没有来生了。他们疯狂地追求速度,越来越快,发明更快速的交通工具。我是自由的,神的规则就是一切,而其他的一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死亡,宗教才得以存在。中国民间的不死信仰,佛教的轮回,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文明社会的各大宗教,尽管它们自自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很不相同,但它们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死亡问题也是它们共同关心的问题,都试图通过信仰为其信徒提供一种超越死亡的方式。
  
   如菊在Q上说过:我只是有想死的倾向,死得其所,英雄救美的死,或是勇敢牺牲。而不会去自杀,这一点适用于基督教的说法。基督教的教义:如果自杀,就对上帝犯了罪。因为人们认为,决定人死的那一时刻的权利只有上帝才能掌握,而人要是自杀,就侵犯了上帝的这种特权。恐惧是自然的,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死亡。罪恶感是不自然的,它是由宗教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的宗教都共谋来毒害天真无邪的人。不需要由摩西,也稣,或佛陀来住在你里面,你需要一个完全宁静和干净的空间,只有那人空间能够带领你到你自已,到存在本身。我想如菊不想自杀除了怕疼及生的欲望大于死的欲望外,底子里会不会有这些罪恶感的从中作崇。
   你被生下来并不是你的自由选择,但是至少你应该有自由去死的权利。它应该变成基本人权的一部分--当生活的痛苦大于对死亡的恐慌,那些身患绝症躺在病床上呻吟的人就选择了安乐死。他们已经厌倦了生活,死亡的来临就好像是一个朋友,就好像在整天辛苦工作之后,夜晚的来临是一个很大的放松而能够带给你一个美好的睡眠一样。当你决意要死的时候,死亡并不丑陋,你无法找到任何比它更洁净的事。
   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虽说死亡是所有人的避难所.著名学者和哲学家也都显得渴望死,他们滔滔不绝,来表时生命艰难痛苦无望,却实际害怕死.如德国哲学学叔本华极其后的悲剧哲学家,都对死亡期望若渴,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结束了自已的生命。因为”生之痛苦“被”死亡恐惧“所击溃”。这些“伟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说谎,他们并不厌倦人世渴望,只能是说这种人只是一个典型忧郁症患者罢了。
  
   奥修大师说生命是一个挑情,死亡才是性高潮。死亡会将你主要的人格带到表面。一个人即将要死的人最后一个思想是他的整个人生,整个哲学和整个宗教最具有特点的部分,它是那个特点最佳的表现。记得一个很搞笑的小事故,在一次轻微的地震中,一个平时美丽端庄的女孩还有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为了早点到达安全地点,居然东拉西扯,一路狂奔,在楼梯口搅在了一起.而那时的我也是顾不着任何人,一个劲地往前冲。那次小事故就给了我一个启示,在死亡面前,一切显得那么毫无意义。假设一下,当整个世界即将要毁灭,所有你的关系---你的父母,你的女友,你的太太,你的先生,你的男友和你的小孩——都变得没有意义。当整个世界正在消失,要进入死亡,进入黑洞,你在有生之年所创造出来的关系将无法保持完整。事实上,在我们的关系背后,我们都是陌生人。
  
   死亡并不是只有在你死的时候才来。死亡透过很多方式来临,死亡一直都在来。当你的童年消失,你变成一个青年或少女,你难道没看出来? 死亡已经发生了,童年死了,那扇门关起来了,你无法退回去,那个小孩子的你已经死了.然后有一天,青年会变成老年,他再度死掉。
   死亡有时就是这样,静静地发生,而且形式多样。有种更微妙的死亡形式。当你坠入爱河时,你就死了.爱是一种死,最纯粹的死。只有那些准备去死的人才能够爱,如果你害怕去死,你也会害怕去爱。他们去想象它,但是却不进入它,因为爱就是死,而死亡会令你害怕。爱人互相死在对方,只有那些准备死在对方的人能够变成爱人,其他的人只是在玩游戏而已。爱的游戏并不是真正的爱,它是假的。成千上亿的人都一直在虚情假意,因为他们害怕死亡,所以他们也害怕爱。爱永远会把死亡带进来.爱是到达死亡之门,死亡是到达爱之门。
   有诗曰: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曲“梁祝”至今仍让人们无言泪下。男女之间浓郁的爱情总熊熊烈火,处身其中的恋人们难免不处于毁灭的边缘,作家毛姆说过,激情是能毁灭人的,而真正的爱情必是一种激情。一个坠入爱河的人必定是失魂落魄。神思恍惚的人,正因为如此,死亡与爱情形影不离。对恋人而言,现实永远是残酷无情的。爱情的失败往往使情侣们痛不欲生,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会结束自已的生命。爱情就是他们的生命。而此时殉道者只有事业或者爱情,死亡对他说来不屑一顾.他通过对爱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避免了死亡本身的干扰,从而不知不觉从死亡中获得了解脱。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那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中国的高人志士们,在求生不能的时候,亦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已的意愿和信念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范例。他自择死,一种自由高尚独立的死,头载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悲吟着,高歌着从容赴死。政治家死得其所,诗人死得美,死得浪漫。不管如何,他们战胜了死亡,而与他们的事业理想同归于永恒。
  
