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许多地方,始终是个过客,很少产生那种撼至心魄,恍然如归“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感觉。朗木寺,永远给我明朗喜悦、灼热却不耀眼的思念温度,任何时候,只要一说起朗木寺,我的嘴角,就会弯成新月。
小庙里的佛
心慢慢放下时,山变小了,山势已不再陡峭,青黑色的山象睡去的海,波浪的呼吸已然平稳。藏区的五月,春天才生出一层浅浅的绿芽,天气冷得可怕,车厢里一片寂静。车窗外,偶尔闪过修路的藏民,鲜艳的楚巴,拖着的那只袖子,露出厚厚绒绒的羊毛。
在石子路上颠久了,车出了故障,半小时后才能走。我跑向山斜坡的大圈经幡下刚看到的那座小庙。大概是新修的,不足100个转经筒还没有上漆。从木格窗向殿里望去,鎏金的佛像脖颈上身边挂满了黄、白色的哈达。十几个穿着青、灰、黑色楚巴的藏族老阿妈,老的都看不出年龄,银花白的头发,叠叠的皱纹,和油画版画里一摸一样。她们在不停的转转经筒,好像转了不知多少个世纪,古老沧桑极了。她们不会说汉语,只是拉我跟在她们身后,对我伸出三个指头,意思是转三圈。她们每转一圈就把手里的那串珠子拨过一个,然后在殿门口合十弯下腰去,也教我照做。我第一次在藏区摸上轱辘辘转、咯吱响的转经筒,看着青灰色的天空、缓慢的时间,苍老的转经队伍,脚步都飘忽起来,心里不知道什么感觉。
殿门口的窗边上,堆着几十块掌心大小的土片,凸刻着盘膝坐在莲台上的释加像,先不说比例匀称,线条到位,单看那丰神饱满的脸庞,端严飘凝的神气就让我大吃一惊,和盛唐佛像的造型感觉极像。老阿妈给了我一块。(佛像没有五官,回去后,我用刻刀轻轻刻上了微垂的眼帘。)后来见过的人都认不出这竟是藏区的风格,惊异于它的美,我当然很得意啦。只是,那无名的伟大民间艺术家,我永远都想象不出来,他将怎样的灵魂注入了泥土。
车厢里的人看了我带回的小佛像,纷纷要跑去,这时,司机大喊一声:开车了~~
银饰和辫子
坐在我前排的卓玛,除了没穿楚巴,是盛装而出的打扮了。她的结着辫子的头上绕了几串从米粒到红豆那样依次变大的红珊瑚、绿松石等穿成的珠子,眉上额间是一块拇指大的嵌红宝石的银质坠子,脖子上戴着桂圆般大的绿松石、蜡黄石、松香等成的项链,手上银镯子戒指无数,色彩明妍的藏饰,令人眼花缭乱。
高原的女儿特有的风吹红的脸颊,雪白的牙齿,明澈的笑容,干净的与年龄无关。她自然的和我说着话,没有猜测的眼神,没有旅途陌生人的防备,好像我们很熟悉,不是萍水相逢的乘客,而是围坐在她家炉边。她那象幅着色浓重炭笔画的男友,不时好脾气的点头微笑。她这种态度让我轻松,对于揣摩他人的心思,我向来麻木。后来,我才发现,藏区的人都是这样待人的。草原开阔高朗的大地、天空滋养了天然自如的性格。她告诉我,她是第一次去朗木寺前边她男朋友的家,是要订婚去的,笑得甜蜜而又羞涩。看着她的样子,都为她高兴。身边这双细羊毛瑰桃色绣花手套还是新的,送了给她,算作祝贺。我告诉她,红色是我们汉人的吉祥色,花开好运,都是祝福的意思。卓玛脸更红了,我再也想不到她会说这样多的客气话,想不到她将一个银质嵌松石的链坠摘下来执意要送我。我笑着摇头,这不是交换吗!卓玛说在草原上这是缘分。我可以拒绝礼物,但无法拒绝缘分。
看着还在风里挥手的卓玛,我知道,高原让这个藏族女子,把一块天空草地给了我。
有几个新乘客上来,坐在我旁边的,抱着她14岁的女儿。小姑娘黑宝石般的眼睛象小鹿,皮肤很白,一说话连耳朵都红了。她会汉语不多的妈妈要她用汉语告诉我,她们要去和四川交界的那个地方洗温泉,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要先看朗木寺,藏语好有趣,我好喜欢她们结的辫子。于是,等我到的时候,我已经有了辫子,左边的是妈妈辫的,右边的是小姑娘辫的;我也学会了几句藏语,阿可,尊称,是有学问的意思,老师,和尚,都可以叫阿可,黑慕丫环是漂亮姑娘的意思,拉姆黑是谢谢的意思…………
一路上其实天气变化的很夸张,一会风雪交加。一会儿是雨点冰雹,一会儿又是艳阳高照,象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突然变化的天气,冷的让所有人的衣服都超出了预计。而我穿着合作的吉达大叔(原本不认识的,他看我在零下十几度冷得不行)借给我的大棉衣,长的拖到脚面上,一点都不冷。我就是这样温暖的靠近朗木寺的。
------------------------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