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阎淼 收藏:2 回复:4 点击:4403 发表时间: 2005.03.19 09:19:57

人 性 的 历 程


  远在400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和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都不约而同地接触到复仇主体的重新认识自我这一主题。他们也都曾把他们的悲剧主人公放进了炼狱的烈火中去煎熬,并让他们在痛苦中经历了一个对自我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痛苦的心情和精神上的崩溃,更使他们的经历具有了普遍而广阔的哲理意味。
  哈姆雷特与希思克利夫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对物质的追求和拥有,而在于对自我灵魂的追寻和完善,以达到一个更高的自我。在人生沉重的灾难迎面而来的境况中,人对自身、分离、冷落的意识是很难忍受的。就如被塞进了瓶子似的,种种压抑感总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崩溅出来。失落的精神要回归故乡,分离的人们要重新结合零零的个体也要重新整合。这种从迷失自我到实现自我的这一过程,使他们惊奇而痛苦的发现物质的拥有不过是身外之物,并不是真实的自我。就如人抓不住流星般,偶然之光一瞬即逝,才发现生命的空虚。生活有时就是这样:一生只为一瞬,一瞬决定一生。他们的复仇终于在死亡的瞬间或者感受到死亡的召唤的瞬间得以让心灵获得从未有过的自由与满足。
  一、复仇与迷失自我
  
  复仇是文学所表现的主题之一。古巴比伦时代的《汉穆拉比法典》曾提出过“同态复仇”,即讲求复仇雪恨的对等性质。拉法格《正义的起源》也认为,报复的情感起源于平等的愿望。这就直接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复仇观,使复仇主体将自身的仇恨与整个社会现实的不平联系起来,同时又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平等。这也是复仇主体意志的磨练过程。同时这种凶杀和报复,也展示出了人类道德观念的更迭。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自然秩序的毁灭以及与之相关的政体和个人秩序的毁灭,人们为了个人的私欲自然而然地将上帝的仁爱踩在脚下,这就造成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精神危机。“尼采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弗洛伊德的本能说和潜意识理论以及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更促使他们退回自己内心世界,带着种绝望的心情拼命向内心开掘,寻找自我的本真”。
  这种迷失自我的精神危机就体现在哈姆雷特身上,当老王的鬼魂出现的时候,他十分镇静地听完了老王的述说,立刻从美丽幻想的云端,猛然跌进了丑恶现实的万丈深渊。现在他眼中所看到的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恶毒的莠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尤其是母亲“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 哈姆雷特否定了事物的表象,以冷眼旁观置身于主流之外,周围的世界对他来说便成为了一座牢狱。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红嫩绿的昂贵的花瓶里”。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这是文艺复兴那个时代的苦恼;它刚刚冲破了基督教学说的束缚,寻求新的解释,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能产生有说服力的关于人和世界的认识理论。
  同是复仇,同是在英国,时代的不同、经济基础的差异影响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及社会秩序的不合理,当时人们处于两极分化,人们精神上的压抑、紧张与矛盾相冲突,劳资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植根于贫富对立的尖锐冲突,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之间的无情反抗,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秩序的不合理。正如阿诺德–凯特尔所说:“希思克利夫的反抗是一种特殊的反抗,是那些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被同一社会(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的条件与社会关系贬低了的工人的反抗。”艾米莉–勃朗特用爱与恨塑造了希思克利夫,使他在炼狱中不断地徘徊与锤炼。他与凯瑟琳的相爱超越了道德的束缚,但爱的欢乐,只出现了一会儿;爱的痛苦与悲哀,却持续了整整的一生。希思克利夫偶然间听到了“……假若我家那个坏蛋没有把希思克利夫搞得这么低贱,我也不会想到嫁给林顿……”这短短几句对话时他的价值理念瞬间坍塌。
  哈姆雷特与希思克利夫的精神信仰消失了,原有的价值理念崩溃了,而新的价值理念尚未成形。因此,焦虑、恐惧、痛苦接踵而至。“在整个世界上找不到他的灵魂可以依附的东西”。这也是悲剧。“悲剧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刚刚摆脱一种旧的文明形式,却还未能发现新的、令人满意的形式。”“……我想[上天要]我明白,在文学里和我们自己的理智里,是找不到什么助益的,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我向他承认我自己的无助,他也许会向我伸出手来”。迷失了自我的哈姆雷特寄希望于上帝,而希思克利夫在仇恨及复仇的怒火在倔强的体内燃烧时选择了远走他乡。雨果曾说过:“人是生来善良、纯洁、公正和诚实的。如果他的心变得冰冷,那是因为有人熄灭了他的火焰;如果他的翅膀损折,那是因为有人把他据囚在狭隘的牢笼里。”根据累积理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只不过是导火索。在主体支架下攀生的侧枝也对复仇主体的精神意志给以附加的冲击。对于哈姆雷特,他错手杀死了波洛涅斯,又间接逼死了奥菲莉亚,并且他以恶抗恶,放弃了道德准则,将从前的好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了死路。并且认为他们不过是“吸收君王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所以他并没有为他们的死而内疚,反而始终认定,上帝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这种本性的迷失使他由相信一切变为怀疑一切,处于高位反而更加孤独。“不可否认,人物的地位越高,随之而来的沉沦也更惨,结果就更有悲剧性。”这便也使我们心里承受最尖锐的痛苦。对于希思克利夫,在老厄恩肖去逝后,其子欣德利·厄恩肖把他贬为仆人,横加折磨和凌辱。他不允许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在一起,在希思克利夫的心中欲情波涛的海洋不给予出路,这种遏制的感情逐渐裂变成罪恶的能量。在失去人性、迷失自我时,野性、兽性在他的体内占据了上峰。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共同体味仇恨,共同被那些追求物欲的人打击折磨,而又不约而同地处在了迷惘之中,迷失了自我,原有的个性特征转化为赤裸裸的、抽象的激情,发生了一个“变形”的过程。而希思克利夫的仇恨在爱与恨的天平倾塌中,仇恨使他从一个精神上自由和尊严上自我的追求者变成了一个践踏者。他的仇恨之于哈姆雷特的仇恨更偏激,所以他的迷失自我的程度更持久些。
  二.自我的追寻
  
