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北诗以言志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快乐九歌 收藏:0 回复:1 点击:4622 发表时间: 2005.06.07 14:14:30

生在牛圈当然牛(杂文)


  鄙人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骑过牛背,嗅过牛粪的味道,也用柳条编的鞭子抽打过牛。那时的牛很善良,它不曾反抗过,更没见过它使出牛脾气。
   后来到城里上学,老师告诉我们说,牛是伟大的,因为鲁迅先生说过,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那时心下就有种负罪的感觉,因为我曾虐待过牛。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工厂里的广播喇叭表扬某某人说,某某人就像一头老黄牛,我们都要学习他那种老黄牛任劳任怨的精神,那以后,我又知道了牛不仅是一种动物,在它身上还存在着需要人学习的精神。再到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家中有了电视机,它又让我知道了外边的世界,知道了离我们很远的一个叫西班牙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牛很大很强壮当然也很粗野,我那时的想法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呀,不都是牛吗,长在牛圈里就是牛,变不成什么稀罕的玩意,心里很为自己骑过的牛没能罩上耀眼的光环而愤愤不平。
  但是,我错了,不仅是现代经济学理论教育开化了我,而且,现实的存在也使我茅塞顿开,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牛气这么一说。
  牛气,望文生义就是牛的脾气。说某某人牛气,并不是说他就有了牛的脾气,而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比喻,褒奖的意思少,讽喻的意味强烈一些。真正让我们领教过牛脾气的还应是西班牙的牛。那可是真的牛气冲天,在斗牛士面前它所表现的是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不服输的舍我其谁的展现,让人叹服这种牛气。还有那里的奔牛节就更为狂飙,让人叹为观止。仔细想想,人家之所以能横冲直撞是有资本的,不仅因为它是牛,生长在牛圈之中,更因为展现的了牛的风采,给人们带来了心情的畅快和不菲的经济价值,牛气冲天也就无可厚非了。可是,人与牛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也沾染上了牛脾气,恐怕就会令人产生了一种联想,怀疑他是不是受到了西方疯牛病的传染。如果没有受到传染,那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疑问:他凭什么牛气?央视名嘴白岩松说,要是一条狗在央视待时间长了,也会成为一条名狗。他的意思非常明白,那条狗凭什么出的名。不是狗本身而是狗所处的地方不同,这正如中国牛和西班牙的牛都是牛,但因为用场和居住地不同而名气就迥异一样。行业优势下此牛非彼牛,牛气也就自然不同。普通的牛吃大苦受大累俯首还得甘为,名牛就可以大撒牛脾气,甚至耍赖牛B得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种现象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依赖,是所谓的行业优势或者是地域优势造成的。虽然同在一片蓝天下,由于行业或者地域的差异也就使命运的差异性更显得突兀。都是吃中国的粮食长大的孩子,在高考面前却被划做了三六九等,没有在直辖市生存,即便是考了590分也未必能上一批,而在那几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即使是相差了100分甚至更多,照样能上名牌上重点,这种先天的优势所带来的是后天的结果,是被弯曲的人生路。那些人生下来就有的优越,需要那些生下来就没有的孩子要穷尽一生的精力去拼搏去争取,谁又能说人为的扭曲还能给孩子带来健康的人生态度呢?
  《晏子春秋.杂下》说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依此照葫芦画瓢,牛生金圈则为金牛,牛生土圈则为土牛,生在水晶宫里则为水晶牛。现实的巨大反差,促使土牛穷则思变,要移花接木,为下一代创造不需要付出太大的辛苦就能扬眉吐气的人文环境。于是,五花八门的手段层出不穷,巨大的利益驱动诱使着地方性的政策划出一个类似于足球的合理冲撞的规则。你不是想牛吗?那我就给你盖一个牛圈,但需要你拿钱来。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了,这是底线,过了这个村很可能就没有那个店了。且不说这种乾坤大挪移后面怎样波诡云谲,单就买卖户口而言,果真就能使身份得到合理置换,转变了身份就能享受“天然”的政策优惠,土牛就能变金牛。优惠和优越使人们趋之若骛,但是,毕竟还带着那个土字,还不能完全的牛。显而易见的局限性迫使人们变着法子杀出一条血路来,出国办绿卡镀金抹上一层说不清颜色的果酱,在洋牛圈里打个滚,摇身一变土鳖就成了海龟,然后就说你们中国如何如何,那个趾高气扬的牛筋可是大大的爽耶!
  哈墨先生生长在美国,李嘉诚先生生活在香港,他们都算是有钱人了,在国际社会上可谓名闻遐迩,名气之大,资本之厚重,是那个把酒泼到服务员身上的著名主持人无法比拟的,但他们谁也没因为有钱或者有名气甚或是依据地域优势而横行霸道,谁也没说过“你凭什么不认识我”的话,人们所看到的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如果说有了名气就可以牛气的话,那么我想,最有资格牛气的当属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他说的每一句话,不仅普通百姓要刻骨铭心传宗接代百世流传,就连一言九鼎的国王大人也得奉若圣听,但老夫子没牛呀,还非常谦虚地说了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话。看看人家那胸怀那气魄,不仅是我们这些著名不起来的人比不了,就是因那个著名的地方而著名的人也只能望其项背。
  当然的牛圈当然的牛,当然的牛却没给当然的牛圈带来好名声,那个当然的牛气是不是有点惨。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条人文主义狗 Re:生在牛圈当然牛(杂文) 回复时间: 2005.06.07 21:24

    无非是客观环境与主观努力之间的关系。
  中学写作文肯定要写的题目。
  “牛圈”很重要,但这个比喻不甚妥当。
  现代社会是个纵向相通的自组织系统,土圈的牛可以靠自己的优异表现(广义,奸诈等恶劣品质在我看来也是优异表现)而晋升到水晶圈里。因此,圈重要,牛自己更重要,所以重点中学的学生也不全能进入重点大学,而小县城的中学也有人考入清华北大。
  语言可以,但观点究竟不新。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