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2005年元月16日
在普教股工作期间,温河印象最深的就是抓典型。
那时开展每项工作都要用典型引路。因此机关干部在下乡中眼睛都要擦得雪亮,发现典型及时汇报。好的就要总结出材料,或在大会上讲用;或用文字材料推广到全县。
一次温河去五里河子公社中心校检查开学后的工作,听中心校领导汇报说本校有个赵老师工作干得出色;特别是语文识字教学质量非常高,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也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温河听后,很感兴趣,就到赵老师的班级中听了一节语文课。赵老师虽然文化程度不算高,可讲课确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做到了既风趣、又能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温河回到局里向领导做了汇报。此时正值大抓教学质量提高的时候,领导就指定温河再返五里河,将赵老师的经验总结出来,准备在县里召开的大会上介绍。
基层的老师让她干可以,让她总结就困难了,就好比“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温河只好用唠家常的方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探讨;从中发现有用的东西。并多次深入课堂,亲眼看她是如何讲课的,然后再归纳出经验来。
经过一周的时间,终于把情况弄清楚了;回局后又用了一周时间,写成了识字教学的经验材料。
赵老师在全县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并且一举成名。不久还被調入了县实验小学。
后来由于工作干得好,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成了省人大代表。
1978年,“文革”虽然结束了,可是多数学校秩序没有走向正轨。究竟如何抓好学校的工作,尚需摸索经验。因此教育局决定抓出一个稳定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学校的经验。
温河在下乡中,发现了永吉27中学有自己独到的做法,于是向局领导做了汇报。局领导初步听了情况后,感到不错;就让温河将这个学校的经验整理出来,准备在全县推广。
永吉27中位于搜登站公社境内,在吉长(吉林长春)南线公路旁。全校有14个班级;40余名教职员工;校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是教育局下派的。
温河为了给教育局节省经费,没去住招待所;而是住在了职工宿舍。学校有食堂,温河每天和教师一样掏钱买饭吃。
农村的学校食堂伙食更差,竟是萝卜、白菜、土豆,每天也就是4角钱就够了。下乡补助6角钱,还能剩下一角多钱,温和可买两盒“九分损”(一种叫勤俭牌的烟,每盒九分钱)。
温河通过与领导班子、教师、学生等多个座谈会,基本弄清了学校的概貌和做法,材料的大框就已在头脑中形成了。为了使材料内容更丰富,温河又反复深入实际,重新挖掘出一些生动的事例,填充到材料中来。
这个典型材料在全县介绍后,对推动全县的教育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27中书记后来也因工作干得好,调到县委组织部任组长(现在叫科长),后来还被提拔为县极领导。
下乡调查不光体现在挖掘素材的难度,而且也经常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
1979年6月,温河去双河镇公社主持西片五个公社的班主任经验介绍,然后从中选拔出参加县里举办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那时火车少,汽车更少,温河好不容易才搭乘到下午6点多的一趟汽车。
可行距双河镇还有七八里路时,车坏了。中途无零件无法修车;只好再重新调别的车。人们都没有手机,电话也不是很多,得到公社去打;而且打过去后还不知道有没有车。什么时候调来车,谁也说不清楚了。
等到晚8点多钟了,车还没来,温河像热锅上的蚂蚁了。如果车半夜来,到双河镇哪里还能找到人?
于是温河决定自己步行走去,七八里路一个多小时怎么也赶到了。
温河毅然地双河镇方向走去。
天愈加黑了,万籁俱寂。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高山,时而从林中传来声声奇怪的叫声。
但是温河毕竟是温河,虽说不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胆,也经历过不少磨练。
他脚步匆匆,眼望前方,思绪却回到了1973年。
那时温河的家还在太阳住,出门必骑自行车。把自行车放到永吉四中同学李荣春处,回来再取出来,骑车回家。这次温河夫妻刚从家回来,下车时就已是下午7点多钟了。偏巧自行车在半路上还扎坏了,只好推着自行车走,速度就更慢了。
在距家还有8里地的大河川,要通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但河水浅,可以趟水过河。
走到河旁,河水哗哗作响。正要过河时,突然发现河对岸站着两个人。因有月光,人物的形态基本可以看清。只见这两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对岸上的温河。
这里四面无人,温河感到事情可能有变。但先不要说破,怕妻子害怕。男子汉大丈夫必须做到临危不惧,用智慧战胜邪恶。
于是温河突然转过身来,朝后面大喊了一声:“你们四个快点走啊!等你们半天了。”
这一声大喝,把妻子吓了一跳。惊奇地问:“你瞎喊什么?”