  “追寻”是一个艰辛痛苦的过程,是从自我的迷惘中竭尽全力想找到出路,让身心都得到解放的过程。就如蝴蝶由蛹变成彩蝶需要在狭窄的茧道中艰难而痛苦的蠕动前行一般。它是对某种人生思想、生存价值的追求与渴望,而这种渴望在种种限制、障碍中遭到无情地扼制,甚至在被毁灭的悲剧过程中寻求解脱的历程。恩格斯认为:悲剧所反映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为父复仇的艰难与重整乾坤的悲壮交织出一幕人文主义者与封建恶势力相冲突的悲剧,显示出“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矛盾。这种复仇之于哈姆雷特不仅仅是父亲灵魂的解放,更是为人世间的无涯的苦难寻求一种解脱。“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他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浮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各种不安的因素在哈姆雷特的心中若隐若现,这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忧郁而独立的哈姆雷特正处于各种矛盾和冲突征兆的中心。质疑使他象一只悬于两点之间的钟摆,脱离了起点,却尚未到达终点,正处于难以决断何去何从的尴尬时刻。他在不惊动叔父的前提下,整日“胡言乱语”“疯疯癫癫”,借以迷惑众人,好伺机复仇且验证鬼魂的话的真实性。“戏中戏”便成为一个依托,以此来证实老王话语的可靠性。它作为全剧的中心和高潮,也是哈姆雷特在思想和行动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他面对着父王猝死,母亲迅速改嫁和叔父篡位三座大山的压下,哈姆雷特发出了“但愿这一个太结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个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的绝望叹息,而现在“戏中戏”成为了一贴催化剂,使哈姆雷特发出了“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存在还是毁灭,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的呼喊。“戏中戏”使克劳狄斯心中惊慌,他派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哈姆雷特去英国,借英王之手达到铲除他的目的。但“装疯”的王子依旧坚持着他那颗混沌的心,在叔父作祈祷时不杀死他,放弃了非常有利的时机。行动的延误和性格上的犹豫支配着哈姆雷特飘荡的灵魂。他以责备对抗母后的责备,使他与母后都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之中。对于社会来说,克劳狄斯的死可以解放丹麦这所监狱中自由的灵魂。可见哈姆莱特的复仇已经突破了为个人复仇的范畴,而是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使复仇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不同于哈姆雷特的追寻,希思克利夫的“寻找自我”是构筑在疯狂的报复和折磨与之相关联的所有人的身上。在凯瑟琳病逝后,他开始了疯狂的复仇。这种支撑着他的生命也主宰着他的命运的爱欲,一旦毁灭将暴发不可扼制的灾难。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死的本能就是以破坏为目的的攻击本能,它的终极目的就是毁灭生命状态。这类似于一种追求涅磐的冲动,它正好和把人推向不朽的爱欲构成对立的关系。他任凭本能摆布,首先他以金钱迫使欣德利破产,使他不仅输掉了呼啸山庄,还失去了儿子。之后又利用伊莎贝拉对他的痴迷,让她成为他进驻画眉山庄的一个工具,而后又用金钱夺取了画眉山庄,统治了两个山庄以及那里的人。复仇在这里只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他把自身彻骨的寒冷和揪心的悲哀全部化为复仇的动力,把原来加诸在他身上的痛苦一并还给了小林顿、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的身上。“以血还血”“用彼之道还施彼身”。在这些极度的伤害面前他也只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也是环境的牺牲品。正如格拉汉姆·荷尔德尼斯所言,“我们可能会为他奇特的玄奥而迷惑不解,我们也可能因他激情的毁灭性力量和复仇时的冷酷无情而目瞪口呆,但同时我们听到一个人类在痛苦中绝望的哀嚎。”社会的不公和当时像欣德利那样的恶人使他的性格变得扭曲。“我不懂怜悯,我不懂怜悯!虫子越是扭动,我越是恨不得挤出它们的肠子来。”——希思克利夫成了人类的恶魔。
  哈姆雷特与希思克利夫的“寻找自我”的历程中,在胜利的希望在即的时候他们却感觉不到喜悦的滋味,反而感到痛苦不堪。就像你所不断追求的东西在追求与超越中显现,而一旦追求的目标沦落种具体的物质甚至仅只是物质的符号时,你所追求的就完全变了味儿。也就像你在追求某种物质时,离它就似乎具有一种无限的距离,似乎总有一种尽善尽美的东西在前面召唤你,你可以无限的接近它,却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拥有它。这便使你处于失望和彷徨之中。但是为了这种追求,哈姆雷特与希思克利夫仍执着的不肯放弃,哪怕最后得到的是死亡。他们仍坚持着复仇这一信念。这种追寻注定是可悲的。
  三、回归自我和个性价值
  
