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转自[转载] |
著名作家王蒙,不久前在广东中山大学就中国当代文学问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他自己回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那么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
王蒙先生的结论,当然带有调侃的意思。但他的两点解释,倒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近年来文学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创新”这条“疯狗”的追逐下、在“精英意识”的优越感的支配下,当代文学早已失去了与时代对话的渴望,失去了把握社会历史的能力,也失去了道德担当的勇气,从而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只能靠扭动的“下半身”和叫床的呻吟声来吸引或轻蔑或淫秽的一瞥。
出现这样一个局面,作家自身是难辞其咎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于尽快进入“后现代”的强烈愿望,作家们就开始逐渐“躲避崇高”,退出宏大叙事退出公共领域,或高蹈或琐屑,尽可能地写得神秘写得纯粹,完全不屑于关注思想和社会,只顾“自己和自己玩”。结果如何呢?现在看来,不仅没有进入“后现代”,反而回到了“原始社会”。诚如陈果在《榴莲飘飘》中所写的那样:“男的追,女的跑,按到地上搞一搞,———掀起了原始社会的性高潮。”
没有出现伟大作家,还有一个原因是王蒙没有提到的,那就是资本力量的介入,因为资本只愿意支持那些能够使自身增值的作品。出版社老板对那些预期的“畅销书”,往往会不吝重金投放广告,邀请一些“评论家”开“研讨会”来为这本书说好话,读者则通常只能被这样引导着去购买他们炒作的书。而只要能够尽快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作品本身的品质并不是老板们最关注的。这样一来,书店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些“伪书”和一些苍白浅薄的东西,动辄销售数百万册,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却落满了尘土,无人问津。
不过,尽管有资本力量的介入,但如果作品能够真正和社会的核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还是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的。去年反映国企改制的小说《那儿》引起强烈反响是一个证明。
王蒙最后一语点题:“文学不仅仅是挑战,又是一个和解的元素,它不仅仅在于发发牢骚,不满和孤独,更能让人感觉到仁慈和爱,表达众多美好的东西!”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爱情之刃 |
Re: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转自[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5.06.04 10:30 |
|
“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他自己回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那么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
|
|
回复人: |
矢心の九月 |
Re: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转自[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5.08.23 10:15 |
|
或许
他们正在黑夜里摸索着行走。。。。。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