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南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浪淘沙_19 收藏:1 回复:6 点击:4937 发表时间: 2003.06.08 12:35:29

 土家风情 [“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在我国湘西、鄂西一带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兄弟民族,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绝大多数土家人都通用汉语,部分人兼通苗语,仅永顺、龙山一些偏僻地区,只会讲土家话。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人种服饰
  
  土家族受汉族影响较早较深,解放前,风俗习惯已与汉族大体相同。只在少数偏僻地区,仍然保留一些本民族的风俗,如在服饰上,妇女穿左襟大褂,滚花边二、三道,衣服袖子又短又大,穿八幅长裙,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短衣,扣子很多。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民居建筑
  
  土家族有典型的“吊脚楼”式建筑,依山傍水而居,同姓十户或数十户聚居于一村或一寨。原为“木杈房”,现多为一正两厢,中间的一间为堂屋,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之用。堂屋左右两间为“人间”是住人的。不论大小房屋都有板楼和条楼,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是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桶子的。伙房上面是条楼,用木条或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有的在正屋两头转个“马屁股”,一头按了偏屋。厢房楼上是姑娘楼、客房、书房等。
  
   生活方式
  
  土家族过去禁忌多:姑娘及产妇不能在堂屋门槛上坐,不能扛锄头、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许脚踏火坑及三角架,遇戌日不动土,吉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姑娘坐在一条长凳上,祭神不能闻猫声以及死者停灵地方不能让猫去等等。正月初三到十七日、四月十八日、五月十五日大端午、六月六、七月十五都是较大的节日。节日里都要祭土王,不少村寨都设有“摆手堂”,以供奉彭公爵主、向大官人、田好汉等。
  
   节日文化
  
  每年春节期间举行摆手舞会,参加的多达万人之众。土家族也有年节,但别的民族不一样,他们要过两个年,除了过年三十外,农历腊二十九也是过年的时间。土家族过年十分热闹,除了置备各种节日食品,给孩子做新衣,购置鞭炮、灯笼等,在全家团圆饭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有的地方土家人过年,还有一种特别有趣的习俗,就是给大公鸡献花。如湖南、广西相接的土家山寨,春节前正是映山红盛开之时,姑娘们都要摘许多映山红插在桌子上、床头边、房间里,并把最好看的一枝插在鸡窝上,送给每日司晨的大公鸡。
  
   饮食文化
  
  土家族在饮食上喜爱酸辣,几乎餐餐不离酸菜和辣椒,家家有一个或几个酸菜坛子,户户晒有干辣椒。还喜饮酒,爱吃合渣。合渣是用黄豆磨成,渣浆不分,然后掺菜叶煮成。山区以包谷为主粮。将包谷磨成粉,然后蒸熟,叫包谷粉子饭,拌成合渣,味美且有丰富的营养。
  土家族善饮酒,有亲友来,必以酒招待。赶场上街,也要在小酒摊上喝杯酒。过去土家还有一种“咂酒”的习惯。用糯米或包谷、高梁、小麦酿成甜酒,装在坛内,储藏一年或数年,然后用凉水冲泡,以竹管吸吮,常用以招待佳宾。
  土家族还特别喜欢吃一种油茶汤,用油把茶叶炸黄后加入少量的水煮沸,呈褐色茶浆时再加水稀释,其味可口,再加入炒米、油炸豆腐丝、蛋片,真令人愈吃愈想吃。
  
   宗教文化
  
  土家族的宗教信仰受汉族影响较深,主要是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土家族在婚姻习俗方面,过去有“凡姑氏之女,须嫁舅氏之子”的旧俗,即所谓“生女还之母家,曰一女来一女去”。史书上把这种一“来”一“去”叫做“骨种”。“兄亡收嫂”称为“坐床”。以前及现在的“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社交恋爱自由的习俗。有的七月十二,有的八月十五,每到这一天,青年男女赶场集会,妇女特别多,故称之为“女儿会”。每逢此日,妇女穿红戴绿,比美争妍,把自己的好衣裳都穿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在外面,一件件皆可任人欣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已婚男女可以和过去的情人畅叙旧情。
  土家族婚姻中有“哭嫁”的独特风俗。土家姑娘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学习哭嫁。离开娘前半个月或一个月就开始哭嫁,一般是七到十二天,也有长达一个月的,直哭得口干嗓子哑,两眼红肿,如疯如痴。现在一般只哭三五声。
  土家族的丧葬仪式,现在仍保持一些古老的形式。在南北朝及隋有“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的风俗。现在清江流域一带的跳丧舞,就是古代的打鼓踏歌沿袭下来的。跳丧舞,是老人死后,前来吊唁的亲族友邻,在夜间举行跳丧舞蹈,随击鼓而歌舞,通宵达旦,曲调高昂而不狂,低沉而不悲,节奏明快,跳跃性强,舞步细腻优美。过去多行火葬,后受汉族影响,实行土葬。
  
   文体游艺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其中以摆手舞、史诗、山歌等最为著名。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素,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深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每年春节期间举行摆手舞会,参加的多达万人之众。史诗内容十分丰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土家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愿望,描述人类起源、民族来源和民族迁徒等。诗句优美动人,富有戏剧性,长期在土家族人民中广泛传诵。山歌更是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文学,有情歌、战歌、诉苦歌、劳动歌等。土家族人民几乎人人会编会唱,所以土家族地区享有“歌的海洋”的美誉。手工业主要有纺织、编织和刺绣,在织造上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土布经久耐用,编织的“土花铺盖”,土家语称为“西兰卡铺”,它和摆手舞一起被称作土家族人民艺术之花。织工精巧,色彩绚丽,有百多种图案。
  
  

------------------------
走自已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热点.胡杨视点收录 转载(9802)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方舟 Re:土家风情——[“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08 15:38

    呵呵!辛苦了啊!

------------------------
青春、活泼、美丽、总会给你带来快乐的信息、愿你快乐每一天。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爱情谷 Re:土家风情——[“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08 17:29

    :)谢谢 浪淘沙_19小妹啦!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心情 Re:土家风情 [“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09 00:04

    最爱是那吊脚楼:)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斜阳外 Re:土家风情 [“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09 10:23

    :)大开眼界哦。
  

回    复    

回复人: 凌正红2 Re: 土家风情 [“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10 22:31

    我爱土家妹。:)

回    复    

回复人: 凌正红2 Re: 土家风情 [“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10 22:32

    我爱土家妹。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飞舞琴铮 Re: 土家风情 [“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一] 回复时间: 2003.06.17 22:45

    真好呢
  我爸爸媽媽就是土家的拉
  那麽我也是的了
  西西
  

------------------------
給我一顆香甜的水果糖 我就跟你走 ……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