温河急忙拉了一下妻子的衣角,暗示她不要出声。自己又像自言自语又像对妻子说似的:“估计快了,就等一会吧。”
这时对面那两人影凑在一起,像是互相商量一下似的。之后马上走开了。
温河十分清楚,因为当时社会上还没有什么黑社会性质的坏人,也没有车匪路霸。劫道的也就是一两个人,也不能有枪支弹药,只要一吓,他们就会知难而退的。
回到家后,温河才将看到的情景告诉妻子,妻子感到后怕。后来果然听说那天晚上,在大河川有人挨了劫。
温河调到教育局家没搬去时,每个周日都要回家干些家务。开始县城到大岗子还没通车,通车后,时间也赶不到一起。因为温河每次回家都是周六下班后,从口前坐火车到西阳下车,火车票3角钱。
温河把自行车放到西阳中心校,下火车后取出自行车,骑一个多小时就到大岗子了。
火车从口前开车是晚7点多钟,坐到西阳半个多小时,但也将近8点了。天也基本黑下来了。
路是乡级公路,但还不算难走。可是途中要翻一个大岭,叫将军碑岭。
将军碑山高路险,林木茂密。是坏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劫道的事情不断发生。
上坡时最难,自行车不能骑,坏人上来人就跑不了。
温河走着这样的山路也很害怕,但无其它路可走,只好硬着头皮走。
尤其是第一次走,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右手推着自行车车,左手拎个大铁棒子。遇到坏人,就打算和他拼了,反正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常言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坏人也得怕拼命的,温河决定充当一次不要命的了。
人只要上到岭顶就不怕了,自行车往下一放,脚闸一蹬,既快又安全,什么样的贼人也无法撵上了。
还好,走了一年多黑路,始终没遇上坏人。但温河走黑路的胆却越练越大了,后来居然将铁棒子扔掉,大摇大摆地随意行走了。
这一大段的回忆,使温河忘记了是走黑路。还没回忆完,双河镇就到了。
看一看手表,不到9点钟,顺利地找到了招待所住下了。
第二天会议照常召开了,一共有10名班主任做了经验介绍。
这次大岗子派的班主任中,就有温河的妻子,论讲用的事迹和水平,最好的也应属她。
负责主持这次会议的除温河外,还有进修学校的关丽娟老师,她是头一天坐火车到的。她竭力主张将温河的妻子推到县里去讲用。
可温河坚决不同意,因为自己是这片的总负责。知道的承认温河的妻子讲得不错,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硬推上去的,名声不好。坚决地将自己的妻子拿掉了。
也使妻子晚了三年才成为典型;但成为典型是别人树立的,与温河毫无关系了。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叶无语花其言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5.01.16 14:24 |
|
你有时也不是实事求是啊,呵呵~ 不过可以理解的。
|
|
回复人: |
九九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5.01.16 16:35 |
|
现在这样的领导真的不多了,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呢,,
|
|
回复人: |
心缘之梦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5.01.17 21:12 |
|
真的是智勇双全!
|
|
回复人: |
j1027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5.01.18 14:58 |
|
跟现在当官的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
|
回复人: |
月亮上的猫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6.01.17 09:07 |
|
俺也是典型呢,没人抓哦.
|
|
回复人: |
张望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6.03.25 18:24 |
|
这篇里的插叙描写我特喜欢.
|
|
回复人: |
yfm |
Re:足迹(50)--不断抓典型 |
回复时间: |
2006.03.27 15:47 |
|
抓典型也要避嫌?!真难为你俩了!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