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西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雪堂 收藏:3 回复:16 点击:5180 发表时间: 2004.12.12 13:29:14

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某天偶然遇到心中喜欢或敬重的传奇人物、师长。大家坐定之后,三言两语,凭常年的观察习惯,我么一眼看出这个偶像的性格有致命的缺陷——他或许只是个善于夸夸其谈的人,又或许是如宗教一样对待自己学术的人,于是不由得暗自摇头,走了出去。
  这样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世间少一尊偶像,比多一段传奇有意义。然而这偶像是我们自己造的,或许他本人根本就不以为然,这种反省才更有意义,我们本来不了解别人。
  喜欢读书的人,少不了要受书商的诱骗,从价格上来看,现在似乎没有几本不是商品书,买书很多时候更像是搏弈,这是常情。我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有跟读的习惯,即某个他们喜欢的作家每写一本书,他们就跟着买一本书,然后读,再然后自然是满足了某种心理的需求。按道理说,这样的读法,对于这个作家或者大师,应该是读透、起码也是读熟了吧?因为凡写东西不可能回避作者本人的性格,这是稍有实践的人所共知的。但是我们的广大读者有时突然见到了生活中的作家本人,见到了他的言行,却往往非常恐慌:因为发现长期跟读的这个人,根本与其书中的思想性格无关,也和人们想象中的样子无关,更要命的是——往往笔下的文字越美好,越健康,其人则越向反面而去的厉害。我们毫无心理准备,因此会问:这是谁?这是我一直读着他的文字到如今的某某吗,我根本就不认识眼前这个人。
  同样的事情,比如我们大伙都写杂文,而且都可以写的很大气,襟怀宽广,衣冠楚楚,旁征博引,也都透露着要取精神于成名的经典杂文家的决心,发誓要以民间的立场来写好的杂文。然而还没有实践,仅仅是人们开始对其作品发表不同的看法,有人立即就表现出了笨拙的党同伐异。我觉得这根本就无关学问,有了这些事情,我根本就不相信学问能同人格境界保持同等水平、同等发展。同样的问题,我在反省旧式经典的杂文时,也曾提到:“难道我们今天还要继承这样的杂文表现力?我认为在同一个文化体系之中,争论是非,特别是要消灭别人,造成单一的思想体系与表现方式,永远不如互相借鉴,比社会贡献,比文化成果更有意义。由此说来,岂止是“辱骂与恫吓决不是战斗”,即便以学富五车、通古博今之识,在纸面上动辄讨伐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战斗。因此,以之为骨的杂文,说到底是软弱的。透过表面的文字,再透过文字下面的思想斗争风骨,往往就看到了私人的精神状态与性格。”(《软弱的杂文》)。这就是说,我在关注我们那些成名日久的国学大师们借杂文来表达时,更注意观察个人人生境界在学问下的潜行。当人们用刻薄的表达来进行所谓的“交流”之时,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样虽然是达到了目的,但也是枉费了学问。
  学问具有怎样的外表?——无非“阅历,知识存量,表达欲”,三方面都有,大概被视为有学问。长期以来国人有这样的思维定式:“这个人办事确实有点问题,但是,他很有学问,我很敬重他”。某个人一旦被认定有学问,便有充分的条件使人敬重,这个时候,其人的基本个性,“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都往往被忽略,更不要提人格缺陷了,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我们首先要反省自身,然后再来看看这些所谓大师也曾显露出的缺陷:我们看到有的是性格缺陷,性格决定了表达方式,遇到质疑,如果有学问做锋芒,很少有人会弃用学问而以白话辩解,学问便有被误用来吓人的危险;有的是精神缺陷,今天的精神缺陷造型,大多不是短缺经济下的产物,但是人们仍然是缺乏。这种缺乏,是各种僵化体制带来的,根源大致来自对种种特权横行的愤怒。现在的人们在物质上进入了焦虑状态,在精神享受上一旦与别人形成的反差,便比物质不足更能触发精神缺陷的开关。
  并不是强求别人都要成为完人,相反,我们正是要还原,要重新衡量学问与人格的价值比重。但事实是,学问可以随时吓倒我们。难道学问的用途,不是最终形成较完善的人格?学问难不成可以逾越人格?这种误会,正好像我们今天谈论文学,多数人热衷于实现文字使用的完美,希望在技术上追求到文体的完善。而这种完善具体要做成什么样?他们说是思想。其实这是折掉了文字本来“抒胸臆”的基本特征。要知道,除了严谨的教科书之外,即便是沉闷的大会发言稿,它追求的也是要说明讲话人的意图,而不是要体现技术。因此对待这种“学问”,有的人说“我志不在此”,“我要是的学以致用”,我就非常赞同。
  总之我认为,即使学问傍身,也不可有恃无恐,因为仍然难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几个字。对那些以为有了学问就可以常保白璧无暇,或以自己学问马首是瞻的事情,我要说我不愿再遵循这个“常例”。在没有了解别人之前,那么不要妄想用学问来说服我,我不买这个“学问”的账。我愿意多认识人,而不愿认识学问,我更看重人格境界,看重人生。
  
