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心月 收藏:1 回复:1 点击:806 发表时间: 2004.10.14 11:36:03

西行六日见闻杂记(三)


  西行六日见闻杂记(三)
  
  5,第三天
  
  ——天山天池。
  
  导游跟我们说,新疆的疆字右半边就是新疆的地形。
  
  拿起地图来看,新疆的地貌真是非常有特色的,三山夹两盆地,两个盆地中间又分别是大沙漠。而这三座山,阿勒泰山在最北、天山在中间、喀喇昆仑山在最南,因此也就有了以阿勒泰山的喀纳斯湖为特色的北疆,喀喇昆仑山下的喀什、和田为特色的南疆,天山西部伊犁为特色的西疆,那么我现在就位于以天山东部吐鲁番为特色的东疆。
  
  我在这里转到第三天,也仅仅在乌鲁木齐的周边活动。天山离乌鲁木齐很近,大约100公里,两小时车程,从乌鲁木齐的红山顶上就可以眺望博格达雪峰。
  
  时间多快,这次旅行六日,新疆三日,甘肃三日。新疆之行今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倘若我的行程里多加一个北疆喀纳斯湖,也就是说,我从疆字右半边中间这一横绕过田字转到上面那一横,然后再返回中间这一横,那我的行程就不会是六天,而是十天。
  
  我是亲耳听去过的朋友告诉我说北疆和西疆风光极美的,我也看过介绍,真的是向往之极,可惜这次是去不得了。古人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我想他要是真的到过我这么向往的北疆、西疆还会这么写吗?
  
  当然,我向往的都是些风景优美的所在,罗布泊、楼兰我不敢去,穿越大沙漠,我想都不敢想。
  
  不胡思乱想了,今天的行程是天山的天池。天山也是我的向往啊。连绵的天山横亘东西,两千五百多公里的全长,在国境内的部分就占全长的三分之二。博格达雪峰位于天山东部,是天山第二峰,海拔5445米。天山第一峰是托木尔峰,位于天山西部,海拔7435米。
  
  想来我已经多么幸运,美丽的博格达雪峰离我这么近。倘若你要找我现在的位置,疆字右半边中间那一横里的右边,很特别的一点,我在这里已经停留三天了。
  
  一早上路,昨天去吐鲁番的方向是乌鲁木齐的东南,今天去天池,方向在乌鲁木齐的东北。依旧是茫茫戈壁,薄薄的晨岚巍巍的雪山。
  
  确实这里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导游说,前两天来天山的朋友,赶上了天山飘雪,非常好,不过,我们今天去,在天池一样能欣赏到天山的四个季节。(不过这四季导游说的究竟是什么,我给忘了,若让我说呢,就是,有野花,有绿树,有黄叶,触目便是雪山。)
  
  临近天山,又见涓涓细流。这里的水真的很有特色,在路上走的,总是细细的,在草地上的,又都是静静的一汪。而此刻,湛蓝的天空,又乍现一轮明月,与太阳争辉。
  
  车已开进天山。可惜,导游指给我们看的那些景点名字我都记不住,车在环山公路,我的视线只喜欢追随那一道白色的涧水,它一直沿着坡度陡峭的山壁一步一跳的飞跃下山。
  
  停车场离天池不远,沿路走过去,身侧皆是草坡云杉。不由一叹,天山,竟不能兼得青城那样的古木蔽日、鸟鸣幽谷。惭愧,我又乱想。
  
  天池已在眼前。
  
  导游曾说,新疆有四大湖泊,各居东南西北,分别是天池、博斯腾湖、塞里木湖、喀纳斯湖。又说,这四湖可比为古代四美女,貂禅、玉环、昭君、西施。
  
  只是眼前的天池,脉脉的,依恋在那层层叠叠状若莲瓣、然而又硬骨铮铮的雪峰之下,让人屏息驻足,全不曾想到什么貂禅。她的确好美,空灵静寂,与世无争。
  
  有关天池的那个神话,我也不喜欢。我就不讲了。朋友你若是非要我再多介绍一下天池的话,我告诉你:“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国际大巴扎。丝路玉缘。
  