   苏菲有一首神秘小诗:我等待春天已经很久了/它终于来临了/ 它来得是那么丰富/它带来那么多的花朵 /所有的空间都被占满了/ 使我没有地方可以筑我的自已的巢。
   尼采曾把人和生比作从荆棘丛中开放的玫瑰花,人生就应该像玫瑰花一样艳丽动人。苦难好像荆赖,它是无法消除的,但它只能处于玫瑰花的下面,为它所遮掩,从而突显玫瑰花的价值,关于人生,也是如此,因为死亡,生命才显得如此美丽而又动人。
   奥修告诉我们:当你还有时间,请快点学会死亡的艺术。没有一个死是真正的死,因为每一个死都打开一扇新的门,它是一个开始。如果你能够使你的悲伤变成庆祝,那么你也能够使你的死亡变成复活。那么,当死亡来到的时候,你就能够微笑。当你能够应祝,死亡就无法杀掉你。相反地,你杀掉了死亡。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海蓝宝石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13:42

    这一世的终结也许就是下一世的开始~~~我是相信轮回的~~~
  其实死没什么可怕的~~也许明天就会S了呢~~~~:P
  
  

回    复    

回复人: 弄墨无文意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20:49

    情绪低迷的时候我在想:我的人生到此为止。
  
  精神亢奋的时候我会想:我的人生尚待开拓。
  
  有时候我嗷嗷畏惧谈生死的话题,初中时候却豁然过一次。隐约中大概是做了一首小诗,大概就是人一出生就默默走向死亡云云。
  
  佛家说:死是生的一种休整,生是死的一种重生。就我现实中看来不无道理。
  
  

回    复    

回复人: 掌心公主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19 23:25

    人一生下来,死就在等待中。
  无死哪有生,无生哪有死?
  
  生亦何欢?死亦何愁?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雨后看花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00:04

    生时我承受,死后我安息。

回    复    

回复人: 韩寒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12:32

    这有什么好谈的,一切自有主宰,哈哈啊

回    复    

回复人: 淋雨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15:01

    生和死个有天命~~~~~~~
  
  偶也相信轮回~~~~

回    复    

回复人: 西木歼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17:08

    子曰不知生何知死?

回    复    

回复人: 千面弄影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19:59

    呵呵
  是啊
  无生何来死之说
  
  其实悲观点说,人一生下来无时无刻不在往死亡迈进:)
  
  还是快乐点好

回    复    

回复人: 小老姜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20:40

    古龙这样写到:”天地如逆旅,人生如过客,生又有何欢,死又有何惧”写的太深刻了。

------------------------
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    复    

回复人: 坏公司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21:07

    看不透生活的时候往往去看生死```哎 年轻啊~~嘿嘿

------------------------
天下风云出你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革命理想谈笑间 不胜人生一场醉

回    复    

回复人: 泛舟秦淮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0 21:53

    前两天有个常见面的熟人,出车祸,在医院昏迷了,许多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醒,不知道现在该说他死还是活。如果醒了,许多天后又可以生龙活虎了,如果不能,也许一个灵魂就被永远关在黑暗里了。看见这个题目,突然很有感慨,佛家常说,人不过是不同的皮囊装了不同灵魂。所以,会有生死轮回,西方极乐。也许佛家的涅磐成就了佛。而成佛时留于人间的就是佛家圣物舍利了。所以,生死倒被佛家描绘的淡而又淡了,能不能普渡众生,往生极乐,胜过一切。所以,放下屠刀可以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所以,佛家讲究看破红尘,佛在我心。自我倒其次了。

回    复    

回复人: 惊涛骇浪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1 13:26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回    复    

回复人: 美子~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1 22:03

    有道理

回    复    

回复人: 小兔子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2 14:55

    生生死死又能如何呢,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看破它又能如何呢,难道看破了就可以不死吗?
  既然不能不死,何不活得快乐些,什么都不要去想,只要快乐就好。

回    复    

回复人: 他乡客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3 11:21

    生 一段等待死亡的历程

回    复    

回复人: 烟花三月下扬州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4 19:28

    生不是我们可以主宰的,死是我们可以选择的。自杀在没有人性的社会是对人性尊严的最高展示。其他的自杀是可耻的。既来到这个世界,尽我所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使自己快乐的度过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回    复    

回复人: 116549442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7.28 01:07

    哀荣

回    复    

回复人: 黑鹰浪子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8.02 16:07

    先生后死 死尔后生 你永远不回死

回    复    

回复人: 严双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8.10 21:24

    倚天屠龙记里有两段话:
  
  1引用庄子,死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另外的世界,你能知道么/
  
  假如到了另外的世界,会为那时候为了求生而觉得好笑么?
  
  ~~~~~~~~~~~~~~~~~~~~张无忌对金花婆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魔教的人死的时候都这么说!
  
  不过我不知道我死了是去哪儿,只知道火葬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还是要活着·~~~~

回    复    

回复人: 严双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08.10 21:29

    总是说,什么也不是出生就带来的,什么也不能带去
  
  可是,从出生到死亡,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
  
  过程却不能相同,所以,有流芳百世
  
  有遗臭万年!

回    复    

回复人: 秋日芦苇 Re:关于生死!(处版话题之二) 回复时间: 2004.12.20 16:56

    生是起跑线,
  死是终点站.
  生死就一条线,
  生死就一个槛.

------------------------
此人极度危险,请勿随便靠近!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