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福建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上散步的鱼 收藏:1 回复:2 点击:6790 发表时间: 2005.05.18 19:46:00

金黄色的草房子


  金黄色的草房子
   ——影片《草房子》观后感
  《草房子》是根据曹文轩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曹文轩编剧,徐耿执导,1999年由南京电影制片场出品的一部影片,它获得了第八届“童牛奖”优秀故事片、优秀导演、优秀编剧、优秀美工、优秀小演员等多项大奖,同时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故事片等大奖。
  该影片采用了儿童视角,站在一个成人叙述的高度对主人公“桑桑”童年的校园生活进行描述,这样就意味着成年的桑桑将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一定的“改写”,目的是为了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能触动人心的主题:
  陆鹤对人格尊严的坚守;纸月文弱外表背后坚韧的性格;杜小康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陡然变成失学儿童以后痛苦的沉沦与不甘的抗争;蒋老师与白雀姑娘在注定无望凄美的爱情;桑桑面对病魔纠缠时表现出来的对生与死的坦然……
  故事就是在成年桑桑的回忆中回到1962年。镜头跟随着一个人的脚步穿过田野,经过走廊,然后跟着他的背影走到一个黑板前——
  在桑桑转身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离开黑板的一瞬间,我看见了黑板上的三个字:“我的梦。”
  
   一、关于“我的梦”
  其实童年的桑桑并不是这么清楚所谓“梦”的的含义,但成年的他却懂。梦想是一个人生活的支柱,一个人守住了梦想就意味着守住一切。但是“我的梦”到底是什么呢?
  颜纯钧老师在《电影的读解》课堂上说:“对于叙事结构的分析必须在特定的剧情与主题来展开。”我对这种说法深表赞同。在这部影片中,首先读到的就是儿童视角与成年叙述的融合,这种融合在叙述者叙述的是自己以前经历的前提下变得充分,在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叙述者与人物是一种“内聚焦”,这种叙事的特点就是“叙述者就是人物,他们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来,知道的东西同样多。”①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对于成年后的桑桑来说,童年发生的一切都了然于胸,这意味着作者的叙事角度有可能是“无聚焦”的。无聚焦就是“叙述者对于人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了如指掌,可以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①
  作者在影片中的叙事是“无聚焦”的,但是在叙述时保持了“内聚焦”的可能。所以,儿童视角与成年叙述的融合成了解读《草房子》的关键所在。
  在成年桑桑的眼中,小镇是童年桑桑介入现实的标志,在小镇上,发生的事情都给桑桑的成长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比如:火烧麦场事件。桑桑和杜小康共同参与了这桩“罪行”,但是只有杜小康承认了,并且一直没有“出卖”桑桑,可是在成年的桑桑眼中,这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而是让他后悔一生的事情,他在旁白里说,“我一直后悔,当年站出来的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这就是关于“梦”的碎片——桑桑一直希望自己成为生活的领头羊,他希望自己拥有勇敢,正直,正义,甚至一切美德。(从与杜小康在《夜袭土桥》的节目争当新四军连长可见,他对美德的向往)而面对“秃鹤”在一系列“斗争”中找回自己尊严的举动他表现出了他的向往甚至嫉妒。演完“杨大秃瓢”的秃鹤在小码头上放声哭泣,桑桑流泪了,成年以后的他回忆这个片段的时候说:“在今晚的月光和火光下,我看见天下最勇敢,最英俊的男子汉。”这一刻,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梦”有一些碎片,就是尊严的真谛。他在送纸月回家时在路上碰到了他们村孩子的挑衅,他就是用从桥上跳下去的举动捍卫了“我就是不服!”的尊严。
  相对小镇而言,油麻地小学是超越现实的净土,编导都在这里刻意掩藏了政治生活的痕迹,其实这也意味着作者对童年和纯真的一种坚守。在这里有孩子们纯真的恶作剧,抢秃鹤帽子,有没有半点做作的交往,老师对他们真诚无私的爱,还有孩子们对“我的梦”的向往,一切都是这么真实。在孩子们眼中,未来是深邃而且神圣的,他们都在虔诚地憧憬自己的“梦”,自己的未来。
  