  出了天山,车回乌鲁木齐,下午的时间还可以逛逛国际大巴扎,然后晚上将乘火车去敦煌。
  
  心里有些遗憾,我还没去过任何一个牧场呢。其实,我完全可以不冀望西疆、不冀望北疆,只要行程里多包括一个哈密,此行就会完美了的。天山之东,雪峰之下,听说有巴里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啊。
  
  但是世上似乎没有过于完美的事情,就比如我现在是抚弄着手腕上一只带着一丝痕伤的玉镯,来回忆当日这巴扎集市。
  
  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确实很气派,它的造型与伊斯兰清真寺的风格浑然一体,是占地面积颇大的一个建筑群。私下以为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城市,就应该有自己别具风格的建筑,更不仅仅是某个建筑群,一个城市的整体感觉都该是和谐的才好啊。
  
  走近它,果然热闹。楼群中间的烧烤、小吃、水果、琳琅的小工艺品,已经让人群熙熙攘攘了。而那些特色商品,又按照不同的分类分占着不同的楼号,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我很喜欢他们这里的手工艺品,英吉沙小刀、羊毛披肩、手织羊毛毯,还有他们有趣的各种乐器。但这些我也只限于纯粹欣赏,我觉得这样欣赏着就是一种享受。当然,这里更有各色干果、特产药草。只是,我都对这些也没有太大兴趣。我心里最喜欢的还是玉。
  
  和田白玉,出自昆仑,闻名已久,而羊脂白玉又是白玉中的精品,也许说不定我会从丝路带一块回去呢?心里是打了这样的主意,但是我也知道玉是通灵随缘之物,不是说我想带回去就有缘能带回去的。而且,我向来觉得,倘若一块玉真的注定是属于我的,绝不该是昂贵的价格。
  
  我喜欢玉,一直也暗暗期待拥有一只玉镯。确实从前也看见过那温润如水、令人心动的,然而,价值也不菲。价值合适的,又让人不入眼。真是矛盾。
  
  于是,怀着寻觅的心,我绕着白玉柜台转来转去。最后,终于发现,我根本没有辨别白玉与羊脂白玉的知识。那些标价不同的白玉,在我眼里,无甚区别。不觉悻悻然,兴致了了。
  
  我以为丝路上我也是结不到玉缘了的。
  
  谁知道呢,在一翠玉柜台忽然起念试戴一只镯子。有没有女孩子和我一样经历的?那镯子,不管你愿不愿意,那么顺溜的戴了进去,却怎么也脱不出来?
  
  它是那么适合我的手腕,不由担心自己要是胖了该如何是好。我只是起念试戴一下,甚至还没仔细看好它究竟是不是我的爱。去云南玩的时候,我也是试戴过玉镯的,但是戴的上就取的下。然而,这一只,它竟如此倔强啊。
  
  我无可选择,我戴走了它。当我走到阳光下,举起胳膊,我才发现,这一只莹润,原来带了一线伤痕。那一瞬间,顿生怜惜:以后,你在我这里,我来珍重你,疼爱你,定不叫人再伤害到你。
  
  铮然一声,清脆悦耳,欢愉醒心。那是在我洗脸的时候,我颈上挂的如意扣和它突然撞了一下。你听过玉音吗?再美丽的声音,也无过于此啊。
  
  后记:西行归来,我尽可能为自己补充关于玉的知识,但是中国玉文化博大深远,待得上架的是一本厚书,一言两语,不能概之。需要提起的是,和田白玉一直是中国玉文化的主脉,昆山(亦称葱岭)之玉,源远流长,一直贵为至尊,惟皇家之备,曾一度为平民禁用,其他玉种,需屈尊其下,明以后,翠玉方与之并驾。然而,和田白玉并非只东往中原,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北往漠北,南往滇缅,西往巴基斯坦、乌兹别克,甚至远到古埃及。汉以后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十多年的艰辛,并非是无路可走,而是需要仰仗汉王朝的雄威,打通通往西域诸国之路,使这条路从此畅通,起自长安,因此,才有“丝绸之路”之称。在它之前,以西域自身为起点的“玉之路”,早就是四通八达的了。
  
  2004-10-14

------------------------
原来人生只合虚度
譬如盛夏疯狂的蝉鸣 譬如花开花谢
譬如无人的旷野间那一轮皓月

文坛.在 路 上收录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松杉树 Re:西行六日见闻杂记(三) 回复时间: 2004.12.02 15:42

    写的真好,我也想去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