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典” |
“非典”是由“非典型肺炎”病毒感染,有类肺炎表现的肺炎综合征的传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1.症状:首先是病人发热T:大于38.0C度,干咳.偶咳血丝。全身酸痛。呼吸急促,病
人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2.体征
a.x胸片中可见大面积絮状.块状或多叶病变阴影,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
b.实验室检查:早期白细胞计数不高或底下,中后期由于并发细菌感染,白细胞升
高。
痰液的检查:可寻找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盒(酶联法)可快速诊断。
临床诊断
符合下列条件的其中一条立可诊断
1.多叶病变或x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
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30%
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小于93%或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
4.出现休克,即:A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或MODS(多器管功能障碍综合征)
疑似“非典”的处理
临床医生在接诊疑似SARS患者时,除隔离.询问病史.症状.进行相应的检查外,还必须围绕流行病学询问下列问题
1.发病前两周内是否探视或护理过SARS或疑似病人
2.发病前两周内是否接触过发热病人
3.发病前两周内是否到过外地出差.旅游.探亲等。
4.发病前两周是否坐过飞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出租车。
5.发病前两周是否到过空气污染.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
6.发病前两周是否接触过家养或野生动物。
鉴别诊断
1. 与流感相鉴别:首先病人有高热,T38.0C度以上,全身酸痛.干咳.偶咯血丝。但无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状。
2.与大叶性肺炎相鉴别:早期症状与体征分离,在临床症状还不严重时,X光胸片中已经显示病人肺部有絮状,块状或多叶状阴影。并呈快速发展趋势。24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白细胞正常或低下,用抗生素治疗效不佳。而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相符。早期WBC即升高,用抗生素治疗效佳。
3. 还应与肺结核.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肿瘤等等相鉴别。
流行规律特点
1.男女之间发病无差别,从年龄上看,青壮年占70%。
2.因最初防护措施不够,医务人员属高发人群。
3.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现象。
4.“非典”第一代的传播潜伏期在4—5天,第二代10天左右。其病原传染力在传播中逐渐下降。
治疗
1. 一般治疗:隔离.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咳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大多数病人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不得超过三天。检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2. 对症治疗:
a.发热超过38.5C度,全身酸痛者可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b.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
c.有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应作相应的处理。
d.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尽早给予持续鼻管吸氧
3. 并发症的治疗: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早期选用先峰类.大环类脂类.喹诺
酮类等抗生素治疗。
4. 抗病毒治疗:选用更昔洛韦.(哦每噶)人干扰素等
5.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a.有严重中毒症状。
b.达重症病例标准。
c.有规律使用。根据病调剂量。
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 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鉴护。
2. 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当呼吸次数大于30次/分,吸氧3—5L/分条件下
SaO2小于93%时即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持续使用,暂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
3. 有创正压通气: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L/分条件下,氧合指数小
于200mmHg.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无改善,或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者,应急时考虑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4. 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应急时作相应处理。有条
件可行网上远程会诊。
“非典”出院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三条
1. 未用退热药,体温正常7天以上。
2. 呼吸系症状明显改善。
3. 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预防
1. 治理传染源
2. 阻断传播途经
3. 保护易感群
(注:预防知识很多,手写酸了。就这样简单了事。哈哈!!)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祁肇 |
Re:浅谈“非典” |
回复时间: |
2003.05.01 00:07 |
|
从病理角度来说,你的贴子可谓是非常全面了,呵呵,但我想,防治它的工作并不只是制造疫苗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出了疫苗解决了“非典”那明天我们是否有有效的机制来面对突发的其他医疗事件呢?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