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点不同意见:
1、每一个人对同一个文章有着不同的看法是客观存在的,但文章好坏不跟文学评论的存在扯上关系,文学评论是服务于作品,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再创作没有一个评论家会花心思对一个没水平的文章做评论,除非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作品了。为什么这里的管理者们不采用编辑集体审稿的形式呢?这样可以保证大致上公平。
2、武侠小说曾不被看好,这与文章好坏不具可比性,更不能作为“西木事件”一再争论的选“精”问题的佐证。一个是体裁,一个是具体作品。体裁只关乎“当时”是否被“认同”,不被“认同”不等于“坏”,因为可能还有没被发掘、发现出价值;而具体作品,好坏有个大概的标准或参考。
3、认为引用典故与采用生僻字是体现了作者古文功底.这是一种无知,这样的人死板,不懂活用典故,或者用得一塌糊涂。
4、席慕容的诗有价值,这是事实,但是诗歌不具“可重复性”,文学需要创新,什么时代什么生活方式需要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很多写不好新诗、不清楚诗歌发展现状的人喜欢一再的拿徐志摩、席慕容等的诗歌作为标准来自慰,实际就是相当于拿古典诗词的标准衡量新诗一样。想想徐志摩离现在都几十年了,其间经历了“朦胧”、“口语”等的发展,要是后来的人们还是模仿几十年前的那些内容形式、那些表达方式、那些抒情手段,那么,新诗就不具存在意义,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最火热了。谁都不能否认他们的价值、意义,徐志摩是新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席慕容也是一个标志性的诗人,但那是一个时代,现在又是一个时代。
------------------------ 一个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