   二、关于“现实”
  上一节说到了小镇意味着桑桑进入现实。在影片中,描写小镇的场景不算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桑桑母亲让他到小卖部赊账买醋和白糖这一细节的描写,虽然桑桑父亲是小学的校长,但是依旧需要靠赊帐度日,这隐隐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清苦,而且物质匮乏的现实;
  其次,敏感的秃鹤因为忍受不了同学对自己的恶作剧而提出退学时,他的父亲在狠揍他一顿带走了家里供他上学的钱进城去了,留给家里的只有一句话:“去干革命”(这个细节可能被很多人忽视);
  第三,班长杜小康家从天而降的变故,迫使他辍学担起了生活的重负;
  最后,纸月孤单落寞的眼神和清高耿介的尊严,还有她的生活背景种种不解之谜都没有交待清楚,最后却不告而别。
  这些故事都是在油麻地小学里面碰不到的事情,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见校园中的景色:蓝天白云下的船帆,幡然闲逸的风车,波光粼粼的湖面,漫天卷地的苇林,错落有致的草房子……甚至清新扑鼻的泥土香味我们都可以嗅到。可是小镇却表现出绝然不同的景色,破败的街道,灰色的人群,我真的不明白“悠然见南山”的景致和情调如何衔接那段灰黄岁月?除了折服于作者选的历史角度以外别无他想——桑桑家庭的捉襟见肘,秃鹤父亲进城“革命”,杜小康殷实家庭的变故,都在很清楚地提醒我们一个事实:草房子周围的世界(小镇),并不是家家户户衣食不愁。弥漫四周的政治风气,已经开始残化这些孩子们脆弱纯真的心灵。政治文化运动如同一次次文化演出,热热闹闹地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是荣誉胜过一切的年代,盲目的政治热情胜过一切。学校之间为了“荣誉”比拼,校长在会操前给老师下“军令状”说:“我再强调一遍,这次会操,我们油麻地小学必须拿第一,哪个班级出了问题,班主任必须负全部责任!”而老师同样把这一“精神”落实到学生个人,从中可见,对于政治的某种狂热。但是站在成年叙述角度的桑桑为了成全儿童视角的需求,刻意隐藏了这个社会背景——毕竟,孩子只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可以参与会操,而不会考虑会操背后的政治性。这就是作者在选取儿童视角的结果,那时候的“桑桑”不懂政治,不意味着现在也不懂,但是这些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体现,而是通过叙述童年桑桑眼中看到的事情来表现,这时候在叙事学上仍表现为一种“内聚焦”(见前文),前后对照,则可以从中体会出政治生活干预叙事,以及个人思想干预叙事的可能。
  我在纸月的遭遇中感觉到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人性被淡忘的沙漠,纸月被别人欺负,欺负她的那些孩子家长似乎从来没有出面制止,更不会有人帮助她;而且,人们的议论也直接伤害了纸月的感情,“私生子”暂且不说,桑桑送纸月回家时骑在牛背上的孩子的歌谣也不提,就是学校教师之间关于校长与纸月关系的猜测,也是纸月的暗伤。
  其实在我们这个国度,的确没有比这种猜测更能摧毁一个人。所谓的真情迷失在人们的“情理之中”。
  这时候,纸月的不告而别是一种幸运。也许对她而言,只要离开了这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是天堂。
  
