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且听风吟版主:空灵飘逸    绿暗红嫣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火焰冰点 收藏:3 回复:3 点击:3576 发表时间: 2003.05.25 12:29:58

诗律浅说(转载为主)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
  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
  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
  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
  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
  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
  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
  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
  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
  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
  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
  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
  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
  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
  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
  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
  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
  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
  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
  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
  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
  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
  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
  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
  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
  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
  “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
  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
  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
  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
  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
  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
  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字。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声
  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如《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腊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
  看守”的“看”仍读阴平)。
  
   又如《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
   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
  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
  
   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
  仄两读)的还有:
  
   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
  受)售叟任(承担)妊
  
   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
  时都读成去声。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
   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
   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
   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
   秋期犹渡河。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
  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
  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
  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
  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
  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
  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
  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
  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
  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
  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
  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
  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
  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
  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
  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
  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
  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
  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
  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
  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
  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
  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
  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
  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
  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
  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
  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
  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
  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
  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
  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
   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
   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
   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
   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
  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
  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
  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
  律了。
  
  
  
  

------------------------
春天,我陪你轻轻漫步在盛开的百花之间;
夏天,我陪你奔跑在欢乐的小河之畔;
秋天,我陪你倘徉在火红的枫林之下;
冬天,我陪你围坐在炽热的火炉旁边。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空心砖 Re:诗律浅说 回复时间: 2003.05.25 13:21

    我喜欢,,就是这个声,,哪个声,,自己都晕,,
  希望多写点这样东西,,俺也长点理论,,你很有研究,,不妨对我下刀,,这样我就更喜欢了,,,当然我写不是什么东西了,,古的就会背几句,,,哎,,晾开我的舌头空荡荡,,,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紫竹◎ Re:诗律浅说(转载为主) 回复时间: 2003.05.25 20:16

    请问这是你原创的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空灵飘逸 Re:诗律浅说(转载为主) 回复时间: 2003.05.25 22:21

    先收藏!
  再,谢谢!
  (好自私~空灵也。)
  
  一直一直那么的渴望看到这样的东东。
  曾在一段日子里,抱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白香词谱》什么的好多好多,看啊看的,最后还是那么晕晕的。。
  只是顾了记里面的自己喜欢的句子。那些平平仄仄,怎么就晕晕的记不住。:ppp
  笨!
  及至现在还是那么混沌,,只是依稀记得,,比较喜欢婉约派的。。不说了,会被笑的。。
  再,还是COPY下来比较放心,慢慢看哦~!
  
   对不起,假如是转载,请注明。

------------------------
幸福的道路总是那么轻,我们可不可以赖着不走?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