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之感
在中国的历史上,你无法将大唐的那页随便的翻过去,它是我们国史里少有的繁华盛世,面对李唐王朝的兴衰,面对那绝美的诗书遗韵,我们眼前会一幕幕的扫过文人墨客风姿,也会有叱咤风云的帝王雍容华贵的女皇,还会有那纷纷争夺权势的阴谋诡计.
说起武则天,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的机敏睿智,还有她对权力的嗜好.而在她几十年的宝座背后一直站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宫女,她窜行于太子宦官大臣才子之间,如鱼得水又如履薄冰.她也许是为了活着,也许是就想努力的活着,才以文藻的华美词思的绝佳.来运筹笔墨的深邃.让我好奇她该是怎样玩功名于掌中,看似视荣华为粪土,可又是怎么紧握不放的呢!她把爱恨藏在心中,看似冷漠的蔑视情爱,可她心里一直燃着又是怎样的不灭烈火?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今河南)她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可以说上官仪是封建统治下的牺牲品,替高宗拟定废武则天的诏书,后被武则天下令满门抄斩,当时上官婉儿刚刚出生不久,她和她的母亲被遣配入掖廷,她们在掖廷为奴期间受尽了人间冷暖,可婉儿的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精通知诗书礼仪,明察洞细聪颖,机敏,有具有天姿国色,在她十三岁武则天在宫中召见中,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完成女皇的命题.让女皇喜不自禁当时免去奴婢身份,并让其掌管朝中文书奏折的拟定,在这期间她与三个太子之间的恩恩怨怨,写尽人世间最真最美的爱情,这时的她是周旋于男性世界里,她左右逢源聪明才智,以靓丽的词风惟美的艺术征服了达官们的刻薄,她又是忘家愁私恨的大义女子,视而不见家族血腥冲天的仇恨不顾而赴汤蹈火的为武则天秉权国政,一人担起大唐的重担,叱咤与腥风血雨的宫殿中.
有人说她是智慧的主宰,有人说她是封建制度下的葬品,她后来为了权势出卖爱和武三思淫乱放纵宫廷之内,她为了情又放弃人格和尊严与崔缇荒诞游乐于僻静处赋词取乐,她将李贤视为一生之爱也是一生之痛,她在女皇和李贤之间依旧选择女皇为靠山,说到此如果让我对她的形形总总做个定论,我有些为难,在我看来上官婉儿也是她也是女人,也有七情六欲的,她的错误放在谁的身上都一样会发生的.她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朝廷,面对的是命在旦夕的争夺,她如果不八面玲珑她就得香魂早去,如果她不懂中庸之道她就无法穿过.
先抛开上官婉儿的晚年在韦皇后和公主中的争夺战中是怎么样的诡诈奸猾又是怎样的肮脏多变,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火也是冰,她醒着也浑浊着,她圣洁也肮脏着,她以才华无可敌驰骋在大唐的天地,她视国事为生命,因逆旨当诛,武则天惜其才,未杀,但黥其面就是她激怒女皇的宠臣犯下火烧百里宫廷时,女皇在她娇媚的脸上打上一个烙印后,我们不难发现她看似静寂,可心中有冷似冰的恨,可她依旧以虚怀若谷参入朝政,唉.叹一代才女的悲哀葬在封建的地牢里了.
她死于李隆基刀下,就这样一个绝代才女,她娴熟的处理近五十年的国文要事,她不是女皇确有着女皇以样的权力,她身为女性可骨子里是男儿的豪迈和大气,她高贵清秀可她不能保住一生的圣洁.她才情精妙慧婉灵通又怎样?其实她要是一直在上官仪的爱护中长大,她该有一个别样的精彩.
活着就这么简单,一个才女的一生 .
摘抄上官婉儿的存诗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 独处不惧,群居不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