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礼一份 |
说是贺礼,其实是作业,可惜啊可惜,今天晚上才知道,村里谁是联络员来着?哈哈,无以厚礼,特备小酒半壶,小菜两碟,以贺村子生日。
破阵子 贺村生日
一年以来拼搏,数十豪杰聚合。
气吞山河纵寰宇,金戈铁马踏银河,
豆迎天下客。
明日续奏凯歌,壮士挥剑鸣锣。
英姿雄发振胡杨,驰骋疆场兴村落,
花染四海歌!
如梦令 雨后看花
昨夜雨洒眉皱,百思难得其就。
忙问隔壁人,笑道:“村内风骤”,
“原来,原来,雨后看花种豆”。
十六字令
豆,青衣至尊齐躬手,哪敢不?利马背冰透!
花,千词百汇皆随它,谁堪比?天下第一家!
村,太白文曲相为尊,心何愿?胡杨豆花润!
对联:
豆花村里雨后看花,遇碧落故人共赏海蓝宝石
胡杨林中地下婴儿,得自由自在聆听潇湘夜雨
横批:其乐融融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雨后看花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1 22:18 |
|
好啊!好啊!
阿豆我感激涕零!巴豆辛苦啦
|
|
回复人: |
free_me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1 22:22 |
|
六哥,你瞧阿祁哥哥的礼多重……
罚你再去写两篇过来!
|
|
回复人: |
雁字云笺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2 10:29 |
|
哇噻~~这的豆豆真多啊,偶来收朱古力豆了~~~~~~~~~~~!!!
请推荐古风了啊~~~~~~乐癫癫的捧着介些朱古力豆回雅楼品尝去哈哈~~~~~
|
|
回复人: |
derek909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3 17:32 |
|
七少好风光哈~~偶给你盛碗豆花去:)~~
|
|
回复人: |
秦城恶少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4 11:40 |
|
文坛精华???
凡是都要留下点余地吧。。。
|
|
回复人: |
雁字云笺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5 00:12 |
|
请问楼上的:要留何余地?
豆花村属林子的一个版块,周庆可谓林中一大事也!林友欢聚唱词吟诗赞之何错之有?且,以往文人墨客之笔书哪篇是脱离了当时当境当意趣而凭空捏造的?
我不知这发精华有辱林子哪点?相反,我却以为是林中的一历史珍贵资料备档!前两天还有新林友问起,林子何时成立的?!
再我觉豆花村闹得好,闹得红火,闹得还不够!如果林子各版块都能象豆花村一样常出新招,提高人们对文学写作的兴趣那才算是各尽其责了.不要只挑刺不栽花!
各位高管也不能只呆在豆村闹,最好别处也多去转.
我以为,现在林子古风就是不景气.明摆着我就是放宽了对古风的要求!要求严了的三月杨柳笑秋花是个够级别的古风高手,你们说人家严了,梦MM原本干得不错,却有人说她对古风太宽松了.合计谁干都有错,都落不是哈哈~~~~~~偶就先这么干了!!!等古风热闹了,大家水平都提高了,我也学出点明堂来进行高水平管理了.
楼上的,如果有这能耐请交两篇够份量的古风精华作业来!!!我与你唱和,切磋!!!
我不是不让人说话,是看不管只卖片汤,不拿出真本事的人!只是乌鸦落猪背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的人!
|
|
回复人: |
青楼楼主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5 15:24 |
|
观点支持,不过语言有点激喔!
|
|
回复人: |
雁字云笺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5 16:28 |
|
西西~~~偶在雅楼上等着比武招亲呢~~~~~~!!!
|
|
回复人: |
三刀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05 17:04 |
|
这礼不薄呀!
|
|
回复人: |
pecheur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12 15:09 |
|
好!俺收下此礼了,不介意吧!哈哈
|
|
回复人: |
pecheur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12 15:09 |
|
好!俺收下此礼了,不介意吧!哈哈
|
|
回复人: |
一花一世界 |
Re:薄礼一份 |
回复时间: |
2005.02.25 20:43 |
|
本来想骂人呢,想想觉得还是挺好,因为比起不要脸的政客,这个骚客毕竟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看来看去一个林子就几个"人"罢了:什么山映算一个,西木算一个,还有个活活算半个.
再就这里那有什么人可言,更不要说豪杰了.
没有关注社会问题的热心,没有批判当局错误的勇气,没有正确评论时局的知识面,更没有作为知识份子该有的良知.只是像小资一样的活着,并且教育着这里的后来人也在颓废中麻木,你们呀,也好意思呢!
------------------------ 镜空而无我相,故照物不爽分亮.若有一丝痕,照人面上便有一丝;若有一点瘢,照人面上便有一点,差不在人面也.心体不虚,而应物亦然.故禅家教人空诸有,而吾儒惟有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故有发而中节之和.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