  “回归”意味着从一种疯狂或迷惘中走出,到达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是现实人格向理想人格的生成转化,这将使人类的心理世界得到空前的解放。“理想人格之于西方文化的本质意义,并不在它的存在或不存在,被承认或不被承认,而在于它的多元性,历史的发展已经无数次地展示过这样的事实: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抗争,实际上常常是外化的理想人格与个体的理想人格之间的抗争。理想人格一旦外化为某种得到认同的结果,也就变成了人类精神的束缚;而历代现实人格占主导者所使用的思想武器,往往最富于个体理想人格的色彩。”哈姆雷特在自我个体理想人格的影响下,完成了为父复仇这一使命,使克劳狄斯死于他的剑下。但在与雷欧提斯比剑之前,作为个体理想人格的复仇曾一度束缚住他的行动。原本寻求自杀以完成现实向理想的转化的他,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又有些犹豫迟疑了,在与雷欧提斯比剑时间接的实现了自我的“回归”。他只是顺应了偶然因素造就的必然之势!让那彷徨已久的复仇之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是死亡并不是回归的最终目的。回归的目的地是心灵的解放,精神的解放。哈姆雷特用手中的剑完成了他精神的回归。希思克利夫在疯狂的复仇后主动求得和获得死亡从而走出了对别人更是对自我的毁灭,奔向了心灵的解放。希思克利夫在哈里顿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是的,哈里顿的模样是我那不朽的爱情的幻影;也是我想保持我的权利的那些疯狂的努力。我的堕落,我的骄傲,我的幸福,以及我的悲痛的幻影——”他越来越意识到他们两代人爱情的相似。与其说他无法抵挡爱情的力量而被迫放弃复仇,还不如说他带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满足放手了。“希思克利夫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真是一生追求,死而无憾。尽管复仇手段残忍,但读来还是让人感到苍凉和悲壮。”但毕竟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最终找回了自我,也完成了精神的回归。
  哈姆雷特精神的回归还体现在宗教仪式中的祭献仪式。福丁不拉斯“让四个将士把哈姆雷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抬到台上,……”这种祭献仪式对于哈姆雷特本身,对于他的死就是一种肯定,是神所肯定的。哈姆雷特和希思克利夫的死是崇高的,“最崇高的永远是最有悲剧性的!”正是在这种对生活的悲剧性的否定中,人的价值与意志、人的追求与抗争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哈姆雷特与希思克利夫最终都以精神的解放完成了自我的回归,不论这场复仇是否有价值,带给他们精神上的东西是充实的还是空虚的,他们人性的生命历程在最后都证明了他们的存在,肯定了自我个性价值。同时也肯定了在人生灾难面前,人类所追求的精神解放高于对物质的占有。不论是为社会还是个人,同态复仇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最终也还是在他们的行动和语言中得以体现,充分满足了传统心态下快意恩仇的读者期待心理。复仇意识源远流长的文化遗存,现实生活中浓郁的复仇氛围烘染,使复仇主体的个性价值通过自己不同的复仇方式、手段以及动机、目的得以显现,得以升华。
  

------------------------
心与爱一起走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紫叶纤 Re:人 回复时间: 2005.03.19 09:48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一生只为一瞬,一瞬决定一生.
  这句好精典。
  人性,不外乎如此。
  

------------------------
紫色水晶
褚红天空
流云伴我风华飘逸……

回    复    

回复人: 祁肇 Re:人 回复时间: 2005.03.20 22:03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我想,不断的对于自我的发掘和思考,对于自我来源的思索,对于自我去向的探索,等等,正是这些,造就了人类的伟大,也预示着人类永无止境的思想之路。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回    复    

回复人: 阎淼 Re:人 回复时间: 2005.03.22 11:20

    其实人性还有很多种,我只不过是发现了其中的一面而已,用心去思考,去生活,也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发现更多的东西。生活是在于发现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熟悉的地方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惊喜的!只要我们用心。

------------------------
心与爱一起走

回    复    

回复人: 我泽如春 Re:人 回复时间: 2005.08.04 14:40

    收藏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