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故事系高中时读清人笔记小说有感,后又读清人诗钞,杜撰而成。写完后自己也不满意,随手搁置一边,两年前翻检旧作,又作了番修改。
文中关于袁枚与郑板桥的交往应该是真实的,郑板桥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生于清康熙年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文中袁枚收授女弟子,也是事实,曾做过《绿萼梅》一诗的骆绮兰确是袁枚高弟之一。文中的对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一联题于南京莫愁湖畔“胜棋楼”,我在南京东南大学求学时便曾经去瞻仰过,见古思今,不禁怃然。“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则是安庆大观亭上的对联。因是故事,故不做太多考证,特此申明。
------------------------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