   三、关于“感情”
  只要看过《草房子》的人,都会感觉它是一部充满了人情味的影片,它表现了人类最基本的三种情感:蒋老师与白雀、校长与纸月母亲、纸月与桑桑之间的爱情;桑桑和杜小康、陆鹤、纸月之间纯真的友情;校长对桑桑、纸月血浓于水的亲情。
  有人评价说:“影片表现出来的那种朴实无华的浪漫夹杂着恰到好处的伤感加上还有一点儿温情,宛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素面荷花。尤其是整个影片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柔情气质,它不仅深入你的双眼还能渗入了你的灵魂。”②
   蒋老师与白雀破产的爱情,在这段爱情中,桑桑充当着一个信使的作用,他见证着他们的幸福和痛苦,桑桑在其中表现出庄严的使命感,为了撮合这段爱情,面对白三疯狂的干预,他斗智斗勇,完成了信使的任务。直到桑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偷看白雀的信,然后信被风吹走,直接引发了这段爱情的破产……他一直自责。其实在成年以后他就知道了——蒋老师和白雀的爱情在白三的反对下,注定了死亡。童年时的自责与成年后的理解形成一种错位,这种错位暗示了一个道理——爱情的生长需要社会气候,不是两个人相爱就可以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合适爱情生长的土壤。
  还有校长对纸月母亲的爱恋,其实在影片中很容易就感觉出来;桑桑和纸月之间朦胧的情感,也随处可见。桑桑在纸月回家的路上放鸽子;桑桑在听到妹妹把自己的“糗事”告诉纸月时的愤怒;在纸月住在自己家时冒雨在院子里大声嚷嚷地赶鸽子;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袄只为了吸引纸月的目光……都是很纯真的感情的宣泄。
  在友情上,导演着力表现了桑桑和杜小康之间的友情。他们在麦场失火以后,杜小康承担了两个人要承担的错误,而在杜小康失学以后,桑桑的挂念,他日夜期盼杜小康的消息。杜小康送给桑桑自己养的鸭子产的蛋;杜小康再遭厄运之后只能在油麻地小学门口卖东西时,桑桑花所有的钱买了他的糖;然后桑桑撕了父亲最为珍贵的奖品“笔记本”,只为帮杜小康抄笔记……
  一段段叙事纯真得叫人感动。
  在亲情上,校长对纸月的关照显然超越了对一般人,这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情感,是父亲对后辈的深沉的爱,更让人感动的则是父亲在桑桑生病时的表现:他抛开了所有的事情,带着孩子走遍了医院,甚至民间,不放弃一点希望,在医院朝束手无策的医生发火。在拿到卖茶老人的药方是的归心似箭,在看到孩子康复后透明的尿水时的欣喜……
  无不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关于生活
  成年叙事带给故事本身的,是深沉的人生哲理。可能这是作者选择这种叙事方式最重要的原因。王小波在他的《沉默的大多数》一书的某篇文章里说:“写书应该能教育教育人民,提升他们的灵魂。”我以为影片和书在价值体现上是一样的,这是评价它们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成年叙事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少不更事的桑桑面对病魔的纠缠表现出对生与死的真切体验的坦然,这是成年人才有的坦然,可能在这里作者和导演都权衡过得失——该不该写出桑桑的恐惧,我起先感觉整部影片唯一不和谐之处就是在这里,儿童视角里看见的死亡和成人视角不可能是一样,这点曾给带来我不小的遗憾。但是我后来看出导演和编剧的深意,这么写似乎有这么一个好处:教会我们怎么去面对死亡,甚至接受它,毕竟这是生活里很常见的东西。
  另外,从浮华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猝然跌落到生活最底层的少年杜小康很自然地担负起家庭的重担,辍学养鸭,然后又因为鸭子吃了别人的庄稼导致“全军覆没”,接着他像当年承担失火的责任一样,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放弃了自己求学的梦想,在校门口摆上地摊。
  当摆摊的杜小康看到桑桑时,他笑着说:“快去吧,上课了,不是说好你要替我读书吗?”然后桑桑把身上仅有的一点钱扔在他面前,他说:“那你得买点东西。”这杜小康的坚强的性格和高傲的人格都得到充分展示: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人穷志不穷的精神让人侧目,这才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在这里还是成年叙事与儿童视角的完美结合带来的独特审美效果。
  桑桑抓起一把糖塞进嘴里,一边哭一边走回教室。老师问:“你怎么了,桑桑?”他回答说:“我……在吃糖。”镜头聚焦在他泪流满面的脸上。这是最让我震撼的情节。其实他吃糖的情节还有一处,就是在白雀出嫁的那天:当白雀满天地撒喜糖的时候桑桑没有像别人一样低头去捡,而是固执地站着,等白雀抓一把喜糖到他手里的时候,他含着泪说:“我不喜欢吃糖!”然后跑开。这两处都是影片的经典之处。这作为人性中那些最简单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和品行的一部分,轻描淡写却胜过浓妆艳抹。
  所谓的爱情在这个时代遭遇难堪:蒋老师和白雀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校长恋着纸月母亲而没有结果;桑桑和纸月在还没有明白爱情的时候就已经擦肩而过……
  爱情和生活往往是一个悖论。但是明白并且接受这个悖论往往要经历一段很漫长很沉重的岁月。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故事的最后,桑桑小学毕业了,他爬上学校最高的屋顶(影片中的屋顶除了他没有人上去过,那里是桑桑的私人空间,象征着自由)。在那儿摇响父亲天天提醒他们上下课的铃铛,给所有在这里生活的人点名,一个一个地点名,很飘渺的声音应“到”,可是都很坚决。这是大家对生活的勇气,决心,和信念——这是否也是“我的梦”的一部分呢?桑桑回忆起纸月外婆的话,说:“……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其实,大家的生活都刚刚开始,每一天都是新的,和太阳一样。
  
   五、写在最后
  金黄色的草房子在影片中是美好的象征,象征着金黄色的梦想。少年时代是一个人最有朝气,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桑桑和所有那个年纪的人都是人类生命力的象征。
  《草房子》一定能感动一些孩子,人性中病疾、困厄、理解、帮助等永恒的东西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注释。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中的热爱与悲哀,可以品到人世的欢愉与悲凉。
  很多人生滋味不是要等到一个生命在完全成熟之后才能够体会得到;因为我们从生命一开始就不得不面对它了,由它构成的“苦难记忆”,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起码桑桑的经历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记得有位朋友说:“每一个幸福的孩子都有糖吃。”我相信。
  但是我想,在自己有糖吃的时候先想想别人有没有糖吃的话,再吃起来这些糖会感觉更幸福。我也是一个从偏僻的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理解含着眼泪吃糖的感觉。
  
  
  
  
  附:①、引自余XX老师《叙事学》讲义P7《叙事者与人物的关系》章节
   ②、观众在某网站上的评价,作者有增删字句。
  

------------------------
我应该有很多你的回忆,但我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很茫然。我站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阳光和你一起消失。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翡翠明珠 Re:金黄色的草房子 回复时间: 2005.05.19 11:41

   
  
   桑桑和纸月在还没有明白爱情的时候就已经擦肩而过……
   爱情和生活往往是一个悖论。但是明白并且接受这个悖论往往要经历一段很漫长很沉重的岁月。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我总是很恐惧这样的结果,再苦难的生活都应该是棵能开花的树,沉睡着希望,爱,和梦想,太惨的事真令人不忍听,尤其自己心里有梦想的时候
  
   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爱,懂得的时候来不及了,人生,后悔了怎么办呢,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金黄色的草房子 回复时间: 2005.05.21 11:19

    一部影片的观后写得这么长,下了功夫!
  我年轻时曾在省级刊物发过影评、演员专访等。
  都过去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