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证据二字,恐怕多数人都会联想到公、检、法上面去。一则是因为惯性思维,二则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绝少于用此概念。然而,我却切身体会到,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倘若不上心,忽略了证据保留,难免会无端地吃许多的哑巴亏或陷入尴尬境地。反之,则受益不浅。
案例一:有一个月公司事务繁忙,我加了许多个夜班。到月底报加班费时,由于记不太清,我就凭大概记忆填报了10次(其实至少有13次,每次补贴25元)。结果审计部给我打了回来,要我一一填写加班日期,证明人是谁。最后不仅只给我报了6次,还有人数落我贪小便宜。
案例二:一次公司新商场落成举行开业仪式,要来不少贵宾和媒体记者,要我发放红包(有1000元、800元和400元三种规格)。本来名单上罗列有26人,但实际上只来了19人。我也没多想,该发的就发了,剩下的红包便悉数交回去。结果又遭到质疑:为什么1000和800的都来了,只有400的没来?言外之意就是我可能鱼目混珠,有玩调包计的嫌疑。我气得不知说什么好,很想去找当事人一一出证明,可仔细想这根本不可能——谁会给你出证明?于是除了喊冤再无法可施。
案例三:我的工作基本是事务性的,难以计量的。年中总结会议上,有不少人评价我们部门时说道:事情做得不多,但很热心协助其他部门。于是我要求特别发言,我将半年来的工作流水帐足足念了一个多小时,相信唤起了参会者的记忆,并声情并茂地强调了一些难度大的工作。这样,公司决定增加对本部门的奖励。
案例四:家里空调坏了,请一维修部修理。途中,维修工取下一部件(后来得知是电瓶)说它坏了,另换上一个,收费200元;铜管坏了,换件240元。我多了个心眼,将换下的部件保留着。没过多久,空调又不制冷了,于是叫该维修部来检修。新来的维修工告诉我,电瓶坏了,我有些纳闷,便将上次保存的电瓶拿出来,结果换上空调就正常了。这下抓住了把柄,逼他们退回了200元。
……
类似的例子当然还可以数不胜数地列出很多。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居然都需要确凿的证据来佐证?
其实,你仔细观察,司法实践已经将证据观念付诸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什么婚前公证,什么“二奶”证据,……律师经常提醒你的话也离不开这两个字。
于是我想到这个话题,当然还想到另一个问题: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啦?
------------------------ 无梦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