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安徽般若九华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皖淮 收藏:0 回复:2 点击:4554 发表时间: 2005.06.14 17:42:08

稿费纪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祖国边陲鸭绿江畔的一个煤矿参加了工作,随即开始了写作生涯。操练写作时我还是个建井工人,矿井建成投产便留在了那座煤矿。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作为产业大军的一员我有着非同寻常的自豪感,加上刚刚参加工作,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只要组织上安排了宣传报道任务,非完成不可。每天下班回到家,便坐在桌子前,有写不完的板报稿和汇报材料,什么好人好事表扬稿、大会战成果宣传报道、特别能战斗队事迹、劳模先进事迹,还有好多好多的班进几棚了,产量超万吨了,常在嘴边的话离不开“一季开门红,二季双过半,三季超二季,四季保全年”。煤矿生产就是这样一年到头,生产没有停止过,顶多是在节假日安排了检修项目,采掘工人得以休息,当然也有写不完先进事迹的通讯报道。在采掘区队召开班前会时间,我注意搜集区队班组生产进展情况,加上各个连队的材料集中在办公室,我利用这些材料提炼一些典型事例,晚上就把这些素材写下来,第二天再送到工会广播站和矿工报社去,每当广播站播出了一条消息、报纸上发个小小豆腐块,就乐得屁颠屁颠的,每月能拿个三、五元稿费就高兴得不得了。
  实话实说,稿子发表之后,我最喜欢的是稿费。单位的宣传计划兑现了,在各级报刊媒体发表的通讯报道数量也完成了,还盼着啥啊?不就是为了稿酬吗,说句实在话不就等着拿钞票吗。记得一位常在电视上露脸的名人说过一句话,“现在,有谁还跟钱过不去啊”,这话我信。
  七十年代矿工的基本工资是46元,比起当时有的同学“310大角”的工资算是高的了。可工资基本不动,开工资是妻子的活儿,挣钱是我的事儿。也不是怕老婆,咱是规矩人嘛。所谓的小金库就是自己的稿费收入。我和妻子有个约定,稿费可以自由支配。每当发了稿费,总要邀几个小兄弟来聚聚,我们几个把利用稿费吃喝叫做“例会”。所谓例会其实是“吃喝委员会”,每月都有人做东,甭管稿费得多少,即使少,轮流作庄,也没二话,谁让你懒了。每月宣传部长到矿务局开会或者矿工会召开宣传例会就是稿费发放的时候,稿酬结算一月算一次帐,玩牌人说法是“一把一利索”。记得有一个月稿费发下来了,由我做东,上午心里就盘算起来了,心急的还来了电话,“喂,好好准备一下嘛”“好,下了班就到我家。”没等下班心里就急得不得了,找个借口跑到市场,买得啥:大豆腐、干豆腐、香肠、花生米之类。大家也不计较,真的没什么硬菜,开个玩笑是“铁钉子蘸酱油是硬菜”。那次在矿工报发了个头版,小隋、小王、何伟我们四个人,喝得真找不着北了,请客是月月都有的事,轮流坐庄。也算一个节日吧,笔友文化节、吃喝的感觉真的不错。
  后来,对稿费的渴望更强烈了,由矿工报,再把目标指向市广播电台,市报。每月的稿费用来小兄弟请客,吃得香,喝得爽,谁也不计较菜多菜少,酒好酒孬。当时运气也真的不错,后来稿费得的多了。吃喝的档次也提了上来,不再是简单的豆腐、花生米之类的了,改到了矿区的小饭店。三元五元的稿费,交了友,解了馋,笔友之间无话不谈,畅所欲言。其中生出不少的散文“段子”。不过几年功夫,这些笔友有的晋升为书记、宣传部长,有的奉调到了区、市机关部门。事隔近三十年了,前几年我来到安徽淮南煤矿,还打电话与笔友聊聊近况,他们还说起那些年用稿费吃喝的事儿。话说回来,上千元的稿费是没见过,上百元的还真有。到了九十年代末把稿费累计起来,用这笔款购置了手机,再用稿费交话费。人与人之间用电话联系多了,再没有当年那种轮流吃喝的劲头了,即使有也是到饭店聚聚。没有当年 那种盼望稿费,每月一歌的乐趣,现在想起这些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好留恋那些年的稿费。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竹辉 Re:稿费纪事 回复时间: 2005.06.14 18:28

    那是一种简单朴素的满足,没有奢望,人们因此而快乐。:)
  
  现在还继续写作的吧?

回    复    

回复人: 皖淮 Re:稿费纪事 回复时间: 2005.06.18 15:23

    竹辉问我,是否还写作了,没事的时候当然在写了,只不过是为了锻练写作和练习打字而已。期盼您的佳作也送上交流。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