  2004.9.17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西木歼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4.12.12 18:53

    好似一把剑,质地与锋利程度的关系。

回    复    

回复人: 掌心公主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09 20:59

    很多次,我都遇到这样的人。
  
  

回    复    

回复人: 一花一世界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09 22:46

    好,确实写的好.我看先生的书的时候是佩服,但自修心理学的时候我确定他存在一定的心理病症.然而,透过学问的影响是必然的.否则知识怎么才能不片面话的流传呢?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10 17:13

    已经很多人让我看到这一面

------------------------
我知道你没说出的是什么

回    复    

回复人: 冷月孤独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11 10:28

    学问和人格缺陷之间,并不是等号,人无完人。

------------------------
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

回    复    

回复人: pecheur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11 18:57

    很庆幸,从我会识字的那天起,还是小女孩时就不会对一位名星盲从,现在长大了,也不会对一位作家盲从,当然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有盲从心理,有时我也不免会落入俗套,必竟是人嘛,凡人都有缺点.特别是中国人的盲从心理,真不敢恭维!
  可是我很多时候都是只喜欢文章本身,还没有习惯牵扯到作者本人,并且未学会跟读的习惯,实在是遗憾得很啊!
  不过象你文中学说的那种人啊,可真是遇见不少,可惜!可惜!

回    复    

回复人: 淡雅幽香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12 11:10

    好文如此耐读.
  品文即可品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狐狸妹妹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16 09:17

    用纳米的眼光
  看人看事看物
  

回    复    

回复人: 小老姜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19 19:53

    显而易见的道理,现在的社会尤其不能看表面的东西
  其实达到越高境界学问 的作用或者说占的比例就越少

回    复    

回复人: 石上清流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20 16:09

    比较赞成!~
  每个人不可能自己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也不是有过经历的都好似学问高的;
  比如,我也会有,你也会有的,毕竟,
  你在某种事上胜于他人的。

回    复    

回复人: 严双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20 18:40

    合成氨技术创新的人,是在二战时,为德国造
  
  氯气等化学武器的人
  
  他获得了以后的诺贝尔奖
  
  那时候,他在监狱里

回    复    

回复人: 磨磨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26 15:35

    学问于人同衣冠于人,不能阻止龌龊人做高尚的学问,正如不能阻止丑陋的人穿华丽的衣装。所不同的是对于后者我们旨在欣赏他的衣装,与本人无关。只有存虚荣之心,才会对他有卑微之态。科学家亦如此,只要其成果能为人所用,我管他有没有打老婆的嗜好。
   做个简单的人,做个肤浅的人,才能做个快乐的人。

回    复    

回复人: 一池秋梦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26 19:06

    好的学问,给人痞益的知识让人们在某一方面受益.您的观点是从理论的角度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是对的,一个有健康人格和心态的学者是受人尊重的,可是现实中真的不是那样,有学问和名人们 都是虚怀若谷的仁人之士.  如果一个人要在某些方面有大成就的话他就要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所谓天将降大任与斯人,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然后增益其所不能,在这种超常状态下,难免那些高人的人格会有缺陷. 比如大钢琴家霍洛维茨,以他的音乐天才演绎了好多钢琴曲,他的风格与技巧,水准与风采,在音乐界是少有的钢琴大师,可是他的妻子在形容他们的婚姻时经典的说,他娶我娶到一位天使,我却嫁给了魔鬼.他在自己状态不佳时,乱发脾气,暴跳如雷的折腾不知所错的工作人员,上千斤的钢琴挪了N次.  查看资料看那些为人类做出丰功伟业的大师科学家们,有好多人性格乖纣,难与人相处. 我认为要肯定某人在某方面的成就,他们给人们留下了他们毕生的成就,他们自身的缺陷和不齿,让大家去说吧.你见到不真诚的人你会远离他,你见到虚伪势力者会不屑不顾.现实中不齿于他,但是我们尊重的是知识,是人世间美好东西,如正在向我们走来的春天.孕育与雪地下的绿.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心缘之梦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26 19:27

    如果学问与人格能相媲美。我们这个社会会比较清

回    复    

回复人: 枯荣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1.27 01:03

    钠米材料制作的东东,也有缺陷,何况"人"乎?!

回    复    

回复人: liangjt03 Re:学问掩盖不了人格缺陷    回复时间: 2005.07.25 00:08

    你说得很好。但从我读书的观点看,当然我读的多是学术之类的,不过也能看到一个人的才华和人品,看它对一些人的评价,你就能知道他的倾向,也就大体了解他了。文学之类的可能就不一样了,我看得不多,就不